唐 利
(河北省邢台医专第二附属医院,054000)
王孟英“治未病”思想对老年体检群体健康管理的指导作用
唐 利
(河北省邢台医专第二附属医院,054000)
王孟英;治未病;老年体检;健康管理
治未病是中医治病和养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长期医学实践中不断发展、进步,逐渐形成的较为完善的系统学说[1]。早在《黄帝内经》就提出“治未病”的防治思想。“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半百而衰也”。长期以来,在其理论指导下,治未病理论为人们的健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健康管理中的健康规划阶段,它能够为老年体检者提供个体化的保健计划和干预措施。
晚清著名医家王孟英在其著作中处处体现“治未病”的思想,主要体现在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和守险御乱(关注环境)三个方面,这种“防患于未然”的积极医疗态度,体现了传统中医学对于健康和疾病全面而精妙的认识。笔者把王孟英的治未病思想,应用到老年体检者健康管理当中,现体会如下。
1.不提倡滥用进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保健品作为具有保护和提高消费者健康功能的特殊食品,正迅速步入人们的生活,成为日常消费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院体检中心2012~2013年企事业单位2300名老年体检者中,34%的同志长期服用各种补益性保健品,而且对保健品认识不够,存在盲目进补的现象。
王孟英所处时代与今相近,世人多喜进补,闻补则喜。王氏针砭蛮补之时弊,指出补法不可滥用,要辨证用药,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在其医案中,因蛮补而致误案数量甚多,如罗大中等曾对陆士谔所编《王孟英医案》进行统计,本书记载的前医误治医案352则,其中误用温补者173例,占全部误治医案过半数[2]。王孟英曰:“病痊体健,何以药为?吾先慈尝云,人如欹器,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世之过服补剂,致招盈满之灾者比比焉,可不鉴哉!”针对无疾之人宜喜用补的时弊,明确指出健康无病之人,不可用补。并以“欹器”盛物为例,平人用补,会紊乱阴阳平衡状态,不仅对于养生健体无益,反而会导致疾病的发生。这种理论在当今健康管理中有重要指导作用。
2.日常注重饮食宜忌。人食五味以养五脏,每种饮食都有其自身的寒热及五味属性,食物多样化,可使饮食的寒热及五味属性整体趋于平衡,如果饮食偏嗜达到一定程度时,可能会引起人体气血偏盛偏衰,脏腑功能失调,改变了原有的体质,而形成新的体质状态,久则甚至导致某些疾病的发生。王孟英在各类食物的论述过程中均强调饮食有节。如酒“多饮必病,故子弟幼时,总不令饮酒,到大来不戒而自不饮矣”;辣茄(辣椒)“人多嗜之,往往致疾”,发热的羊肉、川椒、荔枝,动血的荔枝、胡椒,动气的羊肉、山楂,助湿的枇杷、羊脂等,均不宜多食。当出现偏颇体质时,可以根据不同个体体质选择纠偏的食物,以其偏性纠正脏腑阴阳气血的盛衰,使之恢复正常的平衡状态,以达到人体平和。
3.首创通过体质分型,因型而食。王氏更是首创体质分型,把体质理论应用于疾病的预防及治疗中,主张因时、因地、因人、因病之不同,饮食内容也应有所变化,做到“审因用膳”和“辨证用膳”。王氏把体质分为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等九型。从阴阳平衡方面作为出发点,根据体质分型列出了食物的体质宜忌,例如痰湿质人应忌食油腻;湿热质人应忌食辛辣;对阴虚质的老年人,忌食大热峻补制品;虚寒之体宜食用鹿肉;阴虚内热者忌川椒等;对某些患者,如皮肤病、哮喘病人应忌食虾鱼等海产品发物;对胃寒患者忌食生冷食物等。总之,体现“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等原则。并提出了常人、病人、妇人、小儿、老人等饮食宜忌,论述非常详细。
起居养生当顺应自然四时气候变化,慎起居,适寒温,“冬夏衣被过暖,皆能致病,而夏月为尤甚……亦勿过于贪凉,迎风沐浴,夜深露坐,雨至开窗,皆自弃其险而招霍乱之来也,不可不戒”。王氏认为室内环境的安全性时刻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的健康,有鉴于“人烟繁萃,地气愈热,室庐稠密,秽气愈盛”是导致疫病的主因,特别指出注重室内卫生,“住房不论大小,必要开爽通气,扫除洁净”,净化空气,“天时潮蒸,室中宜焚大黄、茵陈之类亦可以解秽气”。
王氏认识到由于环境污染所带给人们的疾病与健康问题,指出霍乱等胃肠道传染病的病因主要是水源不洁,土地污染之故,强调“人烟稠密之区,疫疠时行,以地气既热,秽气亦盛”。故提倡防治水土污染“平日即宜留意,或疏浚河道,勿使积污,或广凿井泉,勿使饮浊”,“疏河凿井,敛埋暴露,扫除秽恶诸事,不但保身而杜病,不仅可御霍乱也”。必要时用药物来净化水液,如将白矾、雄精置井中,解水毒;将降香、石菖蒲投缸内,祛秽解浊,以保证饮用水卫生。
多数患有慢性病的老年病患群体由于长期的疾病折磨具有焦虑、自卑、孤独、失望、固执、自尊、好强、保守、接受新生事物差的特点。王孟英用“带病延年”来安慰这类病患。过多的紧张、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对于疾病的治疗只会起到负面作用。王氏指出遭遇逆境,要从容应变,以随遇而安的心境去面对,保持乐观情绪,泰然处之。对于疾病“既来之,则安之”,坦然接受、理性面对,适度了解自己的疾病相关知识,坚定康复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坚持服药,定期复查,调整作息,提高生活质量,善于养生,是身体羸弱痼疾缠身者长寿的必经之路。
王孟英“治未病”的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理念“防患于未然”在中医学中的具体应用,是集中医学养生、保健、预防、医疗、康复于一体的预防哲学思想,体现了中医特色的健康管理体系理念,值得进一步研究并发扬光大。
[1]胡小勤,秦华珍.中药临床应用中的“治未病”思想[J].时珍国医国药,2009,20(5):1263-1264.
[2]张蕾.王孟英对补法的应用[J].山东中医杂志,2011,30 (11):817-818.
2014-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