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忠青
【摘 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信息技术教育是实现创新教育的领头羊,为了培养具有信息素养的21世纪创新型人才,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以课堂为阵地,以新课标为指导,突出创新意识的培养,强调创新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 学生;信息技术;创新能力;培养
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创新思维的激发为实施手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善于思考、学会独立思考,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在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以下幾点心得体会:
一、巧用导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应该让我们的学生在每一节课上享受到沸腾的、多姿多彩的精神生活,现代教育的观点也要求教师为学生创造一个民主和谐的气氛,让学生在老师的热爱、尊重、期待中去主动地学习,教师应做到以“兴”引路。教师应当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出能够引发学生好奇心和产生举的导语导入新课,以快速缩短学生同教材的距离,使学生乐学、爱学。
(1)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的视、听效果,激发学习兴趣。 多媒体教学课件,具有形象生动的演示,动听悦耳的音响效果,给学生以新颖感、惊奇感,调动了学生全身的视觉、听觉神经,学习效果当然明显提高。教师既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视听环境,使自己教得轻松,又使学生学得开心。
(2)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的演播功能,进行实例教学。 教师注意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的演播功能,进行实例作品教学,向学生展示一些实践中做得较好的作品(word文档,图片等等)。
所以,信息技术课程有它独有的特点——不断更新的资讯、实践性强、富有意想不到的挑战、丰富的多媒体感官刺激等,这一系列极富魅力的因素决定了信息技术课程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二、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就应首先着眼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兼顾学生的差异性。由于基础和条件的不同,学生学习和操作电脑的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在知识结构及掌握程度上,也存在较大差异。这些差异给中学信息技术课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教学设计若缺乏周密地考虑,就会使有基础的学生“吃不饱”,进而失去上课的兴趣;或是让没基础的学生“吃不了”,由此失去信心。
面对学生的差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激励和帮助他们主动地学习,充分发掘他们的潜能,使每一位学生的能力都得到扩展与提高。在上新内容前,必须先作调查,记录下学生对学习内容掌握的程度及要求,根据不同学生情况给其制定不同的学习安排。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让大部分没有基础的学生在我们的引导下学习,而让少部分有基础的学生学自己想学的内容,这样不同学生的需要能在一节课内得到较大程度的满足,因此教学要做到了因人而异,有的放矢。
三、运用成功效应、鼓励学生的创新行为,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教师应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及时发现、鼓励学生的创造型行为,为学生的创新创造环境。在课堂教学中,努力营造宽松、积极、探索、创造性的课堂气氛,强调在课堂上,只要敢于参与,就是正确的。学生的创造潜能是巨大的,教师应该恰当把握教材,寻找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而达到成功的知识点,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获得成功,不断激发创新的热情。
四、注重实践操作,提供创新的时间和空间
信息技术课程本身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在这一现代化的学科教学中,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他们的科学态度,掌握科学的方法和创造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应让学生多实践,多操作。在教学中,可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大屏幕投影、网络等先进的教育技术手段代替传统的粉笔和黑板。如在讲解画图软件时,首先使每一名学生都面对画图软件的界面,让学生熟悉画图软件的界面,了解工具的用途,再帮助学生学会阅读“帮助”,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画图。学生在刚开始操作时,感到困难重重,每进行一步操作都会遇到新问题,此时我亲切和蔼地耐心指点,鼓励学生去发现新问题,大胆地让学生去尝试,并适时提供可行的处理办法,使学生在不断的操作中,总结出有规律性的方法,在质疑与解疑的实践中激发学生创造的欲望。最终学生们通过不断地进行自我创造、自我评价、自我完善,一幅幅美观、精致、富有创造力的作品创作了出来。他们不仅全部掌握了画图软件的基本内容,而且对他们来说感到最大的收获是学会了一种应用软件的使用方法,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为学生今后能独立地、创造性地使用其他工具软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利用信息技术学科的优势,大胆让学生自由发挥,激起其创新的火花,适时引导,优化教学设计,激发孩子们的创新意识和求知欲,并结合各种实际情况学以致用,全面发展,超越自我。我们教师要敢于尝试、敢于创新,把学生真正作为学习的主体,为学生营造适合创新的氛围,引导学生自主创新,自主发展,让创新的课堂、快乐的学习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下熠熠生辉!
参考文献:
[1]《江苏教育技术》 《江苏电教》 《中国电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