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推动“四个全面”的强大精神动力

2015-01-17 13:59杨兰
学理论·上 2015年12期
关键词:四个全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杨兰

摘 要:核心价值观是推动民族文明进步、国家发展壮大最持久最深沉的力量。“四个全面”是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局出发提出的战略布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四个全面”有着密切的内在关系,两者统一于党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必须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又要始终贯穿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全过程。

关键词:习近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个全面;强大精神动力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34-0001-02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必须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1]163,以此来凝聚社会共识,凝聚推进“四个全面”的强大精神动力。

一、核心价值观是推动民族文明进步、国家发展壮大最持久最深沉的力量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沉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1]16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的明确提出,是我国思想文化领域的重大理论创新,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力量之源来自于文化的力量、理论的力量和人民实践的力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营养,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具有深厚的文化力量。中华優秀传统文化中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对历史中国和现实中国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对解决当今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难题也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从历史的角度看,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对中华文明形成并延续发展几千年而从未中断,对形成和维护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对形成和巩固中国多民族和合一体的大家庭,对形成和丰富中华民族精神,对激励中华儿女维护民族独立、反抗外来侵略,对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促进中国社会利益和社会关系平衡,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2]。从现实的角度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从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许多突出难题来看,比如,贫富差距持续扩大,物欲追求奢华无度,个人主义恶性膨胀,社会诚信不断消减,伦理道德每况愈下,人与自然关系日趋紧张,等等。世界上一些有识之士认为,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 [2]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脱胎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思想,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具有强大的理论力量。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因此,马克思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评,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已经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孕育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伟大事业中,寄托着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不竭的人民实践的力量。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寄托着人民对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的期盼,中国共产党的责任就是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人民的热切期盼而努力奋斗,将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变为现实。

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必须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四个全面”有着密切的内在关系,两者统一于党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体现了国家和政党价值目标、社会价值规范、公民价值准则的统一,能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提供合理性的价值依据。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内含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又需要始终贯穿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过程中。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战略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具体目标包括: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等。这些具体目标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具体体现,比如,富强的价值要求体现在具体实践中就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民主的价值诉求是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明的价值要求的重要表现是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和谐的价值要求中包含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具体落实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上。同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应对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新态势,应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集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强大正能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全面深化改革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强大动力。当前,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最难啃的硬骨头就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价值诉求就是公平正义。全面深化改革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价值导向。“这实际上就是把公平正义置于最优先的地位,就是倡导‘公平优先。‘公平优先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回归,表明党对社会主义终极价值坚持不懈的追求。”[4]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切实解决好制度模式的选择问题。“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1]105世界上没有放诸四海而皆准的发展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道路。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必须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诚然,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需要我们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定做支撑,确保改革的正确方向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

“全面依法治国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5],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可靠保障。全面依法治国不是就法治论法治,而是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体现推进各领域改革发展对提高法治水平的要求。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之一,既是一种价值理念,又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使法治成为有效的社会治理方式,必须加强法治精神、法治理念、法治意识的引导和培育。通过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法治理念、法治意识为制度创建、法律运行提供方向指引、思想动力和精神支柱。同时,依法治国的立法、执法、司法、全民守法各个环节都要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维护社会公平正义,造福人民、保护人民,保障人民根本权益。

全面从严治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从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提炼出来的,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离开了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无从谈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无从谈起。全面从严治党是党中央从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出发做出的战略部署。而全面从严治党,首要任务就是坚定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切入点在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关键是加强制度建设,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三、全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推动“四个全面”的强大精神动力

凝聚推动“四个全面”的强大精神动力,“要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1]165。为此,既要坚持全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要在“全面”的前提下,区分主次,做到有层次、抓重点。

第一,主体要全覆盖,重点抓好代表性群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必须坚持全党动手、全社会参与,充分发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的主力军作用,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发挥青少年的生力军作用,发挥社会公众人物的示范作用,發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从业人员的积极作用,形成人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景象。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对以下几个群体提出不同要求。一是对领导干部提出要求。要力戒浮躁,多用一些时间静心读书、静心思考。增强信仰力量和道德力量,正确对待权力,正确对待名利,正确对待群众,做到坚定清醒有为,为民务实清廉。特别强调领导干部要做践行核心价值观的表率。二是对工人阶级提出要求。我国工人阶级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中国工人阶级伟大品格,用先进思想影响带动全社会,不断为中国精神注入新能量,始终做弘扬中国精神的楷模,特别强调工人阶级践行核心价值观要走在前面。三是对文艺工作者提出要求。文艺工作者应该把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文艺工作的中心环节,努力创作生产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四是对青年提出要求。要勤学,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要修德,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要明辨,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要笃实,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五是对少年儿童提出要求。要记住要求、心有榜样、从小做起、接受帮助。

第二,宣传要全方位,重点抓好数字化新媒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要继续发挥好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舆论宣传优势,重点要发挥好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数字化新媒体的独特优势,如传播与更新速度快、成本低,信息量大、内容丰富,表现形式多样化、视觉冲击力强等。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都应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日常形势宣传、成就宣传、主题宣传、典型宣传、热点引导和舆论监督中,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不断巩固壮大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思想舆论。

第三,落实要全到位,重点抓好制度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要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1]164。一是落实到教育中。二是落实到精神文化产品中。三是落实到具体实践活动中。四是落实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的政策中,发挥政策导向作用。五是重点落实到制度保障中。

核心价值观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要坚持由易到难、由近及远,努力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进而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 [1]174。全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凝聚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强大精神动力才能见诸实效。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2]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25.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07.

[4]俞可平.公平优先应成为新的策略选择[N].解放日报,2014-02-13.

[5]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44.

猜你喜欢
四个全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个全面”形势下的基层央行服务型工会组织发展研究
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融入“概论”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新媒体发展的关系探析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研究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四个全面”清晰展现战略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