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师范生教育中推行本科生导师制培养模式的思考

2015-01-13 23:25刘晨朱梦夕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4年10期
关键词:本科生导师制

刘晨 朱梦夕

【摘 要】随着全国普通高校连续的大幅扩招,英语师范专业的本科生人数日益激增,教学质量面临严峻挑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的工作方针。在英语师范生教育中推行本科导师制培养模式(以下简称“本导制”)是对“纲要”精神的落实,是提高英语师范生教育教育质量的有效方法,是对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的一种创新。

【关键词】英语师范生教育;本科生导师制;创新的培养模式

一、引言

起源于19世纪英国牛津大学的“本导制”是一种基于人本主义教育理论,以本科生为指导对象,以个别化教学为基本方式,提倡“因材施教”的教学培养模式。(“本导制”在我国尚未形成科学统一的界定。)“本导制”并不具有学分制衡量学生学习质和量的作用,它着重于导师对学生专业学习及个人全面发展的指导作用。“本导制”的推行诣在补学分制之不足,而不是代替学分制。

二、创新的培养模式是“本导制”实现突破的重要核心

(一)协会导师制

对高等师范院校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选修课相对较少,学习的主动性难以发挥,不利于发展他们的个人爱好和才能。

英语师范生教育中,所谓“协会导师制”在这里是指:由英语专业导师组成导师协会,并按照各导师的研究方向或特长下分为不同方向的协会,如英语口语协会、写作协会、英美文学协会、翻译协会、旅游英语协会、商务英语协会、英语说课协会等等;由英語师范生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或不足自愿参与协会;各协会导师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指导,进一步开发学生的潜力,师生共同学习进步的制度。

(二)实践导师制

所谓“实践导师制”在这里是指:英语专业导师为英语师范生指导或创设专业相关的听、说、读、写、译、教等的实践活动的制度。

导师主要指导学生三个方面的实践活动。首先,导师通过指导英语师范生参加或为他们创设如(国家级、省级、市级、校级等)各级英语演讲比赛、口译比赛、说课比赛、辩论赛等竞赛活动,提高学生在各相关领域的综合实力。其次,导师选择合适的学生为助理,参与所研究项目工作中。这样不仅激发学生科研潜能,也促进导师研究项目工作的进展。此外,导师为学生提供专业相关的志愿工作和实习的机会,培养发展学生知识运用的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

(三)因材导师制

所谓“因材导师制 ”在这里是指:导师针对英语师范生在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应用过程中的不同特点和问题进行指导的制度。第一,导师随时通过观察、交流、测试等多渠道了解自己所带学生在知识的学习和运用中凸显的个性特点和问题,并做相关记录。第二,导师依照不同学生的特点,制定阶段性目标,对学生做出针对性指导,包括发扬优势、弥补不足、开发潜能等指导。第三,导师定期对不同学生进行个性化测试,以检验每个学生的阶段性发展状况。

三、完善的机制是“本导制”有效实施的有力保障

(一)师生互选机制

首先,师生互选机制是公平的。导师间具有平等的指导与学生选择权,学生间具有平等的选择导师和受指导权。其次,师生互选机制是公正的。导师应始终持有一颗公正的心去选择学生。此外,师生互选机制是公开的。这里的“公开”指:第一,信息公开,导师个人信息及对申报要求是公开的;第二,过程公开,如采取公开的面试形式;第三,结果公开,如通过张贴海报、刊登校报、校内网公告等形式。

(二)管理与监督机制

制定科学的管理机制。成立校、院两级导师委员会,受同级教学指导委员会的领导,负责制定《“本导制”实施办法》,并负责导师的选聘、培训及监督工作,定期召开导师大会。导师委员会的日常工作由校、院教务部门具体落实。

制定科学的监督机制。首先,校、院两级导师委员会对导师的工作承担监督职责;其次,全体学生对导师享有监督权;此外,导师应具有一定的自我监督意识。导师或学生若发现问题应立刻向上级反映,及时解决问题,避免不利影响的产生。

(三)激励与惩罚机制

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将导师指导学生人数及指导课时数纳入导师薪酬衡量内容中;指导成果纳入导师评职评优的考核内容中;设置校、院级“本导制奖学金”和“本导制奖导金”。“本导制奖学金”是对英语师范生在科研、各项竞赛、学业成绩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果和创新的鼓励和奖励。“本导制奖导金”是对英语师范导师在指导工作、科研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果和创新的鼓励和奖励。

建立完善的惩罚机制。惩罚机制是对英语师范师生在指导工作或学习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按问题严重性进行相应合理的处罚,以保障“本导制”在英语师范教育中有效实施。

四、不利因素的克服是“本导制”获得实效的必然要求

(一)师生比例失衡

为保证教育质量,西方发达国家著名高校实行的本导制普遍建立在较高的师生比基础之上。然而,至2006年,我国高校的师生比已达到1∶l8.2,这个比例远远高于国际水平。为克服这一难题,首先,高校应适当缩小英语师范专业的招生人数,提高生源质量。另外,高校通过各渠道扩大英语师范专业导师队伍。例如,返聘优秀退休教师、招募具备导师资格的社会贤能、聘用优秀在读研究生等等。

(二)导师能力不足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很多英语教师在外从事其他副业,对英语师范教学质量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导师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我国英语师范生的质量,因此,各级应采取有效措施来增强英语师资队伍的综合实力。第一,定期组织英语教师进行专业培训;第二,聘请国际一流相关专业科研人员来华讲座;第三,适当增加部分高校科研经费的投入。

(三)教学资源有限

各高校实施的导师制只覆盖到本校的教师与学生,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高校内部及高校与外界教学资源的交换与共享。“本导制”在英语师范教育中的实施应尽可能扩大教育资源覆盖面,从而克服有限的教学资源对“本导制” 的实施所产生的弊端。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各高校应积极构建现代信息化平台,扩大国内校际之间的交流,建立并深入发展与国外优秀高校的友好合作关系,促进优质英语师范教学资源的共享。各地英语师范生将享受来自全国乃至世界的优质教育资源,也是教育公平化的一种体现。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N].人民日报,2010-7-30(13).

[2]戴炜栋. 高校外语专业教育发展报告(1978-2008)[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178,25,76,61.

[3]丁林.高校深入推进本科生导师制的三个关键问题[J]. 教育研究,2010(9):106-109.

[4]孟宪军.关于实施本科生导师制之理论探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3):138-140.

猜你喜欢
本科生导师制
基于素养视域的本科生导师制运行模式与架构
基于本科生导师制的图像处理与机器视觉综合设计改革与实践
学分制背景下本科生学业导师制的实施策略
与“本科生导师制”结合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实施
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现状分析
构建能动专业本导制实施的路径研究
对建筑学专业本科生导师制架构的思考
本科生导师介入下的英语专业毕业论文指导模式研究
本科生导师制中道德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本科生导师制下工商管理类专业毕业论文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