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习应重视四个层面的内容

2015-01-13 23:15:12孙军昌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4年12期
关键词:听课记忆实验

孙军昌

【摘 要】物理教学要培养阅读方法,提高自学能力;要掌握听课技巧,提高学习效率;学会记忆方法,增加知识储存;要掌握实验方法,提高实验能力。

【关键词】知识阅读;听课;记忆;实验

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学生获取知识,更新知识,应用知识,进行创造性工作的基础,也是将来改造自然、改造社会迎接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和挑战所需要具有的科学素质。学生一旦将这种方法内化为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就能获得能力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特别是高科技飞跃发展的今天,人才素质的教育已显得尤为重要。所以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在物理教学中,保证重视双基,掌握知识的同时,特别要重视学法的指导,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要求学生不仅要学会,而且要会学,形成良好习惯,真正达到“不教”的境界。下面就物理教学中的知识阅读、听课、记忆、实验略谈体会。

一、培养阅读方法,提高自学能力

阅读是一种最基本的学习方法。物理教材是学生获取物理知识的重要基本工具,在物理教学中,师生都是紧紧地围绕教材来进行活动,学生阅读的过程就是物理概念、规律逐步形成、成“条条”知识。最终形成知识结构,完成理解、记忆、掌握的过程,因此,培养阅读方法,养成良好习惯,是学法指导中的关键一环。

1.明确物理学的特点与方法进行阅读

概念、规律与物理现象存在着特定的对应关系,所以阅读时读到物理现象的描述就要联想概念、规律;运用到物理概念、规律就要联想到物理现象;这才是科学的读书方法。物理概念,中学教科书中有两种意义,一种是定性的定义,一种是定量的定义。对于定性的定义要求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对于定量的定义除明确的文字描述意义外,还要掌握定义式的物理意义。物理规律分实验定律和理论推导定律。实验定律一般不能用理论推导,用理论推导的定律一般可用实验来验证。如牛顿第三定律是实验定律,阿基米德原理既能用理论推导,又能用实验验证的定律。还要明确任何一个定律的成立都有其特定适应条件与其适用范围。

2.掌握阅读技巧

(1)读中会记录。要善于在通读、读懂内容的过程中,采用不同符号进行标、批、注。标出重点内容、重点词、重点句:批出重点、难点和疑点,准备上课认真仔细听讲。

(2)读中会思考。在物理概念规律的建立与应用中,要善于思考,不仅知其然而且还要知其所以然。

(3)读后会总结。读书要一节一节地读,读后要一节一节的小结,有时候要一草一章地读,一章一章的读要建立在一节一书读的基础上。读后要善于进行全章总结,将“块块”知识理顺成“条条”知识。最终形成知识结构,完成点——线——面——体的系统学习过程,达到知识的立体掌握。

二、掌握听课技巧,提高学习效率

听课,是学生接受信息的主渠道,靠学生的耳听、脑想、手动等多种感官共同活动来完成的。耳听,是听教师如何阐明道理,怎样理解定律、规律,还要听同学发言来启发自己。脑想,就是多问几个为什么,引导学生对物理学中的概念、规律、原理的适用范围和条件认真思考;手动,就是做笔记,记下教师课堂中讲的重要内容,记下别人对问题的独特见解。例如初中在讲《密度》概念时教师首先演示:①把体积相同的木块和铁块放到调好的天平上,要求学生回答哪个质量大?②再将体积较大的木块和体积较小的铁块放到调好的天平上,让学生回答哪个质量大?指导学生用比较的方法,找出规律,加深理解,从而得出结论: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物质的质量一般不相等。由此,物质“密度”的这一特性显而易见。

三、学会记忆方法,增加知识储存

记忆是过去经历过事物或学习过知识在人脑中再现。教学实践证明:学会巧记物理知识,是探索新知识的开端,是提高学生素质的关键。记忆分为理解记忆、对比记忆、图表记忆、网络记忆和总结记忆。

1.理解记忆法

我们认识事物不能满足于感性认识和表面现象,更重要的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只有弄清了的来龙去脉和理论依据。理解其中的道理,人脑才能敏捷地作出正确判断和反映,实现理解记忆。例如记忆串并联电路的规律:电流强度,串联时由于电流顺一导线上流,所以有I=Il=I2=I3,并联时由于电流分多条导线上流,所以,I=I1+I2+I3;电压,串联时电势经过多次降落,所以U=U1+U2+U3并联时电势降落相同,所以U=U1=U2=U3;電阻,串联时相当于增加导线的长度,所以R=Rl+R2+R3,并联时相当增大了导线的横截面积,总电阻小于任何支路电阻所以l/R=1/R1+1/R2+1/R3。

2.对比记忆法

物理学中一部分相似易混概念,学生很易弄错,告诉学生只要将这些知识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和辨析,区别和记忆就迎刃而解了。在分析受力情况时,同学们很难弄清“平衡力”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概念,通过画图进行比较,找出物体受到的这两对力相同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和不同点(力的作用物体不同,力的作用性质也可能不同)。

3.规律记忆法

使用“规律记忆法”,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养成把事物联系起来思考,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开动脑筋揭示事物内在规律的良好习惯,这对于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是极有好处的。

四、掌握实验方法,提高实验能力

实验是通过眼看、耳听、脑想后的动手操作,是认识的高级过程,是中学生综合素质高低的体现。所以教师必须指导学生掌握实验基本常规,充分准备实验,熟悉操作程序。如爱护仪器,实验准备、操作程序、安全常规等,养成良好的实验素质。

要让学生了解这些仪器的结果、原理、用途,掌握仪器的量程、使用方法和使用原则,以达到熟练地、正确地读数,在介绍这些基本仪器使用方法时,应抓住各种基本测量仪器的共性来加以指导,培养学生实验过程中必须掌握的能力。

第一,培养学生掌握实验的一般原理,进行实验设计和实验方法的技能。首先要求学生明确各个实验的目的,原理或理论根据,根据实验的原理,要求对实验进行设计,包括用什么物理定律,公式,电学实验用什么电路图等。还要搞清楚哪些是已知量,被测量,然后选择所需要的仪器和实验条件,进而设计好实验步骤,画好记录表格。其次,培养学生正确调整和安装仪器,正确连接电路的技能。正确的实验,首先是安装,调整好仪器或正确连接电路。如:在电学实验中,依照电路图连接线路,联线时,应将电路分为主回路和支路;从电源一端开始沿主回路按顺序进行,其次为支路;主回路中必须有开关(先断开);导线最好选用几种颜色,主,支回路分别用一种颜色。往接线柱上接导线时,应按顺时针方向将导线缠上。电路连接后,必须复查,确认正确后方能通电。这种技能的培养,从初中开始应先有示范,让学生模仿学习,然后逐步提高到由老师讲述方法及注意事项,由学生独立去安装、调整。

第二,培养学生正确记录实验数据,并能进行运算和分析,以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这是实验能否成功的关键。要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就要要求学生集中精力,按实验步骤有条不紊地操作和读取测量数据;要记录完整数据,按有效数字的方式记录;数据的单位要正确。

第三,要使学生了解误差概念。减少误差的办法是多次重复测量取算术平均值,以其平均值为最终的结果。综上所述,要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必须让学生懂得减少误差首先要发现他的存在和来源,其次是确定减少误差的方法。第四、会写一般的实验报告。学生在实验结束后,应根据原始记录和实验时的体会,写出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内容主要有;实验名称,目的,器材,原理,方法和步骤,实验数据,数据计算和处理,实验结论及误差分析等。在批改实验报告时要注意学生思维的火花,如对某个问题的独特看法,对某项操作的有益建议,对实验的改进意见等,要给予鼓励,并要及时与之讨论,让师生都有所收获。这样做,既延伸了实验课的教学,使之与理论课的教学有了更深层次的交汇与渗透,又是提高学生操作能力的有效渠道。

猜你喜欢
听课记忆实验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做个怪怪长实验
记忆中的他们
浅析小学高年级数学学习
根据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特点进行有效评课
考试周刊(2016年88期)2016-11-24 14:24:19
如何提高学生高中语文课堂听课的能力
移动版教学督导听课评价系统建设初探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
太空探索(2016年5期)2016-07-12 15:17:55
儿时的记忆(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