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介绍了拉达克地理环境、历史沿革和拉达克的宗教文化,并且对拉达克社会文化与国内藏族文化进行了比较,找出两者之间的差异和相同点。同时以列城为例,分析了拉达克社会现代转型的三个方面:基础设施和教育体制的变化;旅游业高速发展;经济生活的转型。这一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珍惜和巩固中国与各友好国家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拉达克;西藏;藏传佛教;印度;列城
拉达克地区处在中国、印度、巴基斯坦交界处,其区域社会从历史的变迁到文化的传承都与国内藏区社会历史有着密切关联。据一些学者和语言学家考证,拉达克人至今都以藏语为日常交流语言,并且至今还保留着吐蕃时期的一些管理体系。但多数人对拉达克的认识和理解局限于政治纠纷之中。国内学者的研究内容多研究9世纪前后的拉達克,而较少注意到拉达克的变革及现状。本文基于国内外学者对拉达克历史的研究,综合拉达克近几十年的发展,从宗教、文化传承以及生活方式等方面探讨了拉达克的转型,
一、拉达克地理环境及历史沿革
1、地理位置
拉达克(ladakh)为藏族传统居住区,地处世界屋脊,位于喜马拉雅山南沿与克什米尔山谷的东北面,现绝大部分由印度实际控制。拉达克总面积为45110平方公里,曾是古丝绸之路必经的重镇,首府为列城(Leh)。主要语言为藏语(拉达克方言)和乌尔都语。拉达克自古就是西藏同中亚与印度交通、贸易的中心和门户。拉达克无论从地理上、民族,宗教还是在传统文化方面都接近中国西藏。
2、中古王朝
热巴衮约于公元990年建立了拉达克王朝,至1842年拉达克被松巴占领,共经历852年,传33代王统。当时该国首府设在列城。泽旺朗杰王执政时期,是拉达克势力处于强盛的时代,不断向外进行扩张。曾一度占领过古格、不让(即现在的普兰县)、作朗、洛俄等地。
中古时期的拉达克王朝在地域环境、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与吐蕃有着密切联系。可以说,拉达克在9世纪以前是吐蕃政权属地,也就是中国西藏的一部分。13世纪,吐蕃在元朝时被正式纳入到中国的版图当中。元朝政府设立“纳里速古鲁孙元帅府”,管理包括拉达克在内的阿里三围,不仅在管理范围内设置官吏,而且还清查户口,修建驿站。作为西藏一部分的拉达克又统一于中国的元朝。明继元之后管理西藏地方,于洪武八年1375年在阿里三围包括玛域正式设立“俄力思军民元帅府”等行政机构。
16世纪开始,拉达克受到来自印度西北部莫卧儿帝国的侵扰,并由莫卧儿帝国管理。18世纪60年代克什米尔西南部的印度旁遮普邦锡克人摆脱了莫卧儿帝国的统治,建立了锡克帝国。它的壮大,动摇了英国在印度的利益和地位,因此英国扶植了道格拉王室,使其取代了锡克帝国,最终成为克什米尔地区的实际统治者。但直到19世纪30年代,拉达克都在中国清朝中央政府的管辖之下。1846-1847年,道格拉克什米尔大公古拉伯·辛格沦为英国的藩属土邦,英国为限制其发展并取得与西藏贸易的利益,向中国清政府提出划定克什米尔东部与西藏边界和修改1842年协议等内容。在没有得到中国清政府的正式答复,也没有与清政府协调的情况下,英国单方面两次组织划界工作,其确定的这段边界从未经过中国政府与英属印度的正式划定。1846年签订的《拉合尔条约》和《阿姆利泽条约》令道格拉统治者古拉伯.辛格彻底沦为英国的附庸,而其治下的拉达克落入英国人的手中。
3、近代以来的社会经济发展
拉达克独特的地理环境使其具有特殊的经济地位。19世纪初,从新疆的喀什噶尔、叶尔羌运往印度的茶、丝绸、金银、马匹等商品,大部分是通过喀喇昆仑山口运到列城,再销售到印度平原。不仅如此,拉达克还担负着中国西藏与印度旁遮普、克什米尔贸易中转的重要作用。当时,闻名世界的商品一克什米尔围巾(披肩)的原料,就是来自西藏西部的羊毛。因此,每年西藏西部的羊毛、茶砖、盐等,经由拉达克而转销到克什米尔、旁遮普等地的数量甚多。西藏拉萨每年则派出以达赖喇嘛官商为首的贸易使团,称为“恰巴”或“茶使”至拉达克列城,带去茶砖等商品进行贸易,并从印度和欧洲带回丝织品和其它工业产品。
二、拉达克的宗教文化
总体来说,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三个制度化宗教在拉达克都有分布,同时也存在一些本土宗教。印度是佛教的发源地,在印度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大帝国-孔雀王朝时期,阿育王信奉佛教,并将佛教带到锡兰、缅甸和东南亚,使那里的人们改信佛教。基督教传教士摩拉维和卡拉泽在列城分别建立了教堂,拉达克基督教的一个重要特征与印度其他地区一样,它不迎合贫穷阶级和下层阶级,主要集中在列城的社会精英和受过教育的团体。
佛教传入拉达克的时期有很多种说法,一种是佛教最先由克什米尔地区传入拉达克,时间根据在卡拉则发现的一些具有宗教内容的印度题文显示,可能早在贵霜王朝时期。另一种说法为Kanishkas国王在公元125年开始了他的统治,在他的统治下佛教在克什米尔成为了最受欢迎的宗教。从学者卡隆的书中可以清楚地看出,Khnishkas国王在克什米尔建造了大量的佛塔和佛教寺院。据考证,在拉达克的Sani也有当时修建的佛塔遗迹,由此可以推出,佛教大约在公元130时传入拉达克。
藏传佛教大约在公元 11 世纪从附近的古格王国传入拉达克。最先传入拉达克的是宁玛派,噶举派、萨迦派以及格鲁派也都相继传入拉达克。其中格鲁派在拉达克的影响最为深远。按照伯戴克的研究,在拉达克影响最大的寺院有玉如寺、阿奇寺、赫敏寺、拉塘寺以及玛帕罗寺。目前拉达克可考证最早的藏传佛教寺院喇嘛玉如寺,相传是玛尔巴的老师选址修建的,曾是拉达克最大的文化中心,最鼎盛的时候有 400 名僧人在这里修习。现在这里只有少数僧人,寺院现已部分坍塌。阿奇寺是拉达克最重要的藏传佛教寺院之一,是迄今为止为国际学术界提供研究成果最多的寺院,也是迄今拉达克唯一建立在平地上的寺院。目前拉达克的居民中66.4%是佛教信徒。这里的佛教礼仪几乎与西藏相同,大乘和小乘教派的喇嘛庙比比皆是,喇嘛的社会地位一般都很高。尽管他们每天忙于背诵经文和主持祀典,但仍然注重传授知识。endprint
受中亚伊斯兰教影响,拉达克的部分居民改信伊斯兰教;因此,在克什米尔可以看到佛教与伊斯兰教和平共处的现象。拉达克列城也有许多逊尼派穆斯林,他们有着各种各样的起源,据说他们中大多数人是来自叶尔羌和克什米尔的穆斯林商人的后代。拉达克的宗教文化像一个大溶炉,是一个有着西藏佛教、伊斯兰教、锡克教和道格拉族、克什米尔族人文化的结合体。
三、拉达克社会文化与国内藏族文化的比较
1、差异
首先,丧葬习俗不同。拉达克的主要葬礼方式为火葬,葬礼过程中给死者穿上色彩缤纷的衣服,使死者坐在尸架上。喇嘛与尸架走在一起并用宗教乐器吹奏送葬曲,整个仪式过程中妇女要呆在家中。到了火葬场,将尸体放到“普尔克特”中。“普尔克特”是一种封闭式的砖窑,里面点燃薪火。到第四天,收拾骨灰,然后埋葬在平坦的土地上。還要修建一座小小的“率堵波”。一直到49天,喇嘛都在诵经祷祝,以解脱亡灵。国内藏族的丧葬方式主要为天葬。除了藏族在丧葬习俗中也禁忌对不能生育妇女的尸体、得了传染病的尸体、中毒的尸体以及被刀砍死的尸体进行天葬外、10岁以下小孩的尸体需要水葬。天葬时,有些地方有专门的天葬师,有些地方则由和尚担任天葬师的职位,天葬师会将尸体肢解,等待秃鹰来吃。在肢解过程中能够充分体现出藏传佛教的渗入,如需要念经、煨桑等。除天葬外,国内藏族也有土葬、火葬等丧葬习俗。
其次,常用语言不同。虽然拉达克县城的居民通用藏语,但由于地理位置及历史原因,印度语也是拉达克社交语言。再因旅游业的发展,英语成为当地人与外界交流的必要技能,而在中国的藏族,除藏语以外,官方用语为汉语。
2、相同点
首先,婚姻制度近似。拉达克地区的婚姻制度——一妻多夫制,一妻多夫和一夫多妻制在1944年立法确定之后宣布废除,但在一些边远地区仍继续流行。在中国的藏区中,这种婚姻制度其实至今也还存在于一些藏族家庭中。这种婚姻制度是为了防止家里的财产落入他人之手,从而避免家庭纠纷。
其次,服饰相似。现在的拉达克人在穿着上分为两种:节庆服、生活装。因矿藏非常丰富,其中以绿松石为代表。拉达克女装多为紫红色提玛氆氇的长袖袍。拉达克装俗形成于数千年藏民族服饰文化的长河之中,并在21世纪全球服饰文化超级发展中得以传承。
再者,饮食习惯相似。拉达克地区与国内很多藏族一样,都喜爱吃糌粑,主食以肉为主。突巴(藏面)也是拉达克饭桌上一道必不可少的食物。拉达克人喜爱喝甜茶。因为交通的便利,现在拉达克的菜市场中也可以买到很多新鲜蔬菜。
最后,音乐舞蹈相似。拉达克传统音乐包括乐器surna和daman。以宗教音乐为主。拉达克佛教寺院的音乐,大多都与西藏佛教音乐相结合,涉及佛教经文里的内容。颂歌常常在圣神的日子或者是庆祝节日的时候演奏。宗教面具舞蹈是拉达克文化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拉达克地区,至今还有很多的格萨尔说唱艺人,同国内艺人一样,他们同样是格萨尔学在世界上受到欢迎和热捧的重要角色。
四、拉达克社会的现代转型:以列城为例
列城地处印控克什米尔拉达克地区,在印巴分治后成为两国争议热点地区,且一直伴随冲突;印度占领以后设立拉达克县。1979年7月1日,印度政府将拉达克县拆分为列城县和卡基尔县,西部为卡基尔县,东半部为列城县。列城县境内主要居民以藏族为主,大约64%的人口信仰藏传佛教,其余信仰什叶派穆斯林。因1989年爆发了佛教徒和穆斯林之间的冲突,之后拉达克人要求查谟-克什米尔邦独立出来属印度联邦政府管辖,于1993年成立了拉达克自治委员会。另外,列城境内的班公湖是中国与印度的争议地区,两国政府对班公湖都有管辖,1962年,中印战争在班公湖边爆发 。
1、基础设施和教育体制的变化
列城的整理规划与以前的拉萨县城相似,有被称为“小布达拉”的宫殿,在高速发展的今天,拉达克也顺应了社会的变革,走向了转型的道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房屋建筑与屋内摆设变化。与上个世纪相比,拉达克的房屋建筑出现明显变化,由土胚房变成双层砖房。房屋的颜色大多以白色为主体,黑色作辅。格局为独家独院,双层砖石混土结构,与国内的许多藏族城镇房屋极为相似。藏传佛教中的经幡在列城的房顶上随处可见。藏族人的供暖设备还兼备烧茶和做饭的功能,房内取暖设备的材料主要分为两种,一种为比较传统的土炉,另一种是现代社会上普遍使用的铁炉。家中还有必不可少的碗柜,碗柜条纹也与国内藏族家庭相同。
其次,基础设施发展。近几年,随着城市的发展,列城的基础设施建设开始日渐完善,道路建设从土路变成柏油路,街道两旁都有明确的路标,并标有三种文字:英文、梵文、藏文。垃圾桶数量增加,减轻了当地的环境污染。
再者,家电和交通工具改变。在信息化全面发展的背景下,当地的交通工具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与40年前还没有对外开放的拉达克相比,现在的列城街道上,汽车、摩托车等交通工具随处可见。卫星电视、电缆、通信等设备也与现在很多城镇一样,手机成为必备工具。洗衣机、电视、电冰箱更是每家必不可少的家电。
最后,教育体制的发展。20世纪时期拉达克的教育主要以寺院教育为主,每户家庭至少都会有一个男孩子去寺院学习经文。由于拉达克特殊的地理环境因素,教育水平长期处于较低的状态,直到近几年,一些国际机构开始在列城及周围建立慈善学校,给当地的教育机制注入了新的活力。慈善学校主要是有几名欧美到当地义务教学,课程涉及科学、英语、绘画、计算机等新型课程。开设太阳动力学和英语等新型课程。 1993年,拉达克学生教育和文化组织(SECMOL)发起了“新希望行动”,这项运动旨在通过制作拉达克教科书,采用单语对所有年龄内的学生教数学与科学,及对教师的定期培训等手段来为学生提供“文化适宜”和“加强当地的教育”,还包括在列城开设了政府学院,从而为进修生提供能留在拉达克的机会,增加拉达克的就业率以及减少学生因无从选择而离开家乡。2001年的数据分析,列城的教育程度普遍呈上升趋势,其中具有读写能力的占全拉达克的人数的67%(男性为72%,女性为50%)。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拉达克地区的教育在转型过程中是较为成功的。endprint
2、旅游业高速发展
鉴于拉达克在历史上的特殊地位,印度政府曾规定国内外旅游和探险者不得进入该地。自1974年起开始对外开放,当年就有600名外国人前来观光。1975年外国游客达到了数万人。近几年、来自西德、法国、英国、澳大利亚、意大利、瑞士、日本以及其他国家的游客,印度本国的游客则无以数计。列城在世界上的地位從不起眼的争议地到现在多数人眼中的旅游圣地,经历了漫长的时间,参观人口主要为游客和学者,其中欧美国家游客占大多数,同时吸引来了许多的登山者和滑雪爱好者。
3、经济生活的转型
首先,工艺品及传统服装的出售:在列城的几条街道上,能看到的商店都是以当地的手工艺品为主,同时还有当地比较特色的服装。其次,羊毛的出口是当地最主要的经济来源,羊毛要经过精心的加工后出口到其它的地方。最后,旅游收入在拉达克所有收入中占最重要的地位,根据2004年的数据,拉达克的国民生产总值中50%都来自旅游收入。旅游人群为欧洲的游客和对当地进行历史探究的学者。
五、结语
拉达克在历史上曾属于吐蕃王朝的管辖范围下,之后在王朝争端中自立王朝。即使在今日,它还是印度、巴基斯坦和中国的争议地。近几年,佛教徒与伊斯兰教徒之间的争端事件开始下降,社会环境稳定之后拉达克转型对经济、旅游等各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
拉达克与中国西藏地区有着长久的历史渊源,通过比较拉达克藏族和国内藏族两地间的异同,对于研究西亚历史和宗教,以及民族学、藏学等领域的学者来讲也有相当大的价值,拉达克的历史和文化是研究整个藏族社会不容忽视的亮点和寻找一个藏学研究的新方向。对于宗教学的学者来说,拉达克同样是研究宗教交融的典型案例,伊斯兰教、佛教、印度教以及印度锡克教等四个宗教在列城的和谐相处,对一些有宗教争端的国家有借鉴之处。对于现代转型后的拉达克研究,可以填充国内学者在中亚研究中对于拉达克地区城镇化、现代化及信息化的空缺。通过研究拉达克与中国西藏政治依附关系的脉络,总结历史经验,有助于更好地珍惜和巩固中国与各友好国家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 周伟洲.十九世纪前后西藏和拉达克的关系及划界问题[J].中国藏学出版社,1991.1.
[2] R.I帕提.拉达克人[J]印度斯坦周刊,1983.21.
[3] Henry Osmaston&NawangTsering.Resent Research on Ladahk[M]First Asian Edition.
【作者简介】
代青巴毛(1971-)女,青海玉树人,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历史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从事跨境民族与边疆安全研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