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远取譬”的联想机制

2015-01-23 00:06贾晶
北方文学·下旬 2014年9期
关键词:联想比喻

摘 要:比喻作为一种修辞格,是基于类似联想的心理机制下产生的。“远取譬”的建构,是表达者通过类似联想将本不相干的两种事物或现象有机地联系起来,以此来促使所叙写对象内容的生动性,有助于接受者理解表达者所要表述的深刻内涵。同时,接受者运用再造性想象,对表达者的想法在大脑内进行形象化再造,获得解读的快感。

关键词:联想;比喻;远取譬

一、联想的心理机制

“联想”一词源自于古希腊,可以说关于联想的研究是西方心理学最悠久的学源,联想主义心理学认为联想是“一切感觉或观念的集合”,从此之后,联想被应用于人们的学习和记忆中。通常来讲,联想是指一事物引起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即由当前的事物或者观念想到另外的事物或者观念。这一过程被认为是构成人的心理活动的重要途径。联想被认为是一种复杂的思维过程,运用这种思维方式,可以把不同领域的事物联系在一起,被认为是创造性产生新事物的关键。

联想是创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形象思维方式,在创作中,作家在构思阶段充分发挥联想这一心理机制的作用,然后经过独具匠心的创造,最终将全新的文学作品呈现在读者的面前。事实上,不仅仅在文学创作方面如此,在文学鉴赏过程中,读者在对文学作品进行阅读鉴赏时,也常常需要借助联想的作用,充分运用“想象”、“对话”等方式,最终达到对文学作品构思的整体性把握。人们常说文学是联想的艺术,究其原因在于文学主要是以文字语言作为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段的,如此一来,就使得读者在对文学意象进行审美鉴赏时,必须充分调动联想的心理机制,对作品进行二度创作和情境还原,同时,正是因为这种二度创作和还原的能力,才有了人们所说的“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在心理学上,有关联想的研究越来越多,例如:“内隐联想测验、联想启动、远距离联想”等。近几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脑成像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仪的不断应用,使我们有能力探索近距离联想和远距离联想的脑机制。1962年,Mednick提出了联想的创造性理论,并发明了一个有效的测量创造性思维的方法。Mednick认为,创造性不局限于任何一个特定的领域,因此他发明了远距离联想测验。同样,此种思维方法在文学作品创作中也有运用,例如在修辞格中,运用这种联想机制,产生了比喻中的“近取譬”和“远取譬”。

二、比喻的辞格

比喻是人们在语言运用中一種最为常见的修辞手法。陈望道先生指出:“思想的对象同另外的事物有了类似点,说话和写文章时就用那另外的事物来比拟这思想的对象的,名叫譬喻。现在一般称为比喻。”其实所谓的比喻,俗称打比方,就是从两个性质不同的事物的互相比较中,发现其类似之点,借此达到以此喻彼(或以彼喻此)的表达效果。朱自清先生把比喻分为两类:即“近取譬”和“远取譬”。

比喻是建立在想象的基础上的,尤其与类似联想直接相关,是人们想象能力和联想能力的运用和表现。它的关键是在不同事物之间寻找或者利用它们的类似点,如:土豆和土豆之间可以比较,但土豆和柿子之间却不能比较,所以比喻和比较恰恰相反,比较往往是在性质相同的两个事物之间进行的,而比喻是用于两个不同性质的事物之间,不能彼此相喻的,而只有在不同性质的事物之间才能运用,例如要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就不能说大海像大海一样,但可以说“人的胸怀像大海一样宽广”。将两个性质截然不同的事物之间进行对比,这就是比喻的辞格。

三、“远取譬”的联想机制

1.“远取譬”

从古至今,很多文学作品中,都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一般情况下,在运用比喻这种修辞手法时,喻体和本体总会有一些相似之处。例如,人们常常把教师比喻成园丁,把儿童比喻成花朵,把彩虹比喻成桥梁,把雪花比喻成鹅毛等等。这些比喻,喻体和本体之间所产生联想的物理空间和心理距离都比较近,可以顺畅的从前者联想到后者。这类比喻就是一般说的“近取譬”。而在文学作品中还有一类比喻,其喻体和本体之间,无论是在物理空间还是在人们的心理上,距离都比较远,甚至可以说毫无相似或相通之处,有的竟至于完全没有联系。这就是“远取譬”。如朱自清先生在谈到象征主义诗歌时说:“比喻是他们的生命,但是‘远取譬而不是‘近取譬”。随着传统诗歌那种见一知二的比喻修辞手法的大量运用,因此造成读者的饱和感、重复感的产生,以及现代人越来越复杂的审美情趣的加强,使得“远取譬”在诗歌中有着日渐发展的势头。而对于“远取譬”,如果读者不了解其喻体和本体之间的联想机制,那么对它的喻意就无法领会,就会影响到对作品独特寓意的理解。

2.“远取譬”的联想机制

在诗歌中,因为“远取譬”的运用,使得喻体和本体之间有着比较特殊的关系,甚至有些时候超越了读者通常可以理解比喻意义的联想模式,这个时候,就需要在喻体和本体之间“让读者运用自己的想象力搭起桥来”,而一旦桥搭成,作品的喻意就易于读者领会了。本文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探讨“远取譬”的联想机制。

第一,凭借通感论建立联系。通感修辞格又称为“移觉”,就是把不同感觉器官的感觉联系起来,引起感觉转移,文学艺术创作和鉴赏中各种感觉器官间的互相沟通。指人的各种感觉,例如视觉、听觉、味觉、嗅觉等等各种感官能可以沟通,不分界限。就像钱钟书先生所说的那样:“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锋芒”。这就是通感给人们的感觉,自中国古诗中,早已出现。例如嵇康的《琴赋》中写到:“状若崇山,又像流波,浩兮汤汤,郁兮峨峨。”描写琴声时而如高山巍峨,时而如水声汤汤。琴声怎么如同山的形状巍峨呢?又怎么会像水的声音一样?像山是听声类形,像水声是听声类声。借助于通感,将属于听觉的琴声,分别和视觉巍峨的山峦,听觉潺潺的水声再次构成比喻,将听觉和视觉有机的联系起来,运用了联想的机制,符合中国传统中的“环环相扣”“形似神似”的审美习惯,也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这种远取譬的手法,在新诗中运用较多,例如,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中描写荷香的诗句这样写到:“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可以堪称为远取譬的典范。作品中把“荷香”与“歌声”相比,看似毫不相关,但作者却将二者联系起来,读者需要运用联想思维,取其二者之“同”,“缕缕清香”和“渺茫的歌声”,都是可以随风飘散的,抓住人的嗅觉和听觉共通之处建立联系,使读者看其文仿佛身临其境,带来无限遐想。

第二,凭借独有的美学理论建立联系。

法国象征主义诗人波德莱尔有名叫《腐尸》的诗歌,写一具已腐烂败坏,在阳光流着毒汁的尸体,散发着阵阵臭气。诗中有这样的描写:“太阳照在这堆腐朽骨肉上,/似乎为了要把它焙烤,/闷热,然后百倍强烈地/奉给大自然。/天空注视这傲慢的躯壳,/仿佛一朵奇花开放……”把腐臭的尸体比作“奇花开放”,这对一般读者说来,是难以接受的。这种表现手法是不符合人类审美观点的,很难想象将一具腐败的尸体比喻为“奇花开放”。但象征主义眼中的美却和常人截然不同,波德莱尔就认为:“我几乎不能想象一任何一种美会没有‘不幸在其中。”他把“忧郁”和“不幸”都看作是“美”的一种必具条件。在这种思维的指导下,他笔下的美与丑大幅度地易位了,因此,他可以用“花朵”比喻为“腐尸”,像朱自清先生所说“在普通人以为不同的事物中看出同来”,于是,他们作品中出现着这种怪诞的“远取譬”。是诗人独特联想思维的运用。

远取譬在很多文学作品中都有运用,它在带人们的独特艺术感染力的同时,让人们产生无限遐想,将作品的内涵和意境联系起来,丰富了读者在阅读时的内涵,符合当代人们追求新意和多样化的心理。因此,“远取譬”的运用,可以进一步开拓文学作品比喻的新天地,给人以新鲜感和顿悟感。

参考文献:

[1]吴立权.修辞心理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1)

[2]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3)

[3]戴磊.比喻新探[J].东岳论丛.1985(2)

[4]郑亚娟.从修辞角度分析象征和比喻[J].现代语文2011(3)

[5]徐炳尝.略谈比喻J扬州大学学报[J].1980(4)

[6]陈宇.诗歌中“远取譬”的联想机制[J].诗美学谈1989(8)

作者简介:贾晶(1987.01.20—),女,汉族,吉林省长春人,本科,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猜你喜欢
联想比喻
比喻有话说
“比喻”三法
比喻
浅谈学生数学联想能力的培养
给想象插上翅膀
比喻最爱
浅谈技校语文诗歌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如何在物理教学中构建物理模型
论平面广告设计中的趣味性
什么是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