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晓彦
〔关键词〕 经典诵读;思考;运用;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2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
23—0119—01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人走进学校,并不意味着接受教育,只有当他面对一本书沉醉不已的时候,教育才刚刚开始。”当一个人面对人类最宝贵的作品沉醉不已的时候,诗意的生活也就向他拉开了帷幕。《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诵读”的目标提出了三个层次:第一学段“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第二学段“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内容”;第三学段“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面对同样的“诵读”,三个学段的要求逐渐深入,指导的方法也应该灵活多样。
一、眼口心,皆重要
对于古文诵读,南宋朱熹的看法是“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曾国藩谈到自己的诵读体会时说:“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展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可见,诵读不仅要声音洪亮,疾徐有致,还要心到、眼到和口到,全身心地投入,从诵读中品味作品的情趣和神韵。
教师在指导时,要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先做到“眼到”——盯准字,“口到”——响亮读,再进一步要求“心到”——想象和体会。这样多遍重复,学生才能完成“诵读”的三个步骤——念、熟读、背诵,而此时的“背诵”是脱口而出的背诵,是根植在学生内心的背诵。
二、边熟读,边深思
读书既要熟读成诵,又要深于思考。朱熹提出深思的要求是“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而深思的方法朱熹提出了“无疑——有疑——解疑”。他说:“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一番后,疑渐渐解,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
教师在指导时,要让学生知道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面对经典,刚开始只是读通读顺,对于其内在含义还一无所知,随着读的遍数的增多,对其内容会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此时再让学生深入思考,一定会发现问题,并通过深入思考解决问题,对经典的认识会非常深刻。这是一个从无疑到有疑再到解疑的过程,也是精心思考的过程。诵读经典要做到既读得熟,又思得深,这样才能真正读通而且永远记住。
三、学经典,用经典
经典诵读不仅仅是让学生感受优美的文字,更多的是传承理想、道德和信念。经典中有“天下为公”的理念,有“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的指引,有“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的原则。学生在诵读经典时不仅要读熟深思,更重要的是践行。学生学习了“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后,看见别人的优点行为,心中就会升起向他人学习的念头;诵读了“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后,就不会为一时的方便而把纸团随意乱扔。
教师在指导诵读时,应该让学生多感受经典中的内涵,并将经典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让他们知道怎么做、如何做,让经典深入到学生的心田,落实到学生的行动中。
四、用方法,得效果
小学语文二年级的教材中编入了《敕勒歌》,学生初读后,只能勉强读通。这时教师可以通过范读,让学生勾画出停顿。停顿画好了,学生依据停顿进行诵读,效果就大不一样了,诗中的感情也能通过学生的诵读声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由此可见,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诵读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指导诵读方法时,首先要让学生处理好停顿和重音。刚开始,教师的范读很重要,学生能从教师的范读中捕捉到需要停顿和重读的地方。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诵读经验的丰富,他们渐渐地能够自己处理停顿和重音,这时教师只需要检查即可。遇到学生意见不统一的地方,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讨论,让学生自己发现该如何正确处理停顿和重音。其次是要重视语调的把握。根据文章情感的表达确定哪句(部分)用升语调,哪句(部分)用降语调,读升语调时音量逐次加大,力度渐次加强,语尾音节上扬且拖长;读降语调时力度从强减弱,语速平缓。此外,还要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情感基调,在诵读感受中逐渐体会经典中蕴含的节奏美和音律美。
编辑:马德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