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燕
简便运算在计算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但在实际的计算中,学生对于这部分题,往往表现为计算的盲目性,随意性和计算过程的复杂化,以及计算结果的错误性。如何避免学生计算的盲目性,随意性。选择灵活合理的简便运算的方法呢?在实际教学中我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训练。
一、观察
在平时的计算教学中,要善于指导学生观察每题的数学特点及运算符号,初步判断能否简便计算的算式。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又避免了计算的盲目性。以便不走冤枉路,如在计算下面各题时:
(1)164+224+136+176
(2)1814—378—422
(3)125×25×8×4
(4)67×9+67
(5)7200÷45÷2
(6)45×16+336÷16
学生通过观察每题中的数字特点及其运算符号,初步感知第(1)到第(5)题能进行简便计算,第(6)题则不行。
二、分析
根据算式中的数字特点及运算符号,通过思考,合理运用所学的运算定律及其运算性质选择其简便计算的解题思路。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动脑思考的良好习惯,又克服了学生计算的随意性,同时学生的分析、判断等逻辑思维能力也得以培养。如对上面的题目:
(1)164+224+136+176,这道题是四个数连加,并且其中的两个加数相加都得整百数。因此,可以先运用加法交换律再应用加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2)184—378—422这题是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而减去的这两个数加起来又能得到整百,因此,可以根据减法的运算性质,进行简便计算。
(3)125×25×8×4四个数相乘,如果其中的两个因数相乘得整十、整百数,用乘法的交换律和乘法的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4)67×9+67算式中,既有加又有乘,看似不能简便计算,但通过仔细观察分析,发现算式中都有相同因数67。因此可以把后面的67看成是67×l,算式就变成了67×9+67×1,就可以应用乘法分配律来计算了。
(5)7200÷45÷2这题是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每次都能除尽),而这两个除数的积又是90。用90除7200就很简便。因此,可以运用除法的运算性质,使此题计算简便。
(6)45 × 16+336÷16通过观察,不能利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因此只能按照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来计算。
三、计算
根据算式中的数字特点及运算符号在已确立简便计算的基础上方可这样计算。即在上述的基础上,利用已有的知识,正确运用运算定律,选择恰当的简算方法,写出简算过程。这样,既落实了算式计算的思路,又有利于学生从小养成严谨的学习态度。如上述各题的计算过程如下:
(1)164+224+136+176 (2)1814—378—422
=(164+136)+(224+176) =1814一(378+422)
=300+400 =1814一800
=700 =1014
(3)125×25×8×4 (4)67×9+67
=(125×8)×(25×4) =67×9+67×1
=1000×100 =67 × 10
=100000 =670
(5)7200÷45÷2 (6)45×16+336÷16
=7200÷(45×2) =720+21
=7200÷90 =741
=80
四、检验
在做完每一题后,让学生及时进行验算。根据学生年龄小、辨别能力差等特点,要让学生核对数字抄写是否正确,分析计算思路是否恰当,以及每步计算结果是否正确,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验算习惯同时又提高了计算的正确率。
通过以上的训练,学生对计算简便运算的思维敏捷性得以强化,同时计算速度、计算的正确率也大大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