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密鹤,王宝亮
(1.河南中医学院2012级硕士研究生,河南 郑州 450046; 2.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脑病三区, 河南 郑州 450000)
·临床报道·
通降肺胃法治疗重型麻疹型药疹1例
赵密鹤1,王宝亮2
(1.河南中医学院2012级硕士研究生,河南 郑州 450046; 2.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脑病三区, 河南 郑州 450000)
药疹一般是指药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机体所引起的皮肤黏膜的急性炎症反应。重症药疹是指皮损广泛和伴有全身中毒症状及内脏受累的药疹,病情变化快,皮疹广泛,全身症状严重。现代医学治疗该病主要以抗组胺剂及激素类药物为主;中医学关于药疹的认识多以风湿热毒浸淫为主,治宜清热解毒、除湿消肿。通过介绍通降肺胃法联合现代医学治疗重型麻疹型药疹验案1例,表明通降肺胃法在重型麻疹型药疹中的治疗中发挥了较好的疗效,为临床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麻疹型药疹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
通降肺胃法;重型麻疹型药疹/中医药疗法
药疹一般是指药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机体所引起的皮肤黏膜的急性炎症反应。其中麻疹型药疹是最常见的类型,又称为发疹型药疹。轻型麻疹型药疹停用致敏药物后,皮损多于1~2周内消退;但若治疗不当或不及时,可向重症药疹发展。中医学通过辨证论治,在临床药疹的治疗中取得了良好效果。笔者临证采用通降肺胃法治疗重型麻疹型药疹1例,现介绍如下。
患者,男,72岁, 2013年6月24日初诊。主诉:全身皮疹1个月,加重伴头晕3 d。患者1个月前不慎受凉后出现发热(自测体温38.2 ℃),伴咳嗽、咳痰、四肢散在性红色斑丘疹,于当地某医院按肺部感染给予注射用头孢孟多酯钠治疗时,患者突然四肢红斑布满全身,剧烈瘙痒,脱屑,遂转入本院皮肤科,按重症药疹给予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80 mg/d冲击治疗,同时继续给予抗感染、对症及支持治疗。治疗3 d后红斑渐消,第4天将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减至30 mg/d时,患者红斑范围突然再次扩大,皮疹很快波及全身,以躯干、四肢为重,瘙痒难忍,时有脱屑,继续给予激素治疗、对症处理(氯雷他定、钙剂)。10 d后效果不明显,皮损如故。3 d前患者因不慎受凉又出现头晕、心烦不适。现症:时有咳嗽,气喘,咳吐白色泡沫状痰,心烦,夜寐不宁,腹胀,便秘,舌暗红,苔厚腻,脉沉。体征:T 36.8 ℃,两肺布满干、湿性啰音,全身满布红色、点片状斑疹,平铺于皮肤,脱屑。实验室检查示:中性粒细胞数3.94×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63.5%,淋巴细胞比例15%,嗜酸性粒细胞0%,红细胞沉降率20 mm/h,血糖 6.61 mmol/L,糖化血红蛋白6.4 mmol/ L,清蛋白33.8 g/L。过敏原检查示:蛋清、蛋黄、蟹肉、牛奶、尘螨为正常高值,其余无异常。西医诊断:麻疹型药疹。中医诊断:药疹。治则:涤痰通络,通腑泻浊。西药给予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30 mg、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6 g、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40 mg、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200 mg,静脉滴注,1次/d。同时给予氯化钾缓释片,0.5 g/次,3次/d,口服;碳酸钙D3颗粒,1袋/次,2次/d,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20 mg/次,2次/d,口服。中药给予化痰通络、通腑降浊之剂,处方:陈皮12 g,茯苓15 g,炒仁30 g,炒枳实15 g,厚朴15 g,生地黄15 g,玄参15 g,炙甘草10 g。2次/d,1剂/d,口服。服药3剂,患者大便通畅,腹胀消失,咳平痰减,头晕不再发。此时停用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改为醋酸泼尼松片10 mg/次,3次/d,口服;并拟于1个月内停用激素。治疗5 d后,停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T细胞亚群检查结果提示患者免疫力极度低下。西药加用胸腺肽注射液200 mg,静脉滴注;中药给予健脾扶正、滋阴养血之剂,处方:生地黄15 g,熟地黄15 g,白术40 g,黄芪30 g,杜仲15 g,当归 20 g,茯苓20 g,焦三仙各10 g,川牛膝25 g,玄参15 g,沙参15 g,厚朴15 g,炙甘草20 g。1剂/d,2次/d,口服。服药5剂,患者咳、痰、喘、胀、晕渐平,皮肤红斑范围未扩大,颜色逐渐转淡,脱屑范围较治疗前增大,为白色糠皮样,局部微干燥,而咳、痰、喘、胀、晕渐平。其后又投补气养血之品数剂,治疗1个月后,痊愈出院。
按 本例患者病为重症药疹麻疹型,采用激素控制药疹本为正治,但剂量把握不佳,导致病情反复,此后再用激素则效果不佳。由于激素不能骤然停用,故暂拟1个月内停用[5]。该患者上、中、下三焦不通,治在中焦,表里不和,重在少阳。中焦脾胃居于中,脾主升清,升则肾水随脾气上升。若脾气不升,退气不降,水谷精微不解上充于脑;胃气不降,气机不畅、腑气不通,则头晕、心烦、咳嗽、气喘、腹胀、便秘。中焦不能通降,则又郁而化热,热随经外发,则为斑为疹。斑疹色红,以手抚之发热,自觉瘙痒,出血后舒适,此乃风热动血之象,故急当通腹泻浊、荡涤肠腑,以断肺经发源之热。胃气降则肺气降,喘、嗽、眩可解;且斑为阳明热毒,疹为太阴风热,太阴与阳明之里气通,则热气解,表之风、热之邪亦解。由于该患者乃耄耋之年,疾病伤人正气,损人津液,故里虚之象迭现。斑色渐转淡红,脉静身凉,此为太阴阳明之风热渐消之佳兆。此时治宜滋阴补血,以复其耗伤之阴;有形之血生于无形之气,同时需以甘温益气,使阴得阳助而生化无穷;然不可过于温补,犹恐炉烟虽熄,灰中有火。本例患者中焦不通久矣,脾胃不足之象迭现,全身之气郁滞,该升不升,当降不降,外则发斑为疹,内则晕、烦、嗽、喘。
药疹是指药物通过口服、注射或皮肤黏膜直接用药等途径进入机体引起的皮肤黏膜急性炎症反应。麻疹型药疹是所有药疹中最常见的类型,又称为发疹型药疹,中医学称其为“中药毒”,多见于运用青霉素、解热镇痛类药物、巴比妥类药物等患者[1],也可因其他药物引起;皮损多在首次运用药物1周内出现,发病突然,可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但较麻疹及猩红热轻微,多为枕头或粟粒大小红色斑丘疹,对称分布,可泛发全身,以躯干居多,严重时可伴发小出血点,多有明显瘙痒[2]。药疹的治疗首先要停用致敏药物,慎用可疑致敏药物,加速药物代谢,尽快消除药物反应,防止并且及时治疗并发症[3]。轻型药疹停用致敏药物后,皮损多可以迅速消退;而重型药疹的治疗原则除上述外,当应尽早使用足量糖皮质激素,防止继发感染,加强支持治疗和护理,并给予外用药物治疗[4]。近代医家关于药疹的认识多以风湿浸淫为主[6],主张以清热利湿解毒为主要治则,重症宜中西医结合治疗。
[1]陆德铭.中医外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142-143.
[2]张学军.皮肤性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2004:111-115.
[3]赵辨.临床皮肤病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620-626.
[4]王爱民.36例重症药疹患者的观察与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11):895-897.
[5]张锋.重症药疹治疗进展[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06,27(5):486-488.
[6]赵庆阳.中医药辨证药疹的进展[J].浙江中医杂志,2003, 38 (1):41-43.
(编辑 颜 冬)
1001-6910(2015)01-0025-03
R758.25
B
10.3969/j.issn.1001-6910.2015.01.13
2014-08-18;
201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