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2015-01-20 03:42:23朱海山
求知导刊 2014年12期
关键词:范读生动棉花

朱海山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要求:“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朗读可以让学生发展想象力、增强感悟力、加强记忆力,同时也是促进学生情感体验的一个有效手段。教师在朗读指导中,必须依据新课标精神,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强化有效指导、优化训练过程。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呢?笔者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几点看法: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直观、生动的事物是学生最感兴趣的,也就最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乐于读书,并且读出感情,首先要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才会对所读的内容产生兴趣,产生读书的欲望。

(1)利用简笔画激发朗读兴趣。“把单调的文字符号变成生动形象的画面,在大脑的‘荧光屏上放映出来,这是让学生思维放电的一种好方法。”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不喜欢枯燥无味的讲解。因此,如果能为学生提供一些直观形象的感性材料,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教学“荷叶圆圆”一文中,我采用生动的简笔画启发学生想象四个小伙伴快乐的心情,运用模拟表演、语言描述、设置问题等方法来创设形象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朗读、表演兴趣,使学生读得惟妙惟肖,整堂课中呈现出学生主动乐学的景象。

(2)利用图片激发朗读兴趣。在教学“棉花姑娘”一文中,我首先利用图片展现棉花地,在教师的语言渲染中学生产生了身临其境的感觉,然后引导学生细心观察,用心感受,学生就能自然而然地感受到棉花姑娘被蚜虫折磨的痛苦心情,感受棉花姑娘盼望有医生来给她治病的急切心理。学生们有了真切的情感体验,便能在朗读中通过有声语言自然流露出对蚜虫的厌恶之情,和对棉花姑娘的同情之情。

2.形式多样,激发兴趣

大家都知道,小学生好动,注意力不能持久。针对儿童的这一心理特点,朗读的形式就不能单一,而要采取多种形式的读。比如,范读、齐读、领读、个人读、轻声自由读、表演读和分角色读等。

(1)范读。范读是朗读指导最有效的方法。 要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教师的范读十分重要。因为课文中有些地方需要以读代讲,有些地方不读好就不能理解好课文内容,而有的课文语言优美、情节真挚感人,须要通过范读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这就需要教师本身研究朗读,朗读好课文,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师生才能情不自禁地共同进入角色。

(2)领读。领读是文章中的每一个句子都要由老师领着学生读,低年级学生的朗读水平有限,要求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有一定的困难。

(3)表演读。表演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方式。用表演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化抽象为形象,化难为易,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例如,我在教学“棉花姑娘”一文时,采用了表演读的形式,努力营造出一种“我想读、我来读、我要读”的氛围,让学生始终保持着对读的热情与渴望。使学生在兴趣盎然地读书中发现燕子、啄木鸟、青蛙虽然没有办法为棉花姑娘治病,但是它们却能在不同的地方捉害虫,所以它们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

(4)分角色读。在教学“荷叶圆圆”一文时,我采用分角色读,用不同的语调读小水球、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说的话,让学生感受荷叶给他们带来的快乐,让学生体会到读书是一种乐趣,一种享受。

3.巧妙评价,激发兴趣

卡耐基曾说:“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美和鼓励。”小学生尤其喜欢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和鼓励,哪怕是一个微笑、一个眼神,都足以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导向作用,通过教师评价、生生互评的平台,促进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

(1)教师评价。评价时,教师应特别注意评价的理念和方法,充分地尊重学生,使每个学生在评价过程中领略成功的喜悦。例如,在教学“四个太阳”一文时,为了指导学生读出丰收的喜悦,我提示学生想象:“如果你是果园的小主人,看到果园大丰收了,你最想说什么或做什么?”在教师激励性的语言下,学生才会大胆尝试自己、展现自己。通过这样的训练,即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的机会,也让学生在不断的朗读中提高了自己。

(2)生生互评。学生之间的互评,可促进学生思考,帮住学生理解课文,领悟语言规律,在评价基础上进一步朗读,从而激发兴趣、加深感悟、积累语言。

总之,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的教学方式有多种多样,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结合学生的实际多方面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挖掘学生的朗读潜力,让学生在生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获得感悟和思考,让学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作者单位:辽宁省阜新市平安小学)

猜你喜欢
范读生动棉花
培养语感,范读不可忽略
小学语文课堂范读时机的把握及策略分析
名师在线(2022年25期)2022-11-20 17:29:46
棉花是花吗?
浅谈教师范读的“放”与“收”
棉花
小读者(2020年4期)2020-06-16 03:33:54
生动的冬天
如何让文章更加生动
学生天地(2020年34期)2020-06-09 05:50:58
生动深刻 同享共进
心中的“棉花糖”
第三讲 棉花肥害诊断及其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