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景岳对“中风之痰”的认识*

2015-01-24 02:21肖国辉王天刚
中医研究 2015年7期
关键词:中风病元气医家

肖国辉,王天刚,李 兵,冯 雯

(1. 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医院, 四川 泸州 646000;2.泸州医学院2012级硕士研究生, 四川 泸州 646000;3.泸州医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四川 泸州 646000)

张景岳对“中风之痰”的认识*

肖国辉1,王天刚2,李 兵3,冯 雯3

(1. 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医院, 四川 泸州 646000;2.泸州医学院2012级硕士研究生, 四川 泸州 646000;3.泸州医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四川 泸州 646000)

张景岳是明代著名医家,以擅温补、恶攻伐而闻名于世,其精于医理,勤于实践,对“中风病”及“痰病”均有诸多创见,为后世学习和研究该病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本文以《景岳全书》[1]为依据,从“中风之痰”入手,浅述其对“中风之痰”病因病机、诊治方法及注意事项等方面的观点和看法,以期为临床的诊疗工作提供帮助。

张景岳、中风之痰、中风病、痰症/中医病机

“半身不遂,大率多痰”,自丹溪首提中风从痰论治的理论以来[2],“痰致中风”学说便逐渐为人们所熟知和接受,且对其不断发展和完善,治痰之法亦逐渐成为治疗中风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张景岳作为明代杰出的医学家,其对中风病及痰病的诊治方面均有较多而深刻的创见,影响了后世医家对“中风病”及“痰病”的学习和研究[3-4]。“痰病”是对“痰”停聚于体内,并造成一系列错综复杂病理变化的统称,其指代和影响面均较广,临床中的常见病、疑难病及急危重症均可见其作祟的身影。“痰”作为“中风病”不可忽视的一种病理产物和致病因子,其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然而细查文献发现,后世医家虽有大量关于“中风病”及“痰病”的研究和论述,却鲜有医家对这两者的交集之处——“中风之痰”有深入研究。笔者仔细研读之余,颇受启发,现将所得,与同道分享。

1 识中风之本,求痰病之源

治病求本,识证审因。景岳在继承和总结前人对“中风病”病因、病机研究成果,及结合自身多年的临床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中风非风”、“元气虚损”的观点。其在《景岳全书·非风》中指出:“非风一证,即时人所谓中风证也。此证多见卒倒,卒倒多由昏愦。本皆内伤积损颓败而然,原非外感风寒所致。”[1]231并云:“凡非风证未有不因表里俱虚而病者也。”[1]237他认为人于中年之后“天癸绝”而“肾气衰”,或因于劳伤、或元气虚衰,以致冲任气脱,元气衰败进而导致疾病的发生。“中风之痰”作为中风病的重要病理产物之一,其根源亦与元气的虚损密切相关。

他认为:“中风之痰,本非外感,悉由脾肾虚败所致。”[1]695并指出:“夫痰即水也,其本在肾,其标在脾。”[1]234脾为土脏,处中焦而主湿;肾为水脏,位属下焦而摄水。元气虚损之时,脾、肾功能得不到正常发挥,则水、湿停滞,聚而为痰;元气强盛,脾、肾诸脏各司其职,则水湿痰饮无以为患,故“强壮之人,任其多饮多食,则随食随化,未见其为痰也”[1]234;一旦“元气虚损”,脾、肾制湿、制水之力减弱,则痰湿内生,泛而为患。故“痰”之根源在于“元气虚损”、痰湿内生。

2 施标本之治,辨急缓之势

中医认为“痰”不仅是病理产物,亦是致病之因。“痰”随气升降,环转周身,或停于经脉、或滞于脏腑、或蒙闭清窍、或扰动心神,既可影响气血运行和代谢,亦可扰乱神志,故“痰”致病广泛、复杂,其治疗之法为历代医家所重视。景岳认为“痰必因病而生,非病之因痰而致也”[1]692,他指出“痰”只是疾病之“标”,而非疾病之“本”,治疗“中风之痰”须从“元气”入手。元气作为人体最根本和最重要的气,其充盛与脾、肾功能最为相关。脾、肾之属,一乃先天之本,生命之本源,藏先天之精而化生元气,以推动和调节各脏腑、经络、官窍等组织的生理活动;一为后天之本,化运水谷精微而输育全身,补充和培育先天之精,以充实耗损之元气。正如景岳所述:“故人之自生至老,凡先天之有不足者,但得后天培养之力,则补天之功,亦可居其强半。”[1]399此二者既相互资生又相互促进,与“元气”的盛衰联系最为密切。先天和后天之属无论何者出现异常,均可对“元气”产生较大影响;相较而言,“元气”的虚损,则可从脾、肾着手,改善“元气”的虚损状态,使之发挥正常的推动和调节作用。“所以治痰者不能尽,而所尽者惟元气也”[1]234,“中风之痰”乃元气虚损、脾肾失调所产生的病理产物,故“宜调补”而慎攻伐,崇尚“温脾强肾”、补益“元气”的求本之术,而反对医家“但知百计攻痰”的治标之法。

然道法无常,景岳在强调补益之余,亦肯定了攻邪之法在“中风之痰”治疗中的重大意义。他指出病者元气在无伤的情况下,若痰邪“偶有壅滞,而或见微痰之不清”,尚可运用攻痰之药“如滚痰丸、清气化痰丸、搜风顺气丸之类”[1]234,来获得良好疗效。在元气损伤之时,如若病情危急,亦可运用攻痰之法,他指出:“若果痰涎壅盛,填塞胸膈,汤液俱不能入,则不得不先开其痰,以通药食之道。”[1]235急则治标,缓则求本,一旦“咽喉气通”紧急情况缓解,则又宜治本为主,而“不可尽攻其痰”。其治“痰”之法主次分明,急缓相宜,实为医家学习的典范。

3 知“致痰”之理,解诸痰之“因”

景岳认为“痰”虽可以导致或加重病情,但“痰”不会凭空存在,而“必有所以致之者”,只要及时清除致痰之因,则“痰”邪则会随之而散。人体津液归化正常,痰生乏源,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中风病”发病的可能性,亦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中风病”患者的痛苦,促进中风患者的康复。“元气虚损”乃“中风之痰”的致病之本,故治疗之大法宜“温脾强肾”、“益气复元”,以绝生痰之源。然一味强调扶正的作用,而忽视邪气的存在亦片面。元气的虚损不仅与人体自身体质、年龄等一些先天因素有关,同时亦与后天病邪侵袭伤正有密切联系。正气亏虚而急补不宜,邪气亢盛实当速除,邪气不除则正气无以安,正气不复则痰邪则无以尽,故“中风之痰”的治疗宜在补虚的大法之下,积极祛除致痰之病邪,使其次主分明,辨证而治之。他提出:“若气不甚虚,而或寒或湿生痰者,宜六安煎、二陈汤主之。因火为痰者,宜清膈饮及竹沥、童便;火甚者,抽薪饮主之。脾虚兼呕而多痰者,六君子汤,或五味异功散。阴气不足,多痰兼燥而咳者,金水六君煎。阴虚水泛为痰者,六味丸、八味丸酌而用之,或为汤亦妙。脾肾虚寒,不能运化而为痰者,不必兼治痰气,只宜温补根本。若中气虚者,理中汤或温胃饮;阴不足者,理阴煎之类最佳。”[1]235“元气虚损、脾肾虚败”虽是“中风之痰”的病因,但外邪的致痰或加重痰邪致病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在正气不能速补或正气亏虚不甚而邪气为主时,其对外邪的诊治则亦是重要的治痰之法。辨诸邪之因而祛之,则邪祛正安,才能真正做到既祛“痰”之因,又治“痰”之本,真正做到知“致之”之理,而去痰之根也。

4 崇“吐法”之功,审死生之形

景岳治痰喜崇温补,而反对盲攻,这是人们所熟知和重视的一面。而其喜用吐法的一面却鲜有人提及和重视。他认为“开痰之法,惟吐为捷”[1]235。若痰邪极盛而闭塞人体气机,影响药食摄入时,则需运用攻吐之法,急开郁闭之气机。或以峻药,或用探吐,峻攻壅盛之痰,使被阻塞之气道畅达,为后续的治疗做准备。然吐法毕竟为攻邪之法,必有伤正之嫌。其在推崇吐法之时,在对攻吐之剂的运用上甚是重视和考究,他指出旧之吐法常运用“独圣散、茶调散、稀涎散之属”[1]235,其药性峻利,易过度损及人体元气,需慎用。而提倡运用“新方之吐法为妥,或用牛黄丸、抱龙丸之类”[1]235。同时他还强调运用吐法需中病即止,以防伤正过度,反复告诫医者“但使咽喉气通,能进汤饮即止”[1]235,以免损及元气,加重病情。

痰邪既有邪气盛极的一面,亦有正气虚损的一面,故观察痰势,不仅可指导临床的选方用药,亦可在一定程度上推知患者的预后。景岳指出若患者出现“痰涎壅极,吞吐不能,呃逆不止,腹胀之极,色青黑者”、“痰气盛极而不能吐者”或“死证已具,而痰声漉漉于喉间者”实乃大危之候,预后极差[1]235。反之,若患者元气尚可,运用汤药或探吐之法能及时排除壅滞之痰邪,畅达人体气机,则预后尚可。

5 小 结

景岳作为一代医学大家,在总结前人认识的基础上,对“中风之痰”的病因、病机及治法等均作了较为深刻而系统的论述,这不仅使中医对中风病及痰症有了更全面而深入的认识,亦使中医对“中风之痰”的治疗有了更好的疗效。其“元气虚损”、“脾肾虚衰”等思想,更为中风病和痰症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如清代名医王清任,在其“虚致中”理论的影响下创制了补阳还五汤,用以治疗中风病的半身不遂[5]。吾师陈绍宏教授在其“元气虚损”思想的影响下,提出了“中风核心病机论”[6],并使之运用于临床,亦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7]。

[1]张介宾.景岳全书·上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31.

[2]王智强,过伟峰. 论中风之痰证[J]. 中国中医急症,2012,21(1):90-91.

[3]郭建文,刘明洁,何迎春. 张景岳辨治中风病学术思想浅识[J]. 中国中医急症,2003,12(2):159.

[4]柳亚平,潘桂娟.《景岳全书》痰证诊治研讨[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07,22(07):427-429.

[5]茅晓. 王清任“气虚致中”学说及其临床应用[J]. 山西中医,2002,18(1):38-39.

[6]郭建文,张晓云,兰万成,等. 陈绍宏教授“中风核心病机论”[J]. 天津中医药,2006,23(1):7-9.

[7]陈绍宏,张晓云,李小刚,等.中风醒脑口服液治疗急性脑出血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的临床研究[C].//2012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论文集.广州,2012:1-12.

(编辑 张大明)

1001-6910(2015)07-0003-03 ·学术探讨·

R22

B

10.3969/j.issn.1001-6910.2015.07.0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三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

2015-03-20

猜你喜欢
中风病元气医家
快手元气早餐
No.3 元气森林宣称2021年营收约70.2亿元
基于数据挖掘的现代湖湘男科流派医家治疗激素难治性前列腺癌用药规律研究
“燕赵医学研究”栏目征稿启事
缺血性中风病复发危险因素中西医的研究进展
The Dunhuang murals are helping to revive travel on the old Silk Road
明清小说中的医家形象研究
探析古今中风病的发病机制
扮嫩高手“元气裸妆”来袭
基于混沌和替代数据法的中风病人声音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