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有效运用

2015-01-09 12:03:05刘敏
课程教育研究·下 2014年10期
关键词:提问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刘敏

【摘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要遵循民主性、阶梯性、启发性原则。教师要变换提问方式,不直接发问,而是旁敲侧击,从问题的其他面入手。从相反的角度切入,探究问题发展存在的矛盾,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提问内容方面要抓住语文教学中的关键点,就是课文的主旨,作者重点要阐述的内容。学生在阅读课文后,都会对文章有初步的理解,但如果深究下去,很容易产生疑问。针对类似情况,教师要善于利用疑点进行发问,增强学生的理解,调动起学生的兴趣。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提问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 -0180-02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的原则

(1)民主性原则

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讲课方式严肃、古板,“满堂灌”“填鸭式”是语文教师常用的教学手段,学生很容易失去学习的兴趣。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应该同学生之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放低姿态,以平等的角色和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敢于发问。正所谓“没有民主就没有发言权”,教师应努力创造条件同学生平等对话,做学生心中的良师益友。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充分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合理调整教学计划,从而最大限度开发学生的潜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启发性原则

《小学语文新课标》中指出,教师应该采用科学的教学手段,善于挖掘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潜力,发散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实现由潜在水平到最新学习水平的有效转化。引导式提问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实现各知识环节的呼应,锻炼了学生语言表达和思维分辨能力,为学生未来长远发展指明了道路。

(3)阶梯性原则

在面对不同类别的课堂任务时,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要设定不同梯度的知识层次,把要复习的内容放在最下层,以此类推,本节课要讲授的新知识放在最上层,让学生一步一个台阶,有条不紊的进行相关环节的学习。同时还要合理化调配阶梯之间的跨度,控制好难易程度,寻求一条最科学的道路来对整篇课文进行理解。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方式

(1)变直为曲

一般来说,语文教师对学生的提问相对比较直接,主旨明确,问点显露,学生对于类似的问题也比较好作答。但是长久下去这种提问方式会让学生找不到回答问题的成就感,渐渐地也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是老师很容易忽略的一项弊病。变直为曲,就是要求教师变换提问方式,不直接发问,而是旁敲侧击,从问题的其他面入手。这样的提问不仅生动有趣,富有韵味,更容易使学生发散思维,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例如《清平乐·村居》一课,对于“最喜小儿无赖”中“无赖”一词的解释,很多教师都会直接问“有哪位同学知道‘无赖的意思吗?”这样必然会显得过于直接,很难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教师不妨换个说法,比如:“你这个小‘无赖,怎么会这么招人喜欢呢?”

(2)化顺为逆

凡事都讲究个逆向思维,语文的教学提问也是如此。有时接二连三的顺问会引起学生的烦感,限制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化顺为逆就是从相反的角度切入,探究问题发展存在的矛盾,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根据正反材料之间的差异,逆问可以创设一种对立情境,加强学生的记忆,对良好的思维品质的培养也有一定的帮助。例如《草船借箭》一课,为了使学生对文章内容和人物形象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不是顺问“诸葛亮的神机妙算都表现在哪些方面?”而是逆问“如果诸葛亮的计划失败了,故事会演变成什么样那?”这样,学生学习用逆向思维去思考问题,拓宽了思考的空间,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同时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

三、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的内容

(1)抓住关键点

语文教学中的关键点,就是课文的主旨,作者重点要阐述的内容。例如《第一朵杏花》一课,“杏花”随处可见,作者表达的关键放在了“第一朵”上,这应该是理解全文所要把握的联结点和触发点。孩子们对“第一朵杏花”没有概念,不知道它什么时候盛开?在哪里开?因此带着这些疑问,孩子就会细心观察;最后孩子们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所以竺可桢兴奋异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在此处设计一个合理的提问,就能展现整篇文章的主旨与脉络,其教学效果也会得到明显提高。

(2)抓住疑点

在小学阶段,学生对课文有质疑,对学生的发展无疑也是一件好事。学生在阅读课文后,都会对文章有初步的理解,但如果深究下去,很容易产生疑问。针对类似情况,教师要善于利用疑点进行发问,增强学生的理解。比如在教学《穷人》一课,老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要以‘穷人为文章题目那?”学生回答:“可能因为桑娜是一个穷人,也有可能是因为桑娜收养的孩子是穷人所生。”学生抱着疑问的态度给予了回答。这时教师话锋一转:“桑娜是文中的重点人物,用‘桑娜为题岂不是更合适,结合课文描写的人物和事件,大家有什么看法?”结合学生们的疑点,教师进行了有效地提问,调动起了学生的兴趣。

参考文献:

[1]顾春莲. 艺术提问让互动价更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问艺术的探讨[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09:203.

[2]邓四野. 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的基本要求[J]. 科教文汇(中旬刊),2007,02:39.

[3]王建平. 结构化视角下有效课堂提问的标准探究——以小学语文学科为例[J]. 河南科技,2013,01:261.

猜你喜欢
提问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初中化学课堂个性化有效提问策略
谈谈提问在高一年级数学课堂上的运用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2:19:55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0:47:06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师提问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01:57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