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的“告状”不再恼人

2015-01-13 06:02孟学蕴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4年10期
关键词:引导孩子

孟学蕴

【摘 要】孩子的“告状”,正面地讲,其实是表明他们有了一定的辨别是非的能力,他们能够对他人的行为做以“好坏”“对错”的评判。孩子告状也无外乎想寻求大人的保护、逃避责任等心理,这都是正常现象,作为幼儿园的教师更应该注意处理方式,促使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快乐、和谐地发展。

【关键词】孩子;告状;引导

在孩子们的生活中,告状是一种发生次数很频繁的现象,孩子的“告状”看起来事小,但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影响孩子之间、师生之间的关系,并会对孩子的性格和品质的形成不小的影响。孩子爱告状是他们的年龄特征决定的,对于孩子的告状要认真对待,及时予以正确处理,当然更重要的是强化孩子自我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渐淡化其“告状”的依赖心理。本文将着重分析孩子“告状”现象,并提出有效可行的办法,让孩子健康成长。

一、孩子“告状”现象分析

1.孩子告状动机

爱告状是心理发育和人际发展的一个阶段性的正常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现象会自然减少以致消失。爱告状既是幼儿期独立处理问题能力未成熟的表现,也是孩子和他人沟通的方式之一。比如下面的场景就较为常见:

“老师,××打我”,“老师,××拿我的彩笔”,“老师,××又吃我东西了……”,我刚要开始上课,打小报告的小朋友就一个接一个,原本安静的教室,一下子变得混乱起来。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大家或许都有这样的经历,幼儿园的小朋友动不动就拿一些芝麻绿豆大的事向你“告状”。孩子们太能“告”了,大事小事都逃不过他们的眼睛。面对孩子们的“告状”,我也很为难:关心吧,怕孩子养成动不动就“告状”的习惯;不去理会吧,又怕孩子真遇到问题,受了欺负,真是两难。不少老师或父母因苦于无法对待孩子的这种行为,于是就对爱“告状”的孩子产生反感,严重影响幼儿是非判断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形成。

其实,“告状”是孩子依赖心理的一种表现,如何对待孩子的“告状”,要看其“告状”动机。根据观察,我总结出了孩子的“告状”动机主要有以下几种:

(1)受了欺负想寻求大人的保护。有的孩子与伙伴发生了矛盾,或受了委屈,向成人“告状”。这实际上是孩子宣泄紧张情绪,减少忧虑,寻求大人的保护和帮助,以达到心理平衡。

(2)检举他人,希望成人对他的是非判断作出肯定。“告状”说明孩子有了一定辨别是非的能力。但孩子总是先看到别人的缺点,即使这些缺点很难发现。

(3)自我表现,想从成人那里得到肯定的评价和好处。很多成人都认为温顺、听话、规规矩矩的孩子才是好孩子,而那些好说好动、好奇心强、有自我主见的孩子则常受限制,甚至训斥、责骂,使他们不敢“越雷池”一步。一些孩子受成人评价标准的影响,通过揭发那些“调皮捣蛋不听话”的孩子,以得到老师的表扬。

(4)做了错事想逃避责任,免受批评和惩罚。有的孩子做错了事情,觉得先向大人“告状”,大人就会责怪他人,从而使自己免受批评和惩罚。

(5)嫉妒他人,企图以“告状”来贬低别人,抬高自己。

(6)是为了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孩子遇到问题时常手足无措,他们便“告状”,以求成人帮助解决问题。

2.孩子告状的缘由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儿童发展心理学家-劳伦斯·科尔伯格,根据一个实验现象(询问道德两难得问题),将不同年龄段把儿童划分开。绝大多数4-12岁的孩子选择了告状,事实上这也是最喜欢告状的年龄阶段,告状多发于小学,到了中学就变得不再那么频繁。因为道德发展的历程是这样的:前习俗水平(4-10岁)、习俗水平(10-13岁)、后习俗水平(13-成年)。我们主要谈谈前习俗水平,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在思想上都有着这样的特点:认为应该尊敬权威和尊重年长者的命令。他们认为服从成人的命令就是正确的行为,否则就是错误的行为,他们以成人的是非为是非,他们的好坏标准取决于服从不服从,认为听大人的话就是好孩子,不听大人的话就是坏孩子。因此,小孩子总爱告状,他们希望由老师来评理,他们的道德观念的发展是绝对尊重和服从权威,因此,教师的具体指导和合理组织,教师的表率和示范作用尤为重要。

二、解决告状的有效措施

当我们了解了孩子“告状”的种种动机后,也许对 “告状”行为会有新的思考和解决办法。作为幼儿园的教师更应该注意处理方式,如果鼓励他们的告状行为则会使其他孩子争相效仿,以致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得不到发展,更为严重的是,会使一些小孩养成时时窥视他人秘密的不正常心态,导致其人格的畸形发展。所以一旦孩子告错了状,老师应及时对他进行提醒、帮助和纠正。我认为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1.耐心倾听

要以尊重和理解的态度耐心而认真地倾听,也可让其他幼儿一起听。一般情况下,当孩子“告状”时,父母或老师不能打断或斥责孩子,也不能随便敷衍,更不能置之不理,这样对孩子是不礼貌不尊重的,会使孩子更委屈。我们应该耐心倾听,从孩子的角度去尊重和理解他。

2.弄清事实真相

弄清“告状”原因是解决“告状行为”的重点之一,千万不要偏听偏信。如果孩子一时说不清,我们可用提问的方式一步步讓孩子说清所发生的事情,也可以问问其他小朋友,以便更确切地弄清事实真相。

3.是对症下药

成人应当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若是有理的“告状”,一定要及时给予肯定,让他们养成正确的是非判断力;若是其他类型的“告状”,则要通过耐心与孩子沟通,并启发孩子“他这样做不对,你觉得应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帮助孩子从中吸取教训,建立正确的人际交往原则。比如:有一次上户外课,甜甜跑来“告状”说“老师,东东打我”,老师说:“你自己去解决”,过了一会儿,甜甜又跑来说:“东东还是打我”,老师想了想,说:“你去告诉东东,打人是不对的”,这之后甜甜再也没来“告状”,东东也不再打其他小朋友了。

4.正面引导

这是解决孩子“告状”行为的关键。孩子“告状”是难免的,这说明其社会性正在进一步发展,各种人际交往规则正在逐渐形成。作为教师,应以科学的教育观正确对待,从思想上给予正面的积极回应,以帮助幼儿养成独立解决问题的意识,学会解决人际冲突的方法。

首先我在让孩子讲清楚事情发生原因的基础上,将“告状”行为按动机加以分类,以区别对待。其次,借此契机,就共性问题引导全班幼儿一起分析事情的是非曲直,一起讨论合理的解决办法。当幼儿的分析讨论遇到困难需要介入时,应不失时机地教给幼儿正确的人际交往原则和方法,帮助他们在烦人的“告状”中不断丰富和积累解决人际冲突的经验,以引导幼儿以后独立面对问题。不要事事包办代替或简单地对错评判,否则会养成孩子的依赖心理,助长孩子只看别人缺点不看别人优点,搬弄是非等坏习惯。渐渐地,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引导,我发现孩子打小报告的行为越来越少了。

三、总结与讨论

孩子的这种告状,正面地讲,其实是表明他们有了一定的辨别是非的能力,他们能够对他人的行为做以“好坏”“对错”的评判。他们在告发的同时,更希望得到的是老师的肯定。另一方面,也是较为普遍被老师们烦恼并担忧的就是,这种行为很可能导致孩子总是盯着别人的缺点,难以从别人身上发现优点,也使他不能对自己身上的缺点有足够的重视。

“告状”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我们不能置之不理,也不能随便处之。处理的关键不能停留在评判谁对谁错上,而是要教幼儿今后处理这类事的方法,学习如何解决自己生活中遇到的小困难、小磨擦,促使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快乐、和谐地发展。总之,不管孩子出于什么动机和目的,请善待孩子的“告状”吧!

猜你喜欢
引导孩子
孩子的画
网络评论要主动引导舆情
网络时代大学生非理性爱国现象的引导
细细品味课堂语言 轻松享受教学过程
互动式教学法在大学散打教学中的应用
精心引导,实现学生语言积累多点突破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