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靖
摘 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大部分的教师都对课堂当中较低的教学效率比较头痛。而实际上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就是在数学课堂教学当中教师忽视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性。所以要想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就必须针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培养;思维能力
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数学学科具有严谨性以及抽象性的特点。所以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种思维发现的过程。如果要想将数学学好,学生自身的思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现在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忽视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导致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往往比较低。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当中必须要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1.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的重要性
首先,自从我国实施素质教育以来,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关注如何针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进行培养,而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也逐渐地变成了数学课堂教学当中的关键。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学生独立思考以及自主探究的能力进行培养,并且要对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行积极的鼓励,这是在素质教育的倡导下每一位数学教师都要完成的基本教学目标。其次,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不仅与学生自身发展需求相适应,同时还顺应了小学生的生理和思维发展的特点[1]。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包括很多方面,然而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两点:①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教师必须要对学生进行积极地引导,然后让学生自己主动积极的针对在生活以及课堂当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思考。②让学生学会如何去思考。也就是说要让学生通过对自己已经掌握思维方法、经历的生活经验以及学过的一些知识的运用,展开独立思考从而将新的知识推倒和创新出来。
2.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针对学生思维能力进行培养的有效对策
(1)针对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进行培养。通过口述,可以使学生完整地联系各种知识点,并且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认知水平的不断发展。口头表达能力能够有效地保证学生思维缜密性和高度集中性,因此在学生的学习和接受知识信息的过程中,口头表达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针对教具进行巧妙地运用。由于自身思维的局限性,所以很多时候小学生都比较喜欢形象的物体,而不注重一些抽象的知识。然而数学思维是小学阶段小学生最重要的抽象逻辑思维,
相对于儿童自身思维能力的发展而言,数学学科的发展要略高一些,要想使两者之间的差距得以缩短,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种教学方式就是直观性教学。教师应该以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为根据,针对教具进行巧妙地运用,有效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此同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针对知识进行讲解的时候可以围绕着一个数学思想来进行,这样学生在道具教学的指引下就会对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产生清晰的了解,从而能够将小学生主动认识和了解数学知识的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2]。
比如在针对简单的加减法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对五块小木头的运用,针对“5”的组成和分解进行讲解,然后让学生自己在下面动手操作,从而能够有效地加深学生对运算知识的掌握程度。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快地掌握知识,同时还为以后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最终能够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
(3)对问题的设计予以充分的注重。要想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教师必须要学会设计科学合理的课堂问题。科学合理的课堂问题能够使将学生主动寻找答案的冲动激发出来,因此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当中,教师必须要将一些极具引导性的问题提出来,针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引导。数学教师要将教材当中的疑难点有效地结合起来,在上课之前做好问题的设计准备,采用积极的思维方式针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引导,让学生将新课当中的知识真正的掌握住。教师可以多对一些具有较强启发性的问题进行设计,这样就能够使学生的思维时刻保持活跃状态。总之,只有采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学生的思维方法和方式,才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比如在针对梯形面积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首先引导学生将学过的三角形面积计算方式回忆起来,然后让学生通过小组交流的方式最终将梯形计算公式寻找出来。通过正确的引导方式,可以让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和探究将正确答案找出来,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会变得更加的自信,更加具有探索欲望。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将正确的教学观树立起来,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具有清晰的认识,通过各种方式将学生的思维激发出来,对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进行鼓励,从而将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效的锻炼出来,最终促进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春霞.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04).
[2]陆庆章.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应在数学教学中加以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12(03).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步凤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