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银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说:“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众所周知,阅读是课文解读的“催化剂”,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阅读是沟通口语和书面语的“桥梁”,有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加强阅读训练已成为当前小学语文教改中众人关注的焦点。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却发现这些不和谐的一幕幕:有的学生在课堂上不愿举手读书;有的学生在读书时结结巴巴,声音放不开;还有的学生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面对这些孩子学习上如此不用心,我在惋惜的同时,不免深刻反思我的课堂。于是,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我做了以下一些有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尝试。
一、多种形式激阅读
学生对课本中的同一内容采取不同形式的阅读方式有着浓厚的兴趣,我便抓住这一特点,在学生精读理解课文时,运用对比阅读的形式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针对课文中的某些重点词,我用换近义词的方法进行比较阅读。如苏教版六年级《三打白骨精》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山坡上闪出一个年满八旬的老妇人。”这是描写白骨精摇身变成年满八旬的老妇人的情景的句子,在理解句中的“闪”字的含义时,我让学生把“闪”换成“走”进行比较阅读,思考是否合适。没想到学生在这一换一读中,来了阅读的兴趣,原本沉闷的课堂一下有了生机。他们分小组讨论起来,并很快理解了这个“闪”字的含义——它恰如其分地写出了白骨精敏捷的动作,生动贴切。一个年满八旬且拄着拐杖的老妇人能做出这种动作,说明她的行为与常人不同。如果把“闪”换成“走”,就不能看出白骨精的诡计多端,可以说这个“闪”字用得令人拍案叫绝。
课文中总有一些比较特别的句式,如感叹句、反问句、祈使句等,对这些句子的教学,我尝试着用改变句型的方式进行比较阅读。如六年级课文《天游峰的扫路人》中的老人说:“我实在离不开这里:喝的是雪花泉的水,吃的是自己种的大米和青菜,呼吸的是清爽的空气,而且还有花鸟作伴,我能舍得走吗?”我让学生把它改成陈述句:“我实在离不开这里:喝的是雪花泉的水,吃的是自己种的大米和青菜,呼吸的是清爽的空气,而且还有花鸟作伴,我舍不得离开这里。”通过这样不同句式的比较,让学生在积极的阅读状态中体会到了扫路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可谓一举数得。
二、看图入境促阅读
苏教版教材中,有着许多与课文内容密切联系的插图。作为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宝贵的资源,让学生把身心投入到情境中去阅读。
学习苏教版六年级《船长》一课,为了让学生感悟船长的“沉着镇定”,我先出示挂图,让学生先看图感悟船长的神态,接着图文结合,有感情地阅读“哈尔威船长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一切似乎都在听从他的调遣”这一段文字,再让学生图文对照,找找哪些文字的意思一眼就能从图中看出来,哪些是插图所不能表达的。通过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明白了文章不仅要写出自己的所见,还要写出自己的所想,这样更能打动读者的心灵。最后,我让学生集体看图背诵这段话。此时此刻,一个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船长形象跃然纸上,也植根于学生心中,学生对哈尔威船长的崇敬之情溢于言表,可以说真正做到了有声有色阅读,入情入境学文。
三、熏陶感染配乐读
王维写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要让学生读出诗人独在异乡的思乡情怀是有一定难度的,因为学生中很多人既没有独自在他乡的经历,也不明白插茱萸的意义。此时,教师可以播放陈少华演唱的 《九月九的酒》,这首歌通俗易懂,音乐哀怨低沉,配上陈少华沙哑沧桑的嗓音,定能打动学生的心灵。学生听完这首歌后,感性地体验到作者一人独在异乡的漂泊感、孤独感,教师再配上音乐让学生诵读这首古诗,他们就能体会出王维登高时的思乡之情。
四、引情入境助阅读
《负荆请罪》一文中有两个重要角色:蔺相如、廉颇。在指导阅读时,我分为两步来指导。第一步,进行分角色阅读前的铺垫,在感悟课文时,让学生归纳出蔺相如、廉颇的个性。蔺相如——顾全大局、深明大义、胸怀大度;廉颇——勇于认错、知错就改。然后,再返回到课文中和具体内容一一对应。这一层次的铺设,在学生脑海中打下了两个角色各具什么性格的深刻烙印。第二步,我让学生分角色阅读,并根据蔺相如和廉颇的个性揣摩出读两者的话时应用的语气、语调,并自己选择感兴趣的角色进行阅读。学生阅读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从实质上心领神会地读出了对不同性格的角色的理解,真正做到了形神兼备。
总之,没有琅琅书声的课堂是沉闷的课堂,没有教学生读好课文的语文课堂是失败的课堂。因此,我们教师应根据课文内容,关注学生特点,联系生活实际,想方设法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把课文读得有声有色,有情有景,有滋有味。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