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有效探究的教学尝试

2015-01-20 11:11金新华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4年12期
关键词:课外实验探究学习初中化学

金新华

摘 要:“课外实验”栏目是义务教育人教版化学教科书实验的一部分,结合“课外实验”栏目的教学现状,提出了“课外实验”栏目有效探究的教学策略,以及做好“课外实验”栏目教学、发展学生探究能力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初中化学;课外实验;探究学习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义务教育化学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以活动与探究、实验、讨论、资料、化学·技术·社会、调查与研究、课外实验等多样化的探究活动形式呈现在教材中,为学生提供了探究性学习的机会,而教科书中“课外实验”栏目作为学生课外实验的一部分,趣味性强,内容与实际生活结合紧密,实验用品简单易得,对培养学生的兴趣起到很好的作用。同时此栏目教材设计注意了实验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自行设计,自己寻找实验用品、自己动手、自己总结,为学生提供了大量动手的机会,弥补了课堂实验的不足。作为一线化学教师,我们必须重视“课外实验”栏目的教学,让学生通过实验积极动脑、动手,体验科学家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获得科学探究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一、“课外实验”栏目教学现状分析

(一)评价机制影响课外实验的开展

由于当前的评价机制侧重于学生知识掌握的结果,实验操作考核还没有真正纳入中考的计分范围。在一些学校教师的意识中,仍然认为中考不考实验实际操作,做不做实验一个样。教学中一味赶进度,忙于复习,很少顾及“课外实验”的教学,在思想上和行动上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往往是教师的讲实验或演示实验代替了课外实验。大多数学生课后忙于知识的巩固练习,加之多数老师不检查“课外实验”的落实情况,学生根本顾及不到课外实验,忽视了课外实验对自身的观察、思维、动手能力的培养和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的功能。

(二)客观条件的限制影响课外实验的落实

课外实验本该是学生进行课外探究的有效途径,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往往找不到书本上列举的课外实验所需的材料。现行人教版教科书中提供了8个课外实验内容,但有些实验材料,如制作净水器的活性炭、自制汽水的柠檬酸和小苏打、制作叶脉书签的10%NaOH溶液,以上材料都是学生不能轻易得到的材料,学生往往会因为实验材料的缺乏而束手无策,进而挫伤了实验的积极性,使得课外实验不能落到实处。

二、实施“课外实验”栏目有效探究的策略

(一)确保实验任务的完成到位

教材中共列举了8个“课外实验”内容,我们可以根据教学进程对实验内容进行探究。

1.集中动员

如何进行课外实验,初三学生对此很陌生,为此我们可以通过实验讲座的形式给同学启发引导,让学生知道做好“课外实验”的目的意义和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及通过课外实验达到预期的要求。

2.组建实验小组

为确保完成课外实验的内容,教师可根据学生化学学习的差异,兼顾学生成绩、家庭距离、动手能力均衡组建实验小组,一般每组2至4人。实验小组成立后,由组内成员推荐一名小组长,组长的任务是做好实验过程中的协调工作,如实记载实验记录表以及小组成员的实际表现。

3.制定实验方案

为了使课外实验能够顺利完成,教师要全面布置、检查、落实课外实验的要求。实验之前应向学生明确实验课题,实验目的、实验要求、实验操作重点以及完成实验的时间和实验成果的呈现方式。要求每组学生完成实验方案设计(实验用品、步骤等),指出实验过程中的相关注意点。

4.分享实验成果

各小组完成课外实验内容之后,一方面要求学生完成实验报告,教师认真审核,评定学生的实验情况。同时展示实验成果,如学生制作的简易净水器,制取的白糖晶体、叶脉书签等成果,全班同学进行交流,全体同学和老师参与评议。再次,要求学生汇报实验反思,感悟实验中的收获,鼓励学生根据家庭小实验撰写化学小论文。

(二)保证实验用品的落实到位

实验用品是学生完成课外实验所必备的物质条件,没有最基本的实验用品,课外实验就不能落到实处。

鼓励学生广泛收集生活中的化学药品,如食盐、食醋、蔗糖、白酒、食品级的碳酸钠、柠檬酸、鸡蛋壳、蜡烛、铁钉、钢丝、铅笔芯(石墨)、废干电池拆下来的铜帽、锌片、碳棒以及厕所清洁剂(PH约为1)、厨房洗涤剂(PH约为13)等都是化学实验常用的药品。

启发学生寻找化学仪器代用品,如用水杯代替烧杯,塑料饮料瓶作为反应容器,食品用的塑料小勺代替药匙,吸管作导管,眼药水瓶子作滴管,塑料盆作水槽,矿泉水瓶上半边作漏斗,注射器作量筒、集气瓶、滴管等等。

发放学生不易得到的实验用品,如木炭、活性炭、纯碱、明矾、胆矾、滤纸、PH试纸等。要求学生向老师借用多次使用的仪器,如试管、试管夹、漏斗等仪器。

(三)拓宽课外实验的渠道

1.拓宽实验内容

除了教材上所列的8个课外实验外,教师还可以补充有关课外实验的内容。如:茶壶除水垢(用醋酸)、冰箱除异味(活性炭)、雨水PH的测定、明矾净水等,鼓励学生根据所学化学知识,结合生活实际,自行设计课外实验,培养创新意识。

如:在探究洗发剂和护发剂的酸碱性的基础上,增加课外实验溶液酸碱度对头发的影响[2]。①收集一些刚剪下未经任何处理的头发样品,分成3份,分别用线系成一束。②将3束头发分别放进盛有不同PH溶液的小烧杯2,静置约30min。③将各束头发取出,用纸巾吸干液体后继续进行观察和实验。讨论溶液的酸碱度对头发有什么影响?测一测家中洗发液的PH值。以上探究内容可改为课外家庭小实验,让学生在家中完成。用厕所清洁剂(PH约为1)、鸡蛋清(PH约为7)、厨用洗涤剂(PH约为13)作为试液进行对比试验,如将头发样品在相同试液浸泡不同的时间,或者在不同的试液中浸泡相同的时间,指导学生认真记录实验现象并写出详细的实验报告,课上进行交流。

2.优化实验内容

对于难度较大的课外实验,我们可以尝试优化实验内容,强调实验的注意点。如:课外实验自制白糖晶体。要求用大约25g白糖放在约10mL沸水中,充分搅拌至少量白糖不再溶解,预先系好的糖的一粒小晶体吊在溶液中间,线的另一端系在筷子上,把筷子架在容器上。这样做能得到大而完整的晶体。强调以下注意点:一是容器和细线要洁净;二是实验时间可能比较长,要有耐心。经过这样的优化和提醒,实验容易成功,学生能体验探究的过程。

3.拓宽实验途径

对于长期寄宿在校的学生或者条件较高的实验,教师可以综合实践活动或者开放实验室的形式来确保家庭小实验的落实。可以要求学生自己设计方案,书面向老师申请实验药品和仪器,利用课余时间自行在实验室完成课外实验。例如制作叶脉书签,可以开放实验室让学生分组共同完成。

总之,“课外实验”栏目作为科学探究的一种形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提高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责任编辑:张华伟)

猜你喜欢
课外实验探究学习初中化学
初中物理课外实验探究活动教学研究
强化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浅析小学数学悦趣化探究学习的策略
关于导学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教师在地理探究式教学中的作用
职高office2010教学之我见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