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一帖”家族医学特点*

2015-01-24 05:35
中医研究 2015年1期
关键词:脾胃论元气人参

范 敬

(河南中医学院,河南 郑州450046)

·医史文献·

“张一帖”家族医学特点*

范 敬

(河南中医学院,河南 郑州450046)

新安医学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个重要流派,而家族医学可以说是新安医学的一个鲜明特色,“张一帖”家族又是其中的翘楚,特整理其医学特点以供同仁参考。

新安医学;张一帖;家族医学;特点

安徽省歙县定潭“张一帖”被公认为新安地区历史悠久、在当代影响重大的世医家族。张家世医医技精湛,医德高尚,治疗急性热病、内科疑难杂症有奇效,往往一帖药而起沉疴,故被美誉为“张一帖”。今考证“张一帖”之名始于明嘉靖年间张守仁,迄今已有400余年15代的历史。“张一帖”往往一帖方药即起沉疴,有着它自身独特的特点。现将“张一帖”家族医学特点总结介绍如下。

1 重视脾胃

脾胃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中医学通常认为血的组成即是营气和津液,而精能化血,血能生精,故有“精血同源”之说,所以一般所说的“气血”也包含了“津液”“精”等在里面。脾胃从饮食中摄取的精微物质是化生血液的原材料,同样气的产生也是来源于脾胃运化转输的水谷精气,所以明代张介宾在《景岳全书·十七卷·脾胃》[1]中曰:“盖人之始生,本乎精血之源;人之既生,由乎水谷之养。非精血,无以立形体之基;非水谷,无以成形体之壮。精血之司在命门,水谷之司在脾胃。故命门得先天之气,脾胃得后天之气也。是以水谷之海本赖先天为之主,而精血之海又必赖后天为之资。故人自生至老,凡先天之有不足者,但得后天培养之力,则补天之功,亦可居其强半。此脾胃之气所关于人生者不小。”

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是不停的运动变化发展着,即天地阴阳生杀之理。一年之中,春夏地气升发而万物生长,从萌芽到繁茂;秋冬天气沉降而杀藏,万物逐渐凋零,一年之气的升降,只有长夏土气居于中央,为枢纽。而人体精气的升降运动,也是依赖脾胃,李东垣的《脾胃论·天地阴阳生杀之理在升降沉浮之间论》[2]曰:“盖胃为水谷之海,饮食入胃,而精气先输脾归肺,上行春夏之令,以滋养周身,乃清气为天者也;升已而下输膀胱,行秋冬之令,为传化糟粕,转味而出,乃浊阴为地者也。”可见只有脾胃健运,升则上输心肺,降则下归肝肾,才能维持“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2]的正常升降运动。若脾胃升降失常,则内从五脏六腑,外到四肢九窍,都会发生种种病症。所以李东垣提出了脾胃元气论。他重视内因在病变中的作用,认为无论内伤或外感发病,都是由于人体气虚,而气之所以不足是因为脾胃损伤所致。比如李东垣在《脾胃论·脾胃虚则九窍不通论》[2]里云:“真气又名元气,乃先身生之精气也,非胃气不能滋之。”可见脾胃是元气之源,元气又是人身之本。脾胃伤则元气衰,元气衰则疾病就会发生。因此临床治疗很多都是以脾胃健旺为首要前提,脾胃健旺,饮食能进,气血生化有源,疾病自去;脾胃升降自如,作为气机升降的枢纽通利,气机顺畅,血行无碍,诸邪易去。而“张一帖”也继承了这一论点,注重培护脾胃元气。

2 择时服药

“张一帖”还有四时用药的加减法,《脾胃论·用药宜禁论》[2]云:“凡治病服药,必知时禁、经禁、病禁、药禁。夫时禁者,必本四时升降之理,汗、下、吐、利之宜。大法春宜吐,象万物之发生,耕耨科斫,使阳气之郁者易达也。夏宜汗,象万物之浮而有余也。秋宜下,象万物之收成,推陈致新,而使阳气易收也。冬周密,象万物之闭藏,使阳气不动也。经云:夫四时阴阳者,与万物浮沉于生长之门,逆其根,伐其本,坏其真矣。又云:用温远温,用热远热,用凉远凉,用寒远寒,无翼其胜也。故冬不用白虎,夏不用青龙,春夏不服桂枝,秋冬不服麻黄,不失气宜。如春夏而下,秋冬而汗,是失天信,伐天和也;有病则从权,过则更之。”《脾胃论·随时加减用药法》[2]又云:“浊气在阳,乱于胸中,则嗔满闭塞,大便不通。夏月宜少加酒洗黄柏大苦寒之味,冬月宜加吴茱萸大辛苦热之药以从权,乃随时用气,以泄浊气之不降也。借用大寒之气于甘味中,故曰甘寒泻热火也;亦须用发散寒气,辛温之剂多,黄柏少也。”“张一帖”第十三代传人张根桂就反复研究试验,对祖传“末药”的配伍、制法加以改进,创春夏秋冬四季不同的加减法,对外感伤寒、腹泻气滞、胃脘疼痛诸症的治疗更具奇效。

对于不同的剂型药物,张根桂讲究择时分服。对汤剂,他强调适合在病作前服,用以截止病作。比如伤寒外感,其热势变化大多遵循《黄帝内经》中的“旦慧、昼安、夕加、夜甚”的规律,适合午后饮服头煎,入夜服用二煎。对于健脾丸、归脾丸、枳术丸等,晚上临睡与晨起分服,则疗效特好。[3]

3 用药剂量大

张氏医学用药在辨证准确的基础上又具有用药猛、剂量大、药力专的特点,力道雄厚,一招见效。临证时常常重用人参、黄芪,人参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安神,《本草纲目》引李杲语:“人参能补肺中之气,肺气旺则四脏之气皆旺,肺主诸气故也。仲景以人参为补血者,盖血不自生,须得生阳气之药乃生,阳生则阴长,血乃旺矣。”“人参得黄芪、甘草,乃甘温除大热,泻阴火,补元气,又为疮家圣药。”现代药理研究示,人参对多种动物心脏均有先兴奋后抑制、小量兴奋、大量抑制的作用,其所含的人参皂苷具有较强的抗氯化钡诱发的大鼠心率失常作用,对所产生的心动过速有较强的纠正作用,使心率恢复到正常水平。[4]人参对血压的影响,实验研究显示,人参对麻醉动物小剂量升压,大剂量降压。[5]许多实验证明,人参能降低心肌耗氧量或增加冠脉血流量,这与提高机体的耐缺氧能力有一定关系,用模糊数学中综合评判法研究人参根皂苷抗低压缺氧作用,结果腹腔注射70~200 μg/g可明显延长小鼠在不同低压缺氧环境的存活时间,且与剂量、压力有关。在同一剂量下,随压力增大存活时间延长;在同一压力下,随剂量的增加作用效果逐渐增大。[6]实验还显示,人参煎剂在活体内能显著提高小鼠脾脏NK细胞活性,且人参的作用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强。在未用有丝分裂原刺激的培养中,人参明显增加干扰素的产生。随人参浓度的增加,干扰素的产生也增加,国外的报道也证实人参能提高小鼠NK细胞活性和干扰素的产生。[7]人参对细胞毒作用的影响是,在混合淋巴细胞培养中,人参浓度更高时,则显著抑制细胞毒性反应,且与剂量相关[8]。

黄芪甘、微温,归脾肺经,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疮生肌的功效。人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实验证明,黄芪水煎剂可以促进正常人和肿瘤患者的淋巴细胞转化率,恶性肿瘤患者淋巴细胞的反应性低于正常人,要求较高的药物剂量,方能取得与正常人淋巴细胞相当的促分裂效应。[9]另外,高浓度黄芪皂苷使Wistar大鼠离体工作心脏的心脏收缩性能立即呈剂量依赖性增强,低浓度黄芪皂苷使心脏收缩性能立即减弱,提示黄芪皂苷对心肌有正性肌力作用,与强心苷类药物相似。[10]

现代药理研究从侧面证明了张氏医学临证大剂量使用人参、黄芪有着它的理论基础。

[1]王新华.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91.

[2]李东垣.脾胃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3]张其成.张根桂经验鳞爪[J].中医杂志,1988,29(10):69.

[4]张永鹤.人参芦头抗心律失常活性成分研究[J].1992,9(2):103.

[5]王本祥.人参药理研究的进展[J].药学学报,1965,12(7):477.

[6]鲁戈等.综合评判人参根皂苷抗低压缺氧作用[J].沈阳药学院学报,1987,4(2):131.

[7]余汉杰.人参免疫调节作用的实验研究[J].泸州医学院学报,1985,8(1):1.

[8]高学敏.中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531.

[9]孙燕.扶正中药的临床和实验研究[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1983,3(2):211.

[10]钟国赣.黄芪皂苷对离体工作心脏的强心作用[J].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1994,20(5):448.

(编辑 田晨辉)

1001-6910(2015)01-0057-03

R249.1

B

10.3969/j.issn.1001-6910.2015.01.30

河南中医学院博士基金项目(BSJJ2010-43)

2014-09-09

猜你喜欢
脾胃论元气人参
快手元气早餐
No.3 元气森林宣称2021年营收约70.2亿元
从脾胃论治喉源性咳嗽
The Dunhuang murals are helping to revive travel on the old Silk Road
清爽可口的“水中人参”
人参娃娃
扮嫩高手“元气裸妆”来袭
中医脾胃论中风病病机及其诊治
《脾胃论》治未病思想之于慢性病防治探析
吃人参不如睡五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