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陆山
摘要:唐宋诗是中国文学史上流光溢彩、耀眼夺目的瑰宝。但是由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同,两者既有联系,互相影响,又具有不同的特征,因审美心理的差异而表现出的审美感知和艺术表现方法各具特色。探讨其创作心理与审美知觉,有利于深刻认识中国诗歌发展的内涵。
关键词:唐宋诗;审美心理;嬗变;探析
中图分类号:I2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4)12-0105-03
在繁荣兴旺的中国文学史上,诗歌的发展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各个时期都具有其不同的特色。尤其是唐宋时代,诗歌从先前的艰辛的探索发展时期,走向了完全成熟,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创作特征,使诗歌这块瑰宝更加流光溢彩、耀眼夺目。但是仔细品读和研究不难发现,虽然唐宋诗歌相互影响,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审美感知和艺术表现方面却各具特色,这是因为审美心理不尽相同,从而导致在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表现上颇有区别。
一、社会现实的影响使唐宋诗审美心理呈现出差异
综观全唐诗,无论从艺术创作上,还是理论研究上都跨越了前代,并取得辉煌的成果。到了宋代,大量的诗歌在思想内容与创作特征上,在唐诗审美对象的基础上、在进行有益的探索方面,可谓佳作比比皆是,从而把中国诗歌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具体表现在创作上作者审美追求的相异,审美心理发生了变化。诗作不仅表现在意象、写景、抒情、手法的运用方面,而且也反映在诗境的营造中,同时在语言表达中其典故、借代,以及锤炼方面出现了一些变化。唐朝以前的诗歌,没有走向成熟,许多诗歌走进了骈俪和玄理的窠臼。到了唐代,社会经济文化的繁荣,诗歌得到了发展,文风出现了变化,摆脱了以前的骈俪和玄理的束缚,不再成为创作的艺术风格。诗歌创作中审美意识出现了创新,诗作中的意境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其创作艺术风格在审美追求上表现出的空灵美、含蓄美充盈在诗歌的字里行间,从景语到情语、意象、写景流露出中国诗歌抒情的传统主旨。宋诗是在唐诗的基础上继承并发展起来的,无论是题材的创作领域,还是艺术表现的格调,从境界、景物、词语、用典等方面都与唐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相比之下,唐人在写情而意境化上表现了唐诗的特色,而宋诗在重理而理趣化方面则出现了可喜的变化,尤其在抒情与写景相互交融上,呈现出诗歌创作上新的艺术特征。出现这种变化,是因为时代不同、思想意识不同而表现的审美范畴的兴趣不同所致,其具体反映在诗歌创作在审美感知和艺术表现上的审美心理显现出的差异[1]。
二、唐诗是古典诗歌全盛时期的产物,宋诗在创作心理上出现一种刻意求新、勇超前人的趋向
唐诗是古典诗歌全盛时期的产物。我国古代诗歌经过长期的发展,到了唐代,同前代各个时期的比兴寄托,以及直抒胸臆的感情相比,不同之处在于借助于意境而刻画出“意”与“景”的真实的融溶境界,即“情景交融”的审美意象。唐代诗人在诗的创作上往往立足于实际生活写出人的体验中的各种娱乐愁思,表现出真挚的情怀,它通过对景物的体悟,发挥想象,缘情似物,寄予“境”以无穷无尽的意味,从一种心灵与之相偕的含蓄之美中感受“致趣”。唐代诗人进行诗歌创作时,将情感与景物对照和融溶,不但拉近了创作心理同描写对象之间的审美距离,而且也是认识世界的一种正确的思维方式[2]。
黑格尔在《美学》中说:“在艺术里,感性的东西经过心灵化了,而心灵的东西也借感性化而呈现出来了。”唐朝诗人写诗时,在审美心理的意境营造上,正是采用这种创作方法架构意境之美。例如杜甫《北征》这首长诗,其整首诗“意”与“境”相互融溶,浑然一体,情与意偕。《宿府》这首诗作为杜甫诗作的名篇,全诗共八句,上四句叙景,下四句言情[3]。但是上四句虽偏叙景,却景中有情;下四句虽重在言情,而情触景生。八句诗情景交融,构成完美的意境,读后掩卷深思,令人回味无穷。王之涣的《凉州词》,将情感世界与景物对象进行对照和融合,表现出的意境之美感人肺腑。诗人身心孤单、处境边远荒寒,是从黄河远上、孤城一片、杨柳不绿等可见的景物中感受到的,诗中情景交融几乎到了不可分离的地步。此种景中寓情的审美特质在唐诗中举不胜举。像这种虽不言情而情自现,景中寓情而情无限,景情互融,相辅相成,成为唐代诗作的绝妙之处。唐代诗人在诗作上表现出的意境创设和意境化语言的表达,使“情景交融”成为一种境界,也成了一种认识和体悟客观世界的思维模式。
相比之下,宋诗是在继承了唐诗创作艺术的基础上,呈现出一种新的美学风貌。唐诗尤其在意象写景抒情手法的运用方面,以及诗境的营造、语言的锤炼、借代、典故的运用上,对中国诗歌的创作实践有着重要的影响,而宋诗跨越了唐人的“诗画一体”或“情景交融”,从而独标一格,呈现了刻意求新的特质。这种基本特质就是在诗的创作中用理性化的思维去阐明事理、发表议论。同时,也表现出强烈的“趣味”理趣。这些不仅是宋代诗歌在审美方面追求的一种特征,而且是在社会历史文化的发展中人类思维走向成熟的标志。例如欧阳修的《画眉鸟》,这首诗作于宋仁宗庆历七年(1047),其时作者在滁州贬所,诗篇咏画眉鸟,托物抒情,寄寓了作者的人生感慨,表达了对官场的厌弃及对自由的向往与追求。司马光的《客中初夏》是一首名作,这首诗写于司马光退居洛阳之时,全诗共四句,前两句写客中所见初夏景色,后两句即景书写怀抱,全诗写得清新、自然,寓意含蓄,耐人寻味。
宋诗之求新,其基本特质就是用理性化的思维审视客观,从而去说明事理,发表议论。这种新的美学风貌,给世人焕然一新的感觉,这不仅是在诗的创作心理上呈现出的一种刻意求新,而且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历史必然。宋诗在创作上这种勇超前人的时尚激发了宋诗发展的动力和生命。
宋诗的散文化倾向也非常明显,相比于唐诗之绮丽丝毫不逊色。例如,北宋王安石的诗《江宁夹口》以及南宋诗人陆游的《和诗》,感情深厚,风格闲淡,出语平和自然,缓缓而来,叙述性特征明显,每每读之,令人无不感到唐诗之妙和宋诗之妙各有千秋,成为诗坛上的亮丽彩虹。endprint
三、唐诗在创作中比较注重客观事物所固有的审美属性,宋诗多重于自然属性,并从中提炼出人生感悟与哲理
唐诗在创作上比较注重客观事物所固有的审美属性,它在情景的构造上讲究内涵;宋诗在创作上比较注重自然界中存在的本质属性,往往从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引申和提炼出某种深刻的道理,并且充满着哲学的内涵。
宋诗的审美追求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新的形式,它把审美的感受直接投向了自我,作品中往往通过实现生活的体悟,从而反观自我,并以一种比较直接表象的感情来阐发心中的是非与曲直。虽然唐宋时期的作品对自然界抒发心中的无限感情,但是唐代诗人用一种艺术的眼光来看待自然和人生,表现在创作上常常出现于创造意境的奇妙之中,呈现了生活艺术化的氛围;而宋代诗人在创作上侧重于直接从自然、从人生的理解中对待艺术,它在内容上常常表达出艺术生活化的内涵。
唐诗与宋诗在创作审美客体的要求上,呈现出创作过程中的审美知觉和审美注意,使内容中所表现的创作客体的审美属性和自然属性发生变化,诗作常常反映的是借景抒情的内容。景物一旦进入作者的视野,诗人的审美心理捕捉到自然景物与诗人的心境同构,作为审美客体作者将其景物的审美属性赋予新的生命。出现了“以实为虚,以景物为情思”,诗人眼中的景物并非真实的,而且作为一种客体审美之后的产物,甚至有时超过客观现实,给人一种似真似幻的奇妙感受[4]。例如王维的《山居秋瞑》,这首诗注意典型景物的选择与多种艺术组合,构成了鲜明、生动、明朗、形象的诗中画,作品在内容上注意景物的颜色、生动的艺术组合和动态刻画,达到了诗中有画、景中有声、静中有动的艺术境界。
唐诗在300年的历程中,其社会变革与文风的革命,其创作中表现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变化,给宋诗创作带来了活力,宋诗以此为基础,表现出的审美心理的差异,使宋人的诗歌以完全不同的艺术风貌呈现在世人面前:昔日唐人诗画诗融合的艺术形象思维走向了宋人之诗文靠近抽象艺术思维的道路。这不仅是审美心理出现的新变化,而且也是宋人在实际操作心理上推陈出新的结果。例如朱熹的《观书有感二首》,虽是一首咏物诗,但是咏物是为了言志,诗意颇具哲理,诗作写得清新自然。学者程千帆评价说:“这是一篇体现作者哲学思想的小诗。它以池塘要不断地有活水注入才能清澈,比喻思想要不断地有发展提高才能活跃,免于停滞和僵化,说明它从自然属性中提炼出某种道理和规则,使宋诗具有哲学内涵。
四、唐宋诗审美心理的嬗变推动了中国诗歌的发展〖HS)〗文学来源于社会生活,又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发展,文学的发展深化往往呈现为一种辩证的运动,认真的借鉴中即蕴含着独特的再造,清晰的分化里又暗含着发展的要素。唐诗从审美意境创造发展到以情景交融为主的审美变化,是艺术追求的一种表现,宋诗的审美追求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在审美客体的表现上,反映了人类社会认识世界从感情思维发展到理性思维的过程,而这种思维过程表现在一定时期对人们的思想感情、精神面貌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并从中得到启迪[5]。
韦应物的诗常常代表了唐代诗人在审美知觉中对审美属性的独特领会和呈现。他的诗《滁州西涧》,写出了草尘涧池,鹂鸣深树,野渡无人的自然客观现象,但是在诗人的感情倾泻之下,表现的不仅是自然属性,而是寄予它的审美属性,这首诗将情思和意绪进行了有机的统一而实现了艺术再现,审美心理较之以前诗作出现了变化,成为诗人的杰作,王国维对这种审美客体的审美属性的意境化,给予极高的评价。
唐朝晚期在诗的创作中以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从整个艺术特色上出现了一些变化,从审美感知的审美心理变化中,反映了人类认识世界从感性思维发展到理性思维的过程,诗人在诗中对客观事物的表面现象和整体联系,已渐渐出现将景情转入到议论的哲理之中,这是审美思维在心理上逐渐走向成熟的过程,在晚时期的作品表现上比较突出。例如杜牧的《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首脍炙人口的名篇,短短四句,却在意象、写景、抒情、比喻等技巧的运用上,将丰富的内容和高超的艺术手法结合起来,诗中人与物、动景与静景、虚与实、大与小交融为一体,诗的语言直含曲、浅中见深,诗的寓意含蓄深远,托讽不露,这首诗从审美心理变化的角度上讲,它是从感性思维走上理性思维的表现。
李商隐的《无题》,委婉深致,情深意深,诗中抒情、写景、比喻、虚拟、设想等,笔致变化多端,文情摇曳多姿,表现了诗人以工整华丽的语言,刻画出富有鲜明个性的抒情艺术形象,用比兴手法具体而形象地描写了感情上变化,从而创作出了一往情深的抒情诗。唐诗中景的意蕴也是因诗人不同的审美观所造成的,景物的审美性往往因诗人的心境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特性。
宋诗在创作过程中,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加强了关注自我思维的倾向,审美心理出现的变化表现在审美对象上,在当时的社会状况下,它强化了理性精神。唐宋诗在艺术化表现方面,唐诗以景抒情,反映了社会现实和社会状况,宋诗以景写意,深刻表现社会现实和社会矛盾,从中表达深刻的哲理,苏东坡的《题西林壁》,诗人以景写意,想象之丰富,构思之别致,令人叹服,诗中有自然景物引发诗人哲理性的思索。庐山的形象千姿百态,从不同的方位可以看出不同的面目,但是山之形态是自然属性,诗人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却得到了不同的结论,从中揭示出带有普遍意义的哲理,即“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看待客观事物要抛弃片面性,不能被事物错综复杂的表面现象所迷惑,要善于准确地把握事物的本质,这种由山之形状归结出的社会人生哲理,使艺术美和理性美得到了有机的统一。宋人诗作在创作中以景写意,通过客观景物的写真,而阐发出的深刻的哲学道理与人生感悟,借以表明自己的品格,并强调社会伦理道德、审美形态。在艺术表现上,与大多数唐诗不同,它不将事物作为感情的载体,而是作为社会人生的附件,在审美心理上反映出诗中的色、形、声等自然属性,不再受到纯审美的观照,而是进行例行的观照,使它具有哲学的内涵和理性的光芒。这些现象使唐诗与宋诗在表意方面的审美心理出现明显差异,它不仅是宋代诗歌在审美意识方面的变化,也是在艺术发展上的一大进步。
文学的发展总是在继承前代文学的基础上又进行新的发展的,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唐人所留下的丰富的文化遗产在宋代得到了继承和长足的发展。从唐到宋,文学的差异仅仅是人类自身发展的一个表现方式,审美中所追求的审美知觉中的差异,表现在审美的心理不同[6]。宋诗在意象、写景、抒情手法运用方面,其创作艺术从本质上说,是站在唐诗这一巨人肩膀上向前发展的。同时,宋代学术崇尚不同学科之间的整合,宋诗创作者将宋诗与其他艺术相互借鉴,进行审美艺术换位,它也是形成宋诗不同于唐诗,并成为唐诗之后又一个高峰的原因。
参考文献:
[1]以群.文学的基本原理[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12.
[2]朱光潜.美学文集(第二卷)[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7.
[3]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唐诗选注:上下[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2:7.
[4]傅璇棕,等.关于中国古典文学学术史研究的思考[J].文学评论,1992,(3).
[5]龚鹏程.中国文学批评史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6]刘军平.美学上的唯科学主义[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