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林?唐淑玲
摘 要:运用“能力本位,项目化教学”理念对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进行改造,首先须提炼出本课程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及情感目标;其次是从教材、各目标及同学们的实际情况出发精心选择好各个项目,最后就是要对各个项目进行情景设计。本文主要以“司法援助”项目为例,对其进行情景设计,同时也对本课程的改革初步效果进行进行总结,以期对“项目化教学”中高职思品课的改革有所作用。
关键词:项目化教学;思品教学;情景设计;效果分析
1.教学项目的选取
我们在学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改革中运用“能力本位,项目化教学”理念对本课程设计了12个项目,分别如下:①“我和我的大学”演讲;②《顺境或逆境更有利于人生的成长》辩论比赛;③大学生心理健康微电影拍摄;④“爱国,责任,行动”专题讨论;⑤沙龙—创新的改革精神;⑥中国优秀传统道德动漫制作;⑦以“为人民服务与人民币服务是否矛盾”为题组织辩论赛;⑧社会公德话剧表演;⑨诚信—小品;⑩以“大学生当保姆是人才贬值还是择业创新”为题举行辩论比赛; “12.4”普法宣传; 司法援助项目。
2.教学项目情景设计——以项目12司法援助项目为例
(1)第12个项目的情境(上)。情境1:小明是你的高中同学,你毕业后上大学了,他由于各种原因选择进入了企业就职,其企业为小型机械生产性企业,共有员工将近50人左右,小明2月进入公司,至今已有5个月,但未签劳动合同,也未交保险,这种情况下,你作为小明的好友,你怎么帮助他?小明想要找公司协商这个事情(此情境预设为“正常”状况)。任务:根据劳动合同法写出协商的提纲(包括立即签订劳动合同,补缴劳动保险等)。
情境2:人事处负责人说签订劳动合同可以,但不同意补缴以前的社保(此情境预设为“意外”状况)。任务①:搜集2月起上班的证据,如工友的证词录音,工资条凭证等。任务②:做好直接找公司负责人的准备。
情境3:跟人事处把劳动合同签了,并要求补缴以前5个月的社保,对方不答应,我方情绪激动,欲把事情闹大(此情境预设为“出错”状况)。任务:跟对方协商时注意有理有节,切莫情绪激动,做出不应做的举动出来。
(2)第11个项目的情境(下)。小明与妻子结婚近两年,但由于性格实在相差太大,所以天天吵架,尽管儿子出生将近一个半月了,但家庭愈发不和谐,近日小明妻子甚至对小明动手,而小明由于性格较为懦弱,故一直饱受欺负,现小明实在是过不下去了,想离婚。情境1:小明想与对方协议离婚,但在财产的分割上达不成相同意见。任务①:拟定离婚协议书,对存在异议的财产按法律规定做出要约,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尽可能照顾到女方。任务②:重点学习何谓夫妻共同财产(正常)。
情境2:第一轮谈判破裂,现进行第二轮协商,小明妻子提出房子归她,她就签字(意外)。任务①:对夫妻共同财产进行重点学习,婚姻法及婚姻法司法解释一、二、三款均对夫妻共同财产进行了明确的约定。任务②:若协议不成,做好诉讼离婚的准备。
3.运用“能力本位,项目化教学”理念对高职思品课进行改造后所取得的效果
(1)学生学习积极性显著提高。改革前,学生上课时缺乏主动性,教师唱主角的时候多,学生参与的机会较少,但实施项目化教学后,同学们的学习参与性和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大部分同学能以项目为载体,在做中学、学中做、边做边学。
(2)学生资料收集能力、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均得到较好的培养与提高。十二个项目下来,同学们需要通过网络等各种渠道收集各类型的资料,以完成项目的前期工作。同时,同学们还需集体作战,以共同完成各个项目。整个过程下来,同学们的表达能力,协作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3)学生思考问题及处理问题时有了全面和思辨的思维方式。通过辩论、探讨、沙龙等形式,同学们参与了大量的讨论,对爱国,创新等传统的理解作出了新的阐述,在对大量正反案例的分析、新解与总结后,同学们看问题处理问题更加全面与成熟。
(4)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了较好的提高。大部分同学完成的“创新沙龙”讨论等项目后对什么是创新,创新对个人、企业及国家的巨大作用,以及怎么样才能创新等方面有了一个比较明确的了解和切身的体会。
(作者单位:重庆海联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