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腹“牢骚”由谁诉

2015-01-12 01:15赵凯宁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14年5期
关键词:满腹牢骚鲈鱼

赵凯宁

教学《“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一文时,在体会了汤姆钓到一条大鲈鱼的惊喜之后。我让学生通过阅读,感受汤姆心中很不情愿的心情,然后再和老师一起自由对话。

可是当我巡视时,听见同学们同桌交流时的想法很多都是不理解、不服气、不接受,甚至他们还对爸爸的理由表示出了很不屑的神情。比如,一个学生就小声嘀咕了一句——“反正没人看见我们,也没有人知道我们在这个时候钓到了鲈鱼。实在不行,我们能不能把鱼挂在岸边,等上两个小时?”

嘀咕声虽小,我却听得清清楚楚,这个学生的话像一根针刺痛了我的心。我果断地决定改变原来的教学设计——由教师扮演汤姆,由学生扮演爸爸。所谓让学生站在爸爸的角度,思考应该如何给自己的孩子明确一个做人的道理,树立一个好的榜样。

师:我现在就是汤姆,你们现在就是爸爸了。我要努力地说服爸爸。来,看我能不能说服你们!

师:放心吧,爸爸,没人看见我们,也没有人知道我们这个时候钓到了鲈鱼。

生:不管有没有人看见,我们都应该遵守规定。

师:不就两个小时吗,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爸爸,不要这么死脑筋。

生:不是死脑筋,孩子,你不能从小就学会钻规定的空子呀!

师:爸爸,你在平时对我严格要求,我都听,可现在是钓鱼,你能不能不要这么严格啊!

生:我们干什么事都要遵守规定,规定是保护鲈鱼的,你不遵守,我也不遵守,鲈鱼可就遭殃啦!

师:爸爸,你就让我把这条鱼带回家吧,咱们一家人就能一起尽享一顿美味的鲈鱼大餐啦!

生:孩子,你觉得会吃得很香甜吗?遵守规定可是做人的道理啊!

真是立场决定态度!这样一改变,满腹“牢骚”由老师来诉,学生成了教育者,不仅锻练了写生个性化的语言表达,同时也很好地体现了课文的价值取向,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

(作者单位:南京市长江路小学)

猜你喜欢
满腹牢骚鲈鱼
舌尖上的四鳃鲈鱼
独酌
一叶舟
热水瓶
小数字大生活
牢骚神偷
牢骚
听听“牢骚话”又何妨
超高压处理对海鲈鱼鱼肉凝胶形成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