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艳 苏雷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人类的传播方式进入了“微时代”。如何在微时代环境下开展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借助微时代的优越条件创新工作方法,是当前高职院校就业工作面临的又一个机遇与挑战。基于此,从微时代的定义和特点出发,分析了微时代环境下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以及微时代与就业指导工作的联系,从而提出了如何利用微传播创新就业指导工作方法,进而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就业服务,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水平。
关键词:微时代;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7.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35-0057-02
第四媒体的发展使得网络成为了人们思想文化的集散地,截至 2014 年 6 月底,我国的网民数量达到 6.32 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到 5.27 亿;微博用户数2.75亿,其中手机微博用户达到 1.89 亿人[1];以微信、易信等为代表的手机即时通信工具的用户数却高达4.59亿。网络民意表达、互联网的发展已经正式进入移动互联时代。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2013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数据显示,全国103家微博客网站的用户账号总数已达12亿,其中新浪微博用户账号5.35亿,腾讯微博用户账号5.4亿个[2] 。微博、微信、微小说、微电影等“微主题”媒介的发展,使网络传播进入了更加便捷的微时代,这个转变,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以学生为载体的学校管理工作。
一、微时代的定义及特点
微时代是以信息的数字化技术为基础,使用数字通信技术,运用音频、视频、文字、图像等多种方式,以短小精炼的方式,通过新型的、移动便捷的显示终端,进行以实时、互动、高效为主要特点的传播活动的新传播时代[3]。微时代的传播媒介包括微博、微信、微校园、微电影等。
微时代的传播媒介较之于传统的传播方式,有其自身的特点,也正是这些特点使得微传播在当今大学生中颇受欢迎。微时代的主要传播特征如下。
(一)即时性
即时性是微传播较之于传统媒体最为典型的特征,它的信息传播速度更快。微博、微信等社交工具,以其丰富多样的登录方式(包括手机、网页以及各种第三方客户端等),使人们可以不受时间、地点限制,随时查看和更新自己的社交信息。而微博140字的字数限制,也使得信息传播者提高了发文速度,编辑语言更加简单、快捷,信息的产生几乎是零时间的,它省略了传统媒体,如报纸刊登的前期准备步骤,或网站内容发布的审核工作。对于信息接收者而言,接收信息与消化信息的效率也大为提高。
(二)渗透性
微时代的产物已经迅速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时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人们突破了空间限制,利用零散的时间来进行信息的传播或接收,这种方式改变了以前人们需要专门选择时间进行信息的发布与接收的互联网接入习惯,有效地将互联网移动用户的零散时间合理的利用起来,使得移动用户的生活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变化。另外,其传播的内容、思想很容易对他人造成影响,具有很强的渗透性。并可通过微传播途径营造出一定的文化环境或舆论氛围,对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选择都产生了影响。
(三)黏合性
微时代的传播、交流方式是多层面交流。微博、微信、微校园等的用户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人或主题加以关注,随时获取他们的动态,并与他们展开交流互动[4]。这些应用软件融合了的评论、回复、转发等功能于一体,增强了用户之间的互动,营造出的即时互动氛围,帮助人们随时分享信息、获取信息,将互联网的不同用户有效地黏合在了一起,同时也让每一个用户最大限度地与互联网黏合在了一起,体现出了较强的黏合性特征。
微时代除了呈现出以上的特征外,在大学生群体中也有着特殊的发展前景。截至2013年6月底,新浪微博平台的校园用户已达到3 000万[5]。大学生成为了网络社群的重要参与者,以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微传播”方式是当下大学生思想、信息等重要的交流方式。“微时代”的到来,给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带来了新了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在微时代环境下,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工作方式,畅通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渠道,提高就业质量。
二、微时代环境下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
随着微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学校、教师、学生等都开始使用微博、微信、微校园。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相继开通了官方认证微博,思想政治教育、就业、招生等工作有了新的载体,使得教育力量和教育资源能够在这些平台上得以汇聚和共享。
《2013年中国大学生“微博”发展报告》调查发现,大学生微博用户的人均粉丝为241.63人,而人均关注数为717.88人,“关注数”与“粉丝数”相差较大,名人、高校、企业等的“微博”账号吸引了大学生用户的大量关注,微博也正是以这种方式为大学生用户提供了海量信息[6]。因此,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应充分利用好这个平台,通过使用大学生易于接受的语言和沟通方式开展各项教育活动。
虽然微传播的方式在高职院校的学生工作中日渐得以重视,但现阶段微传播与就业工作的功能尚未得到充分的结合与发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毕业生就业情况统计难度大
处于就业时期的高职准毕业生,由于使用的移动终端和即时通信的工具过于多样化,使得学校难以掌握毕业生的就业动态,也就难以对学院的就业工作做出准确的评估。另外,高职准毕业生的工作转换率较高,就业情况随时都在发生变化,就业统计工作对时效性的要求很高。高职院校亟需一种工具将这些零散的信息整合起来,为就业统计工作的便捷化提供保证。
(二)二级单位缺乏就业管理专职人员
很多高职院校二级单位的就业工作由辅导员兼任,而多数辅导员缺乏就业管理的相关知识,缺乏对国家就业政策的解读,对微博、微信等平台上的信息更新较慢,缺乏时效性。加之辅导员的工作比较繁杂,在精力和时间有限的情况下,难以实现对前来咨询或者的每位毕业生的问题都一一解答或进行专业的就业指导。这就需要一个微传播这样的平台,将毕业生的问题汇总到平台上,负责就业的人员可以在不受时间限制的情况下,对毕业生的问题进行详细解答。endprint
(三)没有充分发挥桥梁作用
根据麦可思调查结果显示,2013年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就业最多的用人单位类型为“民营企业/个体”,约为63%。因此,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承担着为企业与毕业生搭建沟通桥梁的作用。而目前很多高职的就业中心没有充分发挥出桥梁的作用,没有相应的网络平台管理机制,在鱼龙混杂的网络世界中,难以取得毕业生的信任。如果不能搭建出一个能够将企业招聘需求和毕业生的求职需要进行匹配的平台,就难以实现将有效的就业信息直接发送到有相应求职需求的毕业生的手中。这就造成了企业找不到合适的人才,毕业生找不到好工作的情况比比皆是。
三、微时代与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联系
现阶段微传播已渗透到各行各业中,渗透到人们生活、工作、学习中,影响范围日渐扩大。微时代的到来给高职院校传统的就业指导工作带来了新挑战,增加了工作的难度。同时,也为就业工作的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应将微传播与就业指导工作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微传播的优势,促进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
(一)微传播为就业指导工作提供了新载体
高职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需要借助一定的载体进行就业工作的通知和就业信息的发布。而传统的传播方式为通知公告栏、电话或邮件等,传播途径单一、路径单向,少互动,少反馈。微博、微信、微校园等微传播方式的出现,为就业指导工作提供了新载体,消息发布更为快捷,影响范围更广,互动性和信息的实效性更强,提高了沟通的有效性[7]。微博、微信都具有多样化的网络应用,可图文并茂,插入声音、视频等,增加了信息的趣味性和吸引力,使得信息容易被接受和记忆。
(二)就业指导工作丰富了微传播的内容和形式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利用微传播,一方面为工作提供方便,另一方面也反过来丰富着微传播的内容。微博、微信和微校园信息的多样性是吸引人们关注的重要原因之一,对知识、信息有不同需求的群体,通过这个平台,可以挖掘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或者通过平台进行相互沟通、交流。目前,微博、微信等平台上的内容涉及到了生活、旅游、考试、新闻等热门话题,涵盖的内容还有待提高。而高职就业工作进驻这些平台,将有效的丰富微博、微信的内容,给用户提供更多有效的信息。
(三)微传播拓宽了高职就业指导工作的渠道
高职院校就业工作中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就是传递就业信息,在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之间搭建沟通的桥梁。微博、微信、微校园的受众较广,成本较低,极大地方便了就业信息的传递。高校可以将就业信息直接发送给毕业生,减轻毕业生在相关人才市场网站盲目寻找招聘信息的工作量。另一方面,微博、微信、微校园实现了学校与毕业生的交流互动,毕业生可以通过这些平台向就业中心进行咨询,提出建议。
四、微时代环境下创新就业指导工作方法
高职院校的就业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关系着毕业生的前途发展,同时也是检验学校办学质量的关键。在微时代环境下高职就业指导工作如何与时俱进、工作方法如何创新,成为高职院校学生工作中的重要内容。
(一)制订相关网络管理办法,促进就业工作持续发展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部门应制订相应的微传播管理办法,注册就业官方微博、开通微信,并取得认证,树立(下转67页)(上接58页)学院的权威性,明确就业微博的管理定位,就业工作才能在良好的制度环境下健康发展。就业微博、微信等代表的是学校而不是个人,要对发布的每一条信息都要进行甄别和严格的审查,防止虚假信息。同时,就业指导部门通过微博、微信、微校园等关注毕业生就业动态,及时提供就业信息和就业服务,并收集毕业生的就业信息,做好统计工作,对就业工作的成效进行评估,查缺补漏,以便更好地开展工作。
(二)建设就业指导工作的专职队伍,提高就业工作的专业性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部门首先应树立微时代的观念,建设专门的微博、微信等的管理队伍,培养专业人才进行就业管理。及时发布有关就业信息、通讯等,丰富微博内容,并及时为毕业生解答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加强互动性,更有效的开展就业指导工作。
(三)搭建就业指导网络平台,畅通就业信息渠道
微时代环境下,微博、微信、微校园等已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部门应与时俱进,积极应对与接受新鲜事物,并利用好这些平台为就业指导工作服务。通过在微博、微信发布就业政策、招聘信息,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搭建沟通的平台,畅通就业信息。
参考文献:
[1]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
[2] 2013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EB/OL].(2014-03-21)[2014-07-28].http://yuqing.people.com.cn/n/2014/0318/c364391-24662668.html.
[3] 喻国明.微博影响力的产生机制与作用空间[J].中关村,2014,(4).
[4] 林群.理性面对传播的“微时代”[J].青年记者,2010,(1).
[5]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4-07-21)[2014-07-28].http://www.cnnic.net.
cn/hlwfzyj/hlwxzbg/.
[6] 2013中国大学生“微博”发展报告[EB/OL].
[7] 颜冰凤.微博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其实现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3.
[责任编辑 柯 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