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将印度分为两个世界,但我们很难说这个世界是撕裂的,因为门是打开的,你能不能从那10亿无法讲流利英语的群体中跳进1亿多的英语人群,很多时候取决于你自己要花费多少心血。
我低着头在玩手机,长长的队伍慢慢挪动。忽然,我前面的那位穿着合体衬衣的绅士声音大了起来。
抬起头,原来吧台前面几个小妹妹在帮坐着的人点咖啡,等了许久的大叔难免心烦意乱。穿着漂亮T恤的小妹妹也不甘示弱,伶牙俐齿地回击,无非是我们几个都在你之前到坐一坐有什么大不了。好在声音虽然大,总归是有控制的,这就是印度人,性喜争辩,却很少会演出台湾议会的全武行。
这里是孟买。议会广场旁的星巴克,让我饶有兴趣地听完整个吵架过程的原因是,大叔和小妹们全程用英语来回对应,那么自然娴熟,简直就像一部使用英语拍摄的宝莱坞电影。
那时是2013年的12月,星巴克这一年刚刚与Tata集团合资,开始了在印度的事业。到了年末,也不过在德里、孟买和浦那开了十来家店而已。在德里和孟买,他们选的都是最时髦的,最中产阶级乃至上层(Tata集团名下的资产,全印度最有名的豪华饭店,泰姬码哈饭店也开了一家)的位置,在这样洋派的场所,你自然是见不到、也听不到印地语的存在的。至于为什么会在班加罗尔和金奈之前在浦那开三家店?我查询了这三家店的位置,原来全部都在奥修的静修中心周边,那里的人,无论是来自五湖四海的修行者,还是印度的教师或职员,全都说的是英语,无一例外。
在印度,的确存在着这样的一个纯英语的世界,它在星巴克、昂贵的私立学校、学院派、金融区的写字楼、航空公司在机场设的贵宾厅,以及做作的上流社会或中产阶级的派对里自矜地存在着,通常还有印度社会不常见的凉爽空调。相对来说,星巴克已经是这些场合中最便宜的,买一杯摩卡仅需18元人民币——为了与印度本土的连锁咖啡馆竞争,它将价格定得一模一样。英语将印度分为两个世界,但我们很难说这个世界是撕裂的,因为门是打开的,你能不能从那10亿无法讲流利英语的群体中跳进1亿多的英语人群,很多时候取决于你自己要花费多少心血。
就算是最被诟病的,依旧在印度社会生活中发挥着余热的种姓制度,低种姓和贱民有时候比婆罗门还有更好的上升渠道——政府公职总是以超出实际人口比例的配额给低种姓们获取铁饭碗。自然,这并不能改变根源已久的歧视,已经有富家子弟声称,政府职位都是给不够聪明的人准备的,他们在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商业界工作,要比跻身公务员的那些低种姓子弟高级。
作为一个外来者的游客,坦率地说,身处印度星巴克这种全英语的环境让我全身放松,同时感谢英国为印度留下了这么好的一个殖民资产——英语,它对旅行者来说,可是比民主议会制、独立法院和新闻自由重要得多。在印度旅行和在其他第三世界旅行最大的差异是:无论你身处多么偏远的山村,你都能找到一个懂得基本英语的人来帮助你。这个人可能是个教师,也可能是车站的工作人员,更可能是个想练习口语的中学生,和已经非常熟练业务用语的黄包车夫。
可能让中国人难以理解的是,印度不仅有几百种国家承认的语言,还有十多种被列为了国家官方语言。没有“国语”是印度引以为民主的一部分,却也是争鸣和偏见的一部分。说马雅马拉语的喀拉拉人,很难理解说孟加拉语的加尔各答人的幽默。宝莱坞在世界声名远扬,然而很少有外国人知道,金奈也有自己的“考莱坞”,专门出产泰米尔语电影,并出口到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斯里兰卡这些有泰米尔语族的国家。加尔各答制作孟加拉语电影,科钦制作马雅马拉语电影。宝莱坞大厂一年其实只制作一百多部印地语大片,印度电影业恐怖的五六百部年产量,其实大部分是被各种色彩纷呈的语言所分流了。
纷繁的语言中并非没有霸权。印地语可谓是没有国语中的准国语,这个大概四成国民当成母语的北方话,自印度建国以来,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认同。毕竟,莫迪这个“印度教民族主义者”成为新总理就是印度愈发国家民族主义的一个标志。一个国家,没有“国语”,在一些狂热者眼里大概是不能接受的。
可是,在印地语使用最广泛的北方印度,也的确最容易给旅行者带来困扰。一旦你远离了德里、孟买和瓦拉纳西这样的大城市,在悠悠忽忽的印度平原上,一站又一站地换乘国营的公交汽车时,就会发现,原来英语之于印度,真是一个固步自封在城市的上层建筑,那些小镇和小城市的汽车站,站牌上可以没有一个英文字母,当你茫然地望着同样茫然的小镇男人时,你就会怀念那些冷淡的,却操着流利英语的大城市国铁职员。尽管到最后,你终究还是会找到一个会基本英语的家伙来应付你——这个让人头疼的外国人。
印地语的使用范围也的确在南延,尤其在那些没有强势文化的边疆。我搭乘飞机从金奈飞往安达曼群岛时,在布莱尔港那面海潮湿的旅馆,因为两天暴雨,常常与老板娘闲谈。我问老板娘平时说什么话,她说印地语。看我很惊讶的样子,又解释说,在家里用当地话,出门和人来往就常用印地语。
这大概就是我们说的庶民间的“普通话”了。安达曼群岛操南岛语言的原住民人数已经少到可以忽略不计。岛上基本上由西孟加拉和泰米尔来的移民来垦殖,南北两种“地方语言”无法相通,自然而然的,学校和媒体上说的印地语就走上了前台。
然而,在那些本地语言依然坚韧的地方,起到普通话作用的,还是伟大的英语。整个北印度,我最喜欢的就是靠近喜马拉雅地区的语言环境。在拉达克或者是大吉岭,超过一半的告示或者招牌都是用英文撰写,其次是当地文字,最后才是印地语。在拉达克遇见的年轻姑娘,通常都能讲拉达克语、藏语、印地语和英文,前两种是母语系(拉达克语颇接近拉萨藏语),后两者是后天习得,对列城这样观光取向的地方,显然英语更受欢迎,原因在于,英语不仅可以广泛用于外国游客,还可以广泛用于印度游客。要知道,有能力搭飞机来世界之巅旅行的印度人,至少都属中产阶级,而以英语来跟外界交流,这是印度中产阶级最重要的一个标志,无论他面对的人是外国人还是印度人。
从印度回来以后,我看了一部宝莱坞电影,叫English Vnglish。宝莱坞电影近年愈发地大片化,去拉达克拍外景简直是最小的格局了,现在动不动就喋血伦敦,情迷波士顿。男女主角衣着的暴露程度也越来越胜以往,印地语夹杂英文越来越多,颇符合现在的印度价值观。唯独吻戏还是个禁忌。
这部戏的女主角是Sridevi,是宝莱坞演了几十年的大劳模资深明星。戏里她是个被中产阶级家人嘲笑英文不好的主妇,为求简爱风格的自尊,在去纽约帮姐姐筹备外甥女婚礼的时候,偷偷去上英文补习班——自然会安排一个法国俊朗厨师爱慕她以满足欧巴桑观众的幻想。 这部戏不但毫无吻戏,在一段可笑的,赞美第五大道有很多欧洲名牌的印地语混合英语Rap后,女主角披了一件时髦风衣走在纽约大街上,然后她依然从头到尾地纱丽不离身,以表示她对资本主义的藐视和对家庭,以及鬼知道是什么的印度价值的尊重。
英文在这里成了和纱丽、印地语对抗的一个核心矛盾;然而潮流挡不住,就像Sridevi一直穿纱丽,可是孟买中年以下的职业女性也不会穿这个,至于青少年,她们很多到了姐姐办婚礼的时候,都没有穿过纱丽,这就是现代化。
这就是印度的好玩点所在,它处于自然状态下,传统裂变的当口。1964年的日本电影里,已经在上演人们被迫离开城市,只因为超市产业毁灭了老铺子的生活这种剧情,而这种事情才刚刚在印度发生。印度的这种时差在旅行变得人人可行时,显得太宝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