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数学学习兴趣促进创新思维能力发展

2015-01-13 05:04杨治红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4年10期
关键词:创新思维学习兴趣数学

杨治红

【摘 要】素质教育的根本要义是促进每个教育者全面主动发展和个性与人格的养成。成功的素质教育在提高所有人素质的前提下,应该有利于人才的脱颖而出。今天的学生,明天将成为全面小康社会的主要劳动者,将是参与21世纪竞争的中坚力量。应该说,如何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培养大量的创新人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是我们学校教育面临的紧迫任务。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工作实践,浅谈素质教育中如何提高数学学习兴趣,促进创新思维能力发展。

【关键词】学习兴趣;数学;创新思维

首先,应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课堂教学必须体现学生的主动参与,既包括全体学生的共同参与和个人参与,又包括学生个体的全身心参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应是组织引导、控制以及解答,应把学生作为真正的教育主体。以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一切教育措施和条件都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充分发展而选择和设计,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以激发学生创新激情,形成持久学习动机。

第二,坚持实践性、整体性原则。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动手和实践的机会,鼓励和指导学生学习,自主探索,自主实践。可以交给学生装一些富有探索性的实践任务,如开展小制作、小实验,图形拼制、小设计等活动,使学生具有开展探索性活动的广阔时空,不断扶植学生成为发现者的愿望,使之体会成功的乐趣,提高学生的兴趣及实践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实现课堂教学过程的整体优化;注意传统手段与现代媒体的有机结合,实现多媒体组合教学;还要注意教法与学法协调统一,相互补充,实现教学的均衡发展。

第三,创设环境及问题情境,以激发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要创设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以实行民主的创造性教育。早在半个多世纪前,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大声疾呼培养学生“敢探索未发明的真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的精神,并提出“六大解放”思想,其思想时至今日对我们教育工作者仍有重要指导意义。要使创新思维在中华大地结出丰硕的成果,而不流于口号,还需具备肥沃的土壤,创设必要的条件。

实践证明,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带有浓厚感情色彩的,他们对某门功课的兴趣和爱好总是受师生关系制约。师生感情融洽,互尊互爱,互相合作,心理相容,不仅可以激起学生这门功课的兴趣和热情,而且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理解和信任,进而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创新能力及个性的发展。

那么,又如何促进创新思维能力发展的?

创造性学习的核心内容及其主要体现就是创造思维,即创新思维,它是相对于常规性或一般性思维而定的。创造性是根据一定目的,运用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题,独特,有社会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过程。就小学而言,这里的产品包括新发明、新发现、新设计,也包括新思想、新概念、新观念、新意图、新做法、新方法。创造性思维过程是指在有关因素之间形成的联结,被联结的因素相互之间的距离越是遥远,这种思维过程越具有创造性。思维包含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而与创新思维亲系最为密切的是发散思维。过去,人们习惯地认为只有少数科学家、艺术家才有创造性思维,学生学习谈不上创造性、数学少有创造。现在心理学家们指出:创新思维是一种连续的思维品质,每个人包括儿童其思维品质中都具有潜在的创造性。为此,要加强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学中,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积极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就是创新思维的表现过程。当然,作为数学学科教育,特别是小学数学,不可能要求学生有科学家那样的“发明”,“创造”,我们强调的是一种“发现”,是从原有材料中提炼出新的观点,在常规观念中建立起新的联系,哪怕这种“观念”与“联系”,前人已有定论,只要是学生独立思考所得,就应该看作是一种“创造”。

创造性思维的品质非常丰富,心理学界一致公认的有独创性,变通性,流畅性等。培养和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就要从这两个方面入手。

通过反思与批判,培养思维的独创性:所谓思维的独创性,是指思维成果的新颖独到的程度。学生能够摆脱传统观念,别出心裁地思考问题,便是思维独创性的表现。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自我反思,鼓励学生带着批判的眼光思考问题,不盲目接受既定答案。其中,最重要的是中、高年级的几何及各种应用题数学,只要教师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建立互动对话的师生关系,那么,学生独特的创造性就有可能不断涌现。如解答“某修路队修一段公路,计划每天修80米,50天完成,现在实际只用了40天就全部完成。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修多少米?”这道题量,按照常规解法列式为:80×50÷40-80=20(米),其中有一个学生另辟蹊径,认为只要用80×10÷40就可以了,他是这样想的,50天的任务40天完成,时间提前了10天,自然这10天的任务{80×10=800(米)}就必须分配在40天内完成,所以用80×lO÷40=20(米),{综合式:80×(50-40)÷40=20(米)},这就是实际每天计划多修的米数。毫无疑问,创造性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自如:求下图的面积(单位:厘米),请“想想一共有几种解法,再想一想”结果,同学们给出了6种不同的方法。

可见,课堂上,孩子们内心深处,处处闪现着创新思维的火花。而这种将所学知识融合贯通,而又不盲从的做法,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通过全方位多角度主体视角,培养思维的流畅性:思维的变通性能促进思维的流畅。所谓思维的流畅性则指思维发散的程度,思维发散的方向越多变化越大,意味着流畅性就越好,因而,流畅性是发散性思维的需要特征,而发散性又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表现。

独创性、变通性和流畅性是创新思维的三个重要特征,它们相互贯通,相成。因此,创新思维是思维的聚合性与发散性的综合表现,其思维品质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对于它的培养,则是一项长期的综合性的整体工程,任重而道远。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创新思维能力发展,是深化素质教育以及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小学数学中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它向广大小学数学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愿我们抓住契机,不失时机,坚持不懈,把创新能力的培养贯彻在数学的各个环节和整个过程中,为培养出更多的适应时代需要的新型人才而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

猜你喜欢
创新思维学习兴趣数学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巧用“错误”激活数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培养职校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创新产品、优化布局,让传统主流媒体传播更具影响力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