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床实践中,以中枢来源的头晕/眩晕(恶性眩晕)诸如小脑、脑干卒中与外周性眩晕(良性眩晕)诊断常易混淆,尤其不伴有神经科及听力症状而以“孤立性眩晕”为主诉的卒中患者,给临床医师的诊治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如何早期、准确地识别头晕/眩晕患者的中枢性损害,获得处理先机,避免恶性后果发生,成为了我们临床医师诊治时的首要问题。
近年来,随着前庭、眼动生理等机制研究的深入,以病史-查体-前庭功能等评价技术为核心的眩晕诊断框架的应用,极大地推动了眩晕诊断水平的提高。从某种意义而言,较为完善的眩晕诊断框架体系将会促进“眩晕专业”成为一门“眩晕学科”。
我们的临床体会是:①详细、全面的病史采集,能够为眩晕的诊断提供重要的线索及诊断方向。②基于前庭眼反射(VOR)、前庭脊髓反射(VSR)、前庭耳石及眼动通路等机制而产生的眩晕床旁检查法,使得众多临床医师更为深刻地体会到“查体有助于定位”的“神经科诊断思维”的奥妙!尤其在一些以“孤立性眩晕”为主要症状的诸如“后循环梗死”等疾病的诊断过程中,这些检查法的确成为神经科查体定位的进一步延伸!③相关的前庭功能、听力学及影像学的评价,可以进一步地验证病史、床旁检查获得的初步诊断的准确性,尤其在孤立性眩晕、恶性眩晕的定位方面有很重要的确诊价值。
在日常的临床工作中,我们还应以诊断学思维的视角,反复体会、验证及完善眩晕的诊断框架体系。相信,在致力于眩晕工作的广大同仁努力下,我国眩晕诊治的水平肯定能够更上一层楼!
杨旭
杨旭,主任医师,北京大学医学部副教授,北京大学医学部硕士生导师,航天中心医院(北京大学航天临床医学院)神经内科副主任。5个学组的常委、委员(其中3个眩晕学组),全国眩晕规范化诊疗巡讲主讲人之一,北京神经病学疑难病会诊中心专家。北京市科委医疗卫生专业、首发基金评审专家,兼10多种核心期刊编委、审稿专家。
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因学(颈动脉斑块、炎性机制及分子机制)、诊断学(早期标志物)、预后(量表&队列研究)及循征医学(Meta分析)等方面的研究较为深入。近年来先后主持、完成科研项目15项,其中部级2项,首发基金2项,目前正在进行包括脑血管病及眩晕专业多项课题,指导研究生20人,发表中英文论文近60篇。
擅长: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分层诊治、头晕/眩晕(包括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耳石症)的诊治、神经危重症(颅内感染)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