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管道隐喻视角

2015-01-08 08:15冯晓娟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12期
关键词:王勃诗歌

冯晓娟

摘要:王勃的诗歌在儒家思想的基础上,注入了生命和活力,慷慨激昂,在唐朝及整个中国文学史上都产生了重要影响。而前人对王勃诗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题材、贡献、艺术特色、对前人的继承等角度。鉴于此,在语言学家戴浩一用西方语言学理论研究汉语的启发下,尝试着用Reddy的管道隐喻理论(ConduitMetaphorTheory)解读中国诗人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关键词:管道隐喻;王勃;诗歌

中图分类号:H15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4)12-0128-02

王勃是“初唐四杰”之首,自6岁而善属文,他摆脱了齐梁诗歌的奢靡浮华,独树一帜,在诗歌、辞赋等方面贡献突出。他27岁时溺水夭折,但其作品却在文坛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中著名的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及《滕王阁序》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为王勃在长安送好友到蜀为官离别时所作,以二人的深厚友谊共勉。其中的诗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尤其为人称道,把离愁别绪化为乐观和力量,该诗也因此广为流传。

一、管道隐喻理论

管道隐喻最早由MichaelJ.Reddy于1979年在《管道隐喻》(TheConduitMetaphor)一文中提出。Reddy在文中以附录的形式列举了一百多条管道隐喻的例子,这些例子涵盖了大部分常见的管道隐喻,他还将例子分为主要结构(majorframework)和次要结构(minorframework)。Reddy把人所要表达的意义、思想、观念、情感等概括为词库成员(RM,repertoiremember),他通过举例表达了管道隐喻思想:(1)在RMs从一个人传递给另一个人的过程中,语言发挥了管道的作用;(2)在文本及会话中,作者或说话者将RMs置于外在的语言符号里;(3)语言符号承载及传递RMs;(4)在听读时,听话者或读者找到语言符号里所蕴含的RMs并将其取出,再放进自己头脑中进行理解(Grady,1998)。

在用语言与他人交流时,说话者不能把思想直接输送给听话者,而是以语言为媒介,把思想情感装进语言这个容器中传送给听话者,听话者再将思想从容器中取出,由此达到交流的目的。该原理也适用于文字交流,作家、诗人等将切身感受装进文字里,而读者在阅读时接收文字信息并加以理解。然而,当说话者或作者运用比较晦涩的语言时,可能给听话者或读者的理解带来一定的困难,难以将接收到的容器打开,或是在打开后得到不同的思想。在阅读各种文本时,不同读者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如庞德的意象派诗歌《在地铁站》(InaStationofaMetro),正是由于众多读者的不同看法,让这首诗成为研究的宠儿。不同读者从容器中取出的思想内涵不尽相同,因此“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二、管道隐喻与王勃诗用典

束定芳(2000)在《隐喻学研究》中指出,不同人对隐喻的定位是不同的,修辞学家认为隐喻只是一种修辞手段;哲学家认为语言根本上是隐喻的;逻辑学家声称隐喻是范畴错置;认知科学家认为,隐喻是人类进行认知的一种方式。管道隐喻是一种认知假设,典故不但让读者在作者的立场思考,同时还追究典故的来源,把典故作为管道,读者从其中提取信息。

诗中的典故是指所引用的古代故事或有来历的词语。历朝各代的诗文中都广泛用典,用典能提高文字的表现力,增强诗歌的人文情趣。王勃善于用典及化用,能将典故巧妙自然地融入诗歌里。从Reddy管道隐喻理论来看,语言是装载思想内容的容器,在诗歌里,字、词、句都能承载诗人的情感,而典故则能把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浓缩成精华,并以少量文字作为管道,传达旨意。读者在接收到各典故时,需要耗费更多精力去查阅文献,细细研究,才能对典故进行解读。而化用则能在原文基础上,借用古人之笔,抒发自己的感情。与王勃其他诗歌相比,《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典故并不算多。原诗为:〖HTF〗〖JZ〗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JZ〗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JZ〗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JZ〗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JY,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用典让诗人仅用了四十字,却承载了厚重的历史,传达了无限的思想和情感,而读者也可以从“容器”中获取更丰富的信息。诗中用典主要有两处,其一在于首联的“三秦”“五津”。在秦末,项羽破秦,把长安城附近的关中地区分为三秦,并分给了三个秦国降将,由此关中便被称为“三秦”。在诗中,三秦是王勃与友人分别的地方。五津指白华津、江首津、万里津、江南津、涉头津。其二在于尾联的“歧路”。曹植在《美女篇》里写道:“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后来诗人常用“歧路”来指岔路,古人送别时常行至岔路口,歧路便是分别的地方。

在颈联也存在化用。从诗中可以看出,王勃受到了三国时期曹植的影响,“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可以归源于曹植的离别抒情诗《赠白马王彪》里的“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化用让王勃借助古人之笔,以诗句为管道,来抒发自己的感情,让读者从简短的诗句中提炼出更为深刻的内涵。化用曹植的诗句,抒发的胸襟却比曹植更广阔。

三、管道隐喻与意象构建

诗人常把所要抒发的情感隐藏于具体的意象之中,即把要表达的感情进行物化,意象表达能赋予诗歌美感。意象把诗人的主观感受和客观事物融为一体,把诗歌朦胧化、意境化。不同的意象能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如“红豆”表示爱慕相思,“菊”代表隐逸超脱,“荷花”代表清纯高洁,“梧桐”代表悲哀凄凉,“月”代表悲愁或永恒。

王勃游览了我国大江南北,还曾东游吴越,南下交趾,历经三年游览巴蜀地区,写下了许多诗文。他善于在祖国河山里寻找灵感,大量运用相关的意象,这让他脱离了传统的以“杨柳”“春草”“灞桥”“归鸿”等意象表现离别之苦。《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城阙”“三秦”“五津”“海内”“天涯”,不禁让读者想到中国历史源远流长,疆土广阔无边,河山雄壮秀美。“城阙”指都城长安的城楼,“三秦”和“五津”也都有各自的历史,它们见证了中国历代兴衰、世事变迁。endprint

诗中的风景意象也传达了送别友人时的环境和地理状况,以及王勃内心复杂的感受。管道隐喻让诗人把内心感受置入各种意象中,以简单的字词句传达无尽的情感,在读者的细细品读时,不同意象及所表现的情感也都重新浮现。“风烟”是写临行时看到的情景,却又不单纯描写自然状况,而是指“三秦”与“五津”之间路途遥远,一旦分别,从此风烟阻隔,难以相见。同时,“风烟”也给人一种前途未定之感,传达出王勃对友人的担心和挂念,这里的“风烟”既指实又指虚,蜀道难,祝愿友人能在入蜀这遥远的路途中一路顺利,同时又希望友人能在上任后廉洁亲民,仕途平坦,驱散前途道路上的风烟。

四、管道隐喻与主旨表达

杨晓彩(2013)认为,王勃继承了王通儒学,崇尚释道思想。王避开了送别诗里常见的缠绵悱恻,反其道而行之,写出了临行时的豁达和豪迈,与友人共勉。从管道隐喻角度来看,诗中的字词句都满载着离别时王勃对友人的激励,诗句承载并传递了作者的内心感受,读者在阅读时又将其提取出来,主旨在诗行里显现。

在诗中,“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王勃先通过描写景物为后文做铺垫,道出了送别地点,即在长安送友人入蜀为官,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描写无不在传达着王勃的内心情感;接着“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与友人依依惜别,因为都得外出做官,更显出了不舍之情;但在颈联,王勃将笔锋一转,把全诗推向高潮,“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四海之内只要是知己,哪怕远在天边,也犹如近邻,以此互相激励,意境开阔,激昂澎湃;最后总结全诗,再次点明主旨,不必在临行分别时伤心,让泪水打湿衣衫,男儿志在四方,不应让离情别绪成为前路的羁绊,而应该大步前行,知己永远陪伴在自己身边。

管道隐喻对诗歌主旨的传达有着历时性和差异性。诗人在一千多年前写下了这首著名的诗,如今已经不能得知王勃作诗时的所有感想,但通过将他的思想装入这首诗中,把语言文字作为管道输送(convey)给后世读者,打开诗歌这容器,人们仍然能体会到王勃的豪迈胸襟。历时性保障了诗歌文化的传承,不同读者从容器中获取的内容也稍有不同。

五、结语

Reddy首次提出了管道隐喻理论,并指出语言大部分是隐喻的,而隐喻也是认知的,激发了Lakoff等认知语言学家的创作灵感,在认知语言学上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以Reddy的管道隐喻理论为依据,从用典、意象构建、主旨表达几个方面分析了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诗中的各个典故、意象也发挥了容器的作用,传输了王勃送别友人时的所见所感,其中的各个字、词、句也都对其进行了传达,对王勃诗歌的管道隐喻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王勃诗歌研究的视野。参考文献:

[1]〖ZK(#〗GradyJ.The“ConduitMetaphor”revisited:Areassessmentofmetaphorsforcommunication.J.P.Koenig.DiscourseandCognition[M].Stanford:CSLI,1998.

[2]LakoffG.TheContemporaryTheoryofMetaphor,inA.Ortony,ed.,MetaphorandThought,2nded.[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3.

[3]LakoffG.,M.Johnson.MetaphorsWeLiveBy[M].Chicago: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80.

[4]胡壮麟.雷迪的传导隐喻[J].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3):1-6.endprint

猜你喜欢
王勃诗歌
少年王勃
蜀中九日
一字千金
诗歌是光
诗歌岛·八面来风
诗歌论
一字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