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奔明
【摘 要】曾国藩在近代史上曾被称作“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曾氏家族在历史中长盛不衰,与曾国藩的教育思想是离不开关系的。曾国藩将其传统家训与儒家思想相结合,落实于具体的生活实践之中,为当今问题丛生的家庭教育提供了良好的范本。
【关键词】曾国藩;家庭教育;儒家
一、前言
清朝末年,封建社会大有倾颓之势,官僚地主家庭中大起大落的现状更加普遍。然而曾氏家族却一直人才辈出。曾国藩子辈中的曾纪泽是著名外交家,曾纪鸿是著名数学家;孙辈的曾广钧,二十三岁即中进士;第四代孙曾约农、曾宝荪均是大学校长、著名教育家;其后代遍布海内外,均颇有建树。可见,曾国藩的教育思想在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中均能起到培养人才的作用。
二、曾国藩教育思想的渊源
曾国藩生于湖南一个普通的耕读家庭,六岁便学习传统儒家思想。1838年,曾国藩中进士,师从理学大师唐鉴和楼仁,专攻程朱理学。
“言传不如身教”,曾国藩也深受曾氏家风的影响。曾国藩的高祖和曾祖都克勤克俭,到曾国藩祖父曾玉屏一代,家境稍微好转,曾玉屏便开始好吃懒做,直到被长辈指责而醒悟。他一改陋习,开始辛勤耕作,每天在日出之前就开始耕田,种菜,养鱼,喂猪。曾国藩的严谨家风与儒家思想中的许多内容都不谋而合,在儒学没落的清朝末年,曾国藩家族却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而日益兴盛。这说明儒学中有许多可取的成分。
三、曾国藩教育思想对现代家庭教育的启示
曾国藩在家庭教育方面提供一个可模仿的范本。笔者从曾国藩的教育思想中摘取了“勤”、“俭”和“家庭和睦”三个方面来说明它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1.勤的思想
曾国藩曾多次写信谈到“即令世运艰难,而一家之中勤则兴,懒则败,一定之理。”在当时堕落的社会风气之下,曾国藩家族能够保持兴盛,跟“勤”的思想是分不开的。他认为“书、蔬、鱼、猪,一家之生气;少睡多做,一人之生气。”而对于“勤”,曾国藩又提出了许多十分具体的要求:
首先是早起。曾国藩屡次提出早起对治家的重要性:“勤字功夫,第一贵早起。”此外,勤的另一个体现是勤做家务。不管曾氏家族如何显赫,曾国藩一直要求其家中子女一定要勤做家务。“诸男在家勤洒扫,出门莫坐轿;诸女学洗衣,学煮菜烧茶。”然而,在当代中国,以知识教育为中心的学习越来越成为我国教育的主题,家长们往往以牺牲孩子生活自理能力为代价,来为孩子争取更多学习文化知识的时间。“高分低能”、缺乏自理能力等情况日益增加。而做家务又是提高人做事的条理性,培养人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因素。
2.俭的思想
曾国藩未免担心他日渐富裕的家族在当时堕落的社会风气下如其他官宦家庭一样奢侈浪费,出现败家之相。他以身作则:“吾恭为将相,而所有衣服不值三百金。”他希望整个家族都远离官宦习气,不忘寒门之风。“吾不欲多寄银物至家,总恐老辈失之奢,后辈失之骄,未有钱多而子弟不骄者也。”并且,女儿出嫁时,要求嫁妆“不得逾二百金”。他在伙食、婚丧嫁娶等方面的花销进行严格控制。
在当下,据调查“全国0-12岁的孩子的每月消费总额超过35亿元。进口服装用品、食品的消费,北京孩子居全国第一,每月花费5亿元,孩子的花费占家庭收入的一半”。在孩子身上的开销如此之大,难免会让孩子产生骄奢的习性,这样的后代如何能够合理分配家中财产,让家庭稳定发展呢?而曾国藩却相反,纵使家中日渐富裕,也不愿留太多银钱给子孙,而是让子孙养成勤俭的习性。这样,不管官运是否亨通,良好的家道都能一直传承下去。
3.家庭和睦的思想
曾国藩十分重视家庭内部的和睦。他尤其重视兄弟之间的和睦,把兄弟和睦看做孝的一种表现形式:“若使父母见得我好些,谓诸兄弟俱不及我,这便是不孝;若使族党称道我好些,谓诸兄弟俱不如我,这便是不悌。”而至于家庭中的婆媳,妯娌关系,曾国藩也一样重视:“兄弟拟娣总不可有半点不和之气。”他也赞同曾国荃的“家庭不可说利害话”,即在家中不可以说伤感情的话。家庭和睦,人际关系也将“复制”这种和睦的相处模式,反之亦然。
和睦的邻里关系一直是曾氏家族所看重的,曾氏家训“早、扫、考、宝”中的“宝”即是“人待人,无价之宝”。因此,曾国藩虽然对自家开支要求十分严格,但邻里关系则显得较为大方。他一直主张要周济邻里,子弟必须一律“爱之敬之”,决不能嫌贫爱富。这与当下社会冷漠的邻里关系相比显得具有浓厚的人情味和教育意义。
四、结语
孟子曾言:“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在引进西方的教育观念后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可惜许多现代人往往对儒学浅尝辄止,极少在生活中贯彻实践。曾国藩的种种言行向世人展示了一个人是如何将儒家思想贯彻于其自我修身及家庭教育的方面,曾国藩本人的事业及其家族的兴盛也见证了这些儒学理念的优秀之处。
参考文献:
[1]孙翔.曾国藩家庭伦理思想的现代价值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
[2]刘铁铭.曾国藩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中南大学,2011
[3]陆玉红.当前城市中学生消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08
作者简介:
陳奔明,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2011级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