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婉霞
【摘 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实质上就是要求教育者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需求等,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活动为主,教师只起一个帮助者的作用。通常是对学生采用协作式、个别化、小组讨论等教学形式或采用多种教学形式相结合来进行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主张解放学生的思维,以学生为中心来组织教学,以达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的目的。在教学中能否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具有重要的地位和特殊的作用。
【关键词】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策略
一、引言
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占据着主体地位,是整个教学活动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者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来教学。教者能否在教学活动中做到以学生为主,直接影响着教育的发展,在教学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以学生为中心是现代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内容,我们都应该努力做到。没有合理的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就谈不上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育教学过程的优化,更谈不上学生的全面发展。只有做到这些,才更有利于我们对现代教学活动理念的了解和贯彻,才能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对各项教育、教学活动都有很深的影响;从另一方面,也能够促使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和教者教学的工作效率,从中了解并解决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从而更好来制定适合大部分学生的教学策略。以达到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目的。
二、传统教学模式与“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比较
传统教学中,一般是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教学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
以教材为中心:以书本知识灌输为中心;统编教材,讲教材,考教材;强调知识记忆。以教师教学为中心:假设:老师不教,学生不会,因此以教为主;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以课堂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主。知识与情景脱离,知识迁移困难。
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则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学习效果为中心。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学生发展状态为基础,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以学生学习为中心:教是手段,学是目的,两者不可倒置。教育的归属是“学”而不是“教”。学生没有学习就没有教育。以学习效果为中心:重视效果。根据教学目的,科学地设计课程和教学活动,有效地进行学习效果评估。建立目的、行动与效果之间的闭环关系。要评估学生学了多少,而不是老师教了多少。
三、实现“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策略
1.活动教学:让学生从被动听课到主动学习
活动教学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使学生自己动手、动口、动脑。采用比较自由、不拘形式,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法。其重点是让学生自己活动和思索去获得知识。学生在活动中充分调动多种器官参加学习,兴趣浓厚,情绪激昂,思维积极,感知丰富,乐学易懂。学生对教学材料产生了兴趣、激情,生理上往往会伴随着血液循环的亢进,能使大脑皮质得到营养,活化整个神经系统,能把注意、思维、记忆、想象等心理因素都调动起来,使之积极化。以认知活动为突破口,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以活动为形式,注重外显行为活动与思维内化活动的结合,重视认知活动与情意活动、教师主导活动与学生主体活动、学生个体活动与群体活动的协调。旨在改变过去一贯让学生只是被动参与心态、“接受者”角色,促使学生由消极被动的学习向积极主动的学习转化,使认知和情感得到和谐的发展。它是教师帮助学生越过思维障碍,突破知识难点,培养思维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2.成果为本教学
成果为本教学是指一个教学系统中,任何事情都应该围绕着使所有学生在整个学习体验结束时能够成功的完成一些必须完成的事情。这意味着教育开始的时候应该有一个清晰的规划,即为了学生能够成功完成这些事情,需要确定什么者重要的;然后据此组织课程、教学,并通过评估以确信产生这样的学习成果。
成果为本教学的实施原则有四个:①要有明确的学习成果:课程设计与教学方法应着眼于学生在整个学习历程结束后能真正拥有的能力,而不是一周、一学期或者一学年的课程活动本身。②扩展学习机会:教师应以更弹性的方式来配合学习的个别需求,并让学生有机会去印证所学,以及证明他们的学习成果。③高期待:教师应将学习设定学习历程视为学生对自我实现的高层次挑战,因此,不应为学生设定一般性的标准,而应期待学生们都能达成自我实现。④回归基本的课程设计:课程与教学设计应回归于学生能带着走的能力,以学生的高峰表现作为教学的最终目标。
3.互动课堂
课堂教学互动是指师生互相交流,共同探讨,互相促进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而师生互动的有效性是指采取师生互动的教学组织形式,产生有效的结果,它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师生互教互学,形成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师生的关系是平等的、民主的,整个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开发、探讨、丰富课程的过程。在互动中,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和创造能力。
第二、师生间的交流信息面十分广泛,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都得到充分的交流,通过这些交流,师生间能够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教学过程也就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第三、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能够创造性地实现教学目标。师生形成合力,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提高课堂效率,达成教学的最优化。
4.评估学生的学习
学生是一个完整的、具有巨大开发潜能的人,他们既有学习的需要,也有被激励的需要。所以,我们教师不能只关注学习行为评价,更要关注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情绪的评价。从“片面评价”向“全面评价”转变,用自己的心灵去关心和呵护学生的成长。“全面评价”是指教师在问题对话过程中要根据问题解决的发展事态,不断施以激励性、赏识性、启发性评价。这是一种全程性评价、真实性评价,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学后、学习后评价,而是融入学习过程与方法的全方位评价。既包含学习表现性评价,也包含对学生个性、人格形成的过程性评价。在有效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及时的情境化评价,巩固学生思考、讨论、研究、解决问题的成果,增加学习信心,强化知识理解,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教师要随着师生交往与对话的进程,随着从讨论到解决问题的曲线变化,针对学生的认知态度和情绪变化,及时调整评价策略,根据不同情况给予真实性评价。
四、结语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方针,是教学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有效的课堂活动有机地组织教学内容,能有效地加深学生的课堂体验,积累学生的学习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必须认清自己的角色定位,更新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对学生的引导,不断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参与能力,使学生能够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玛丽埃伦,韦默.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给教学实践带来的五项关键变化[M].洪岗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2]彭智贤.以学生为主——当代教育改革新思潮[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
[3]张天宝.新课程与课堂教学改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