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斌
[摘 要]多元化的艺术设计教育体系是适应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是由艺术设计学科自身的交叉性特征及我国设计教育历史所决定的,是艺术设计教育必须遵循的发展方向。走向多元化设计教育发展的大趋势,我们应该将艺术设计作为一种高度综合性的交叉学科来组织教学,全面提高设计师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学科属性;艺术设计;教育结构发展
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进步,以及素质教育的推行,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也在进一步发展。所谓发展一方面指的是出现了一些新的东西,另一方面指的是一些因素趋于合理的调整。任何发展均体现为一种倾向性,因此,对艺术设计教育的一些带有倾向性的动势的认识和把握是十分重要的,这将导致我们在一些更为具体的方面采取相应对策,适应和推动这种发展。就艺术设计学科在我国当前的教育情况看,理清艺术设计学科属性,抓住艺术设计的实质,探索和整合艺术设计教育体系的发展趋势,是建立和完善艺术设计教育体系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一、学科属性的定位对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的重要性
与科学的融合有利于艺术设计学科的建设和发展。科学包括自然、社会和人文科学,而艺术设计的交叉学科属性也就体现在这里。艺术设计学科是艺术与科学的融合的学科,艺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造型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而科学则使学生获得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方面的知识。既然艺术设计学科涵盖的知识面如此之广,我们在办学中,更应考虑学科的属性、结构及办学特色。 对设计所作的定义很多,其中教为有影响的如:柳冠中教授的“以系统的方法,以合理的使用需求、健康的消费,以启发人人参与的主动行为来创造新的生存方式——工作、生活方式。” 设计的诸多概念的诞生,恐怕也是因为设计的学科属性不明而造成的,明确学科属性也可以帮助我们甄别这些概念、定义,帮助我们确定在什么样的学科属性下,什么样的课题、目标是可以成立的,而另外一些则不能成立。总之,我认为明确学科属性是构件学科理论的第一关键。 总结历史及成因,可见学科属性的定位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重要性,简单地说,艺术设计教育的成长历程就是艺术设计学科的发展历程。既然如此,研究我国艺术设计教育,那我们就应该从艺术设计学科属性入手。
二、学科属性与艺术设计教育结构的多元化发展趋势的关系
(一) 学科属性导致我国艺术设计学科专业结构的多元化发展趋势
艺术设计学科的发展要准确定位,统筹科学规划,不断合理调整学科专业设置。合理的学科专业设置,是建立在对学科属性的准确定位的基础之上的。尤其是对艺术设计这类综合性极强的交叉性学科来说,其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随着社会对文化艺术需求的日益增加,预计艺术设计类专业在高等院校的普及程度仍有逐年扩大的趋势,艺术高校将根据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态势,逐步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和专业方向,使人才培养结构更为合理。随着艺术学科与文科、工科等学科的相互交叉与融合,一些与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急需的新的专业方向不断涌现,如数字艺术、动画艺术、多媒体艺术等一些专业方向已在综合大学开始设置。现代艺术设计专业已与过去不同,与传统意义的纯艺术专业相比,应用性较强的专业较多,与经济、文化同步发展的新生专业不断出现。一些高校根据专业发展相继开设一些目录外专业、适合国际交流的专业、适合区域经济发展的专业和适合工科文科与艺术学科相互综合的专业等。总之,专业整体布局将力图向艺术与科学融合的方向发展,使艺术设计学借助艺术的表现,人文科学的素养,以及技术的手段,得以升华和发展,形成艺术学科、人文学科和工科相互依托的交叉学科体系。
(二)学科属性导致我国艺术设计教育层次结构的多元化发展
科学技术的发展伴随着生产、社会生活的现代化,必然需要多种多样的人才,当代中国工业设计教育分析与批判设计人才亦然,尤其在我们这样一个大国,市场前景巨大,人才需求迫切。青年求学的要求和他们自身的能力以及企业对设计人才的需求是多样的,要满足多样化的要求,艺术设计教育就需要多层次发展。 艺术设计教育的不同层次发展主要体现在各级院校制定各自不同的培养目标上。有鉴于此,我们在现代设计教育上,应该按着市场化的运作方式,把培养人才的教育目标与市场需求结合起来,按专科、本科、研究生梯次分开。它们之间的比例关系,可以随时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调整。在课程设置上,也要有所区别。总之,我们要根据社会需要和艺术设计学科交叉性的特点,建立多层次的办学格局,大力发展特色职业教育。
(三)学科属性导致我国艺术设计教育类型结构的多元化发展
艺术设计严格来说,设计一个设计活动,是系统的程序。设计人员不是纯艺术家,也不是纯工程技术人员,它的本质及其交叉的学科属性要求从事艺术设计的工作者,具备扎实的艺术功底和务实的设计观念是十分不要的,对艺术设计来讲,绘画性的效果图和制作图是完成全部流程的一道不可缺少的工序,而对工程技术的了解更是设计活动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因而,艺术设计教育应该培养艺术与技术并重的专业设计人才,不难看出,艺术设计人才的多重性必然要求艺术设计教育类型的多元化发展。
三、结语
今天,设计教育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着,设计教育的目标和相应的课程体系也并非固定不变,必将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改进。事实上,只能从宏观角度对这一框架的方向进行一些描述。整个框架都置身于一个广泛联系的开放系统中,通过永不停歇的组织创造着自身也创造着系统的生命力。尝试对艺术设计教育体系的多元化发展趋势的探讨的目的并非寄望于进行体系的构建,也不是将先前我们所拥有的东西替换成全新的东西。我们不需要这种替换,我们需要的是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不仅仅是描绘、规划前景,而是思考者本身得到了改造。
参考文献:
[1]袁熙肠.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发展历程研究[J].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2] 潘鲁生.艺术设计教育笔谈[J].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第 16--17 页.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