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指导低年级学生阅读整本书

2015-01-14 14:00姚金斌姚金斌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14年12期
关键词:晨会整本书书香

姚金斌+姚金斌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课外阅读部分提出: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在400万字以上,小学阶段在145万字以上。以十万字一本来计,学生平均每年应该读4.5本。小学低年级“课外阅读的总量不少于5万字”,但仅靠一些零星的阅读是无法完成课标所规定的阅读任务的。只有从低年级抓起,引领学生读整本的书,使读书成为学生的一种自觉的生活方式,才能完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阅读任务。低年级学生由于识字量等方面的限制,阅读整本书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因此,只有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才能切实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较强的阅读能力。教师应瞄准课标,指导学生加强整本书的课外阅读,通过以下三个途径不断增强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和能力,引导学生走向课外阅读的“深水区”。

一、激发兴趣,使学生乐读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兴趣是学生课外阅读的巨大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兴趣的鼓舞和推动下,就会主动去寻找课外阅读材料。尤其对于那些初学阅读的学生来说,教师应把握好时机,用“乐读”这一自主学习的方式去开启学生的心灵,使他们的阅读与兴趣相联系,为他们插上阅读的翅膀,引导他们领略知识的殿堂。

1.利用“听书软件”,情境导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识字量少的特点,教师可利用“听书软件”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1)结合有声读物。如儿童广播剧、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小喇叭”平台……或结合“听书软件”:“酷听”“懒人听书”……播放《格林童话》《木偶奇遇记》《绿野仙踪》等。通过“听书”,不仅让学生进入了阅读的情境,降低了阅读难度,还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2)通过教师和学生朗读精心设定的感人童话的情节,调动学生阅读的欲望,激发学生的阅读倾向,从而让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情境导入被自然巧妙地勾起。

2.推荐名人的阅读方式,榜样引路。通常情况下,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儿童善于模仿,这是可以利用的人的天性。平时,教师可利用多种途径向学生介绍名人热爱读书的故事,如毛泽东、高尔基、冰心、老舍等,让学生在阅读中找到榜样,并延续这种良好的习惯。同时在阅读训练中,教师要及时发现本班学生勤奋读书的感人故事以及取得的成绩,让身边的榜样“现身说法”,以激发学生产生强烈的赶超趋向,从而敲开学生充满兴趣的课外阅读的大门。

3.开展好“读书报告会”活动。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特点开展“读书报告会”,创设更多条件,使学生有机会在更多的人面前展示他们的阅读成果,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获得更大的成就感和阅读动力。如举行“班级故事会”,让学生从自己课外阅读的文章中选择一个章节的故事讲给其他同学听;评选“故事大王”活动,每天让一些阅读能力强、朗读水平高的学生晚上准备一个章节的故事,第二天利用晨会讲给其他同学听。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能讲故事给其他同学听,这样,一些优秀的学生就会逐渐带动起一批学生。于是,整本书的阅读就会以故事接龙的方式在全体学生中开展下去。我就是用这种方式让学生们自己读完了《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等一本本情节相对独立的书。另外,我们还可以让学生交流最近看到的好书、读书的感悟及通过课外阅读积累的好词、好句等。

4.采取多种媒介阅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自主选择优秀阅读材料,采取多种媒介阅读。”具体操作时,教师可结合课标规定的课外阅读篇目开展丰富的活动,如根据读物内容排练文艺节目,或组织学生观看电影,收听广播,上网读书等,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二、营造氛围,使学生好读

阅读氛围是课外阅读的“温床”,我抓住三个环节优化课外阅读的环境,即利用班晨会,组织学生在校阅读;建立“红领巾图书角”,加强阅读“阵地”的建设;营造“书香家庭”氛围,优化阅读环境。

1.利用班晨会,组织学生在校阅读。为了让学生有足够的读书时间,我利用班晨会,集中指导学生读自己喜欢的课外书籍。在校阅读是为了保证质量,目的是搞好学生的起步阅读。在班晨会上,除了集中让学生读自己喜欢的课外读物外,还可以安排一些优秀的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图书,向学生推荐好书,并定期举办“读书沙龙”。通过教师组织,课外阅读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2.建立“红领巾图书角”,加强阅读“阵地”的建设。我们发挥少先队的集体作用,建立“红领巾图书角”,建设课外阅读的“阵地”。我通过调查班上学生的存书情况,建议大家把自己的书放在图书角中,把图书资源共享,进行交换阅读,并与别的班级建立“图书漂流”机制,营造“书香班级”,让“红领巾图书角”成为阅读的港湾,以此来抓细课外阅读的过程。

3.营造“书香家庭”氛围,优化阅读环境。学生的课外阅读大多数是在家庭完成的。营造“书香家庭”氛围,对于学生阅读的影响巨大。古语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于学生来说,好的环境就如同中国古代的“书香门第”,父母的好习惯会深深地影响他们。因此,每次开家长会,我都利用机会向家长倡导建立“书香家庭”,营造“书香家庭”氛围,并向家长们介绍新课程的课外阅读理念。语文综合素质的提升归根到底还取决于学生自己的课外阅读的积累和领悟,为此,家长应承担起真正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责任。

三、养成习惯,使学生善读

“习惯成就人生。”课外阅读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必须经过长期的强化训练才能逐步形成。这就需要家长、教师等多方面的力量联合起来,共同督促,并积极参与到学生的阅读行动中,让学生在持之以恒的阅读中养成习惯。

1.师生共读整本书。低年级学生识字不多,师生共读整本书,可以降低阅读难度,提高阅读效果。因此,我常选择一些优秀的、情节吸引人的中外儿童读物,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木偶奇遇记》等读给学生听。我在讲故事时,常常通过提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有时讲到精彩的地方还戛然而止,让学生续说故事。通过师生互动,有效提高了阅读效果。

2.亲子共读整本书。“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爱读书的父母会以身作则,带出爱读书的孩子。父母通过影响力积极为孩子购买优秀读物,订阅儿童报纸和书刊,帮孩子做好课外阅读的参谋,这将使孩子终身受益。对于有阅读困难的孩子,家长要进行亲子共读,“扶上马,再送一程”,切实为孩子的课外阅读排忧解难。在家中,有家长们陪读,共伴书香,孩子们将更能享受到读书的快乐。正所谓“遗子黄金万两,不如教子读书”。

3.生生共读整本书。课外阅读是一种独立的学习形式。在学校,我鼓励学生自由组成“读书学习小组”,共同确定目标、选择书籍、制订计划、控制进度。每天课余保证最少半小时的阅读量,适时做好读书笔记,进行读书心得交流。

阅读是人的一生最重要的财富,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的养成,不但能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厚实学生知识的底蕴,而且能塑造学生的读书品质,陶冶他们高尚的情操。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需要不断地日积月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低年级“课外阅读的总量不少于5万字”,这就是提醒语文教师要用课程标准来指导课外阅读。作为课内阅读的延续和补充,课外阅读要放眼长远,从低年级抓起,不断拓展渠道,让学生沉浸在书香之中,亲近母语,陶冶情操,切实提高语文素养。

(责编 刘宇帆)

猜你喜欢
晨会整本书书香
书香万卷,前行万里
《论语》整本书阅读
班主任反思的背景研究之“晨会有效性”探究
上好小学晨会课的有效性策略研究
一场被书香浸染的演讲
最是书香能致远
“粗放式”整本书阅读实施概要
书香何来
小学班级“小组任务型晨会”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