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课堂提问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方法。作者针对中学物理课堂有效性提问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讨论,主要包括课堂提问的意义,中学物理课堂提问有效性现状,分析现状产生的原因,并对课堂有效提问提出了一些实施策略。
【关键词】中学物理 课堂提问 有效性 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1-0109-01
1.高中物理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界定
《现代汉语词典》对“有效”的解释是“能实现预期目的,有效果”。所谓有效果,在课堂提问这个问题上应表现为通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适当的提问,使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都能达到预期的目标,那么我们说这样的提问就是有效果的。而有效提问应是指在课堂上,教师提出问题以后,学生在问题的驱使下产生的一种积极思维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来自于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对问题的精心设计和在课堂上教师对提问时机、情景的熟练把握等等。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有效提问应该包括课前的问题预设、课中的顺利实施以及课后的及时反馈。
2.课堂提问在课堂教学中的意义
物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不仅能丰富教学的理论,更重要的是能对物理教学实践提供参考,指导物理教学实践。本研究所提出的物理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能对物理教师开展有效提问提供直接的参考,这对高中物理课堂提问的改进提供了指导作用。目前我国的教育教学十分重视启发式教学,教师要想教好学生,提问必不可少。好的提问,不仅可以启发学生领会教学内容,又能检查学生掌握知识情况,还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物理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理论基础
3.1 注意理论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一切心理过程的初始阶段。注意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无意注意又称随意注意,是一种没有预定的目的并且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注意也叫不随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最有效的手段是教师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提出启发性问题,从而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保持良好的注意。
3.2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教师设计问题的深浅、难易程度,要恰到好处地触及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得到桃子",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完全顺应学生的心理发展,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和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未知水平,以确定学生身心发展的“最近发展区”。总的来说,提问也是最近发展区得以实现的一种有效的手段,以促进自身水平的不断提高。从而实现学生的发展。
4.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4.1 调整物理教学课时
在教学课时安排合理的情况下,可以增加物理课时,每周多加一节自习课。一般学校安排的都是三节,没有安排自习课,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完成练习,只有在课下做习题,学校可以根据情况加一节自习课。对于初三学生加上面临中考要复习初二的内容,课时就显得较少,大部分的时间教师是用来讲解习题,就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进行有效地课堂提问,因此学校可以适当的增加自习课,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4.2 教师应多途径学习教育教学知识
学校应组织教师参加各种学习性活动,特别要加强对青年教师备课和上课的指导,探讨物理课堂教学结构、模式和方法,帮助青年教师能很快熟悉教学业务,提高教学业务水平。为教师提高教育教学知识提高物质基础。教师还可通过阅读有关的书籍或上网查阅,来充实自己的知识。教师还可以充分依靠集体的力量,开展互助合作,虚心向前辈学习,虔诚地和同行交流,甚至不耻于向学生请教。也就是教师要有自学的积极意识,主动积极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知识。
4.3 掌握有效物理课堂提问的技能
4.3.1 各种类型的问题都应有所准备,加大高认知水平问题的比例。
根据布卢姆的认知目标分类理论可将问题按认知水平由高到低划分为识记性问题、理解性问题、应用性问题、分析性问题、综合性问题和评价性问题六类。不同认知水平的问题之间并无好坏之分,它们在课堂教学中各司其职,相互补充。因此教师在提问时应兼顾各类问题。针对目前课堂低认知水平问题比例较高的实际,应加大高认知水平问题的比例。
4.3.2 提问要有目的性
我们根据注意理论可以得出,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最有效的手段是教师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提出启发性问题,从而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保持良好的注意。所谓“问题情境”是指教通过创设新颖别致、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来提出问题,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兴趣的功效。各种情境的设计都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目的,有意识地创设的,这样能够促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不断地去质疑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而能够迅速的转化思维,找出思考的角度。
4.3.3 提问要有一定的深度
教师设计问题的深浅、难易程度,要恰到好处地触及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提出的问题不要过于简单,要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与努力去获得答案,让学生从中得到发展,进一步的去达到他们的“最近发展区”,从而提高自身的发展水平。
5.总结
本论文主要研究初中物理课堂提问有效性,通过实际的调查以及自身的经历,提出提高物理课堂有效性的策略并对这些理论进行丰富。物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不仅能丰富教学的理论,更重要的是能对物理教学实践提供参考,指导物理教学实践。
参考文献:
[1]陈兵兵.浅谈物理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提高[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05):112-113
[2]李眉眉.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艺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
[3]刘显国.课堂提问艺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4]杨再明.论初中物理教学中课堂提问的作用及方法[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3):75-87
[5]余震球.维果茨基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6]皮连生.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7]骈俊玲.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J].教育科学.2008(01):63
[8]邱宗俭.对新课程背景下物理课堂有效提问的思考[J].中学教研.2012(01):76-92
[9]施良方.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10]邵怀领.课堂提问有效性:标准、策略及观察[J].教育科学:2009,25(01):38-41
[11]文美容.浅谈高中生物课堂提问的有效性[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4):52-65
[12]王雪元.课堂提问艺术-关于新课改下高中物理课堂提问的一些思考[J].教育科研,2007(22):48-49
作者简介:
张雪莲(1991.11-),女,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硕士(2013级硕士)研究方向:学科教学(物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