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育信仰是人生最有效的“赋值”方式之一,以教育信仰作为高师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维度具有充分的理论依据;教育生活需要信仰,教育信仰教育能很好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以教育信仰作为高师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维度具有现实性要求。教育信仰教育,必须追求教育的本真价值,筑牢学生教育信仰的理性维度;必须在教育活动中增强人文关怀,筑牢学生教育信仰的感性维度。
关键词:教育信仰;师范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編号:1002-2589(2014)36-0281-02
一
信仰表现为人们对一定观念、思想体系的信奉和遵行,它是统摄、指导人的一切知、情、意、行的最高意识形态。信仰能满足人的高级需要,是人的精神支柱和行动指南。培育人的崇高信仰,从来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追求。信仰作为一种形态,其对于生命的意义在于帮助个体克服有限性而为个体生命“赋值”。以“宗教”意涵为例,从字根看,“宗”是指祖宗、宗庙;“教”则蕴含教训、教化而有上施下效之意。西方的“Religion”中,“Re”是“再”的意思,而“ligion”是“link”(结合)的意思,“Re-link”就是强调人与神的结合,强调人与神的再次沟通和联系。“慎终追远”的中国宗教文化则强调人与祖先(神)的关系。无论是与神或祖宗的联系,个体的有限性都因与历史的无限性和整体的无限性相联系而得以克服。我们讲,做事要“上对得起列祖列宗,下对得起子孙后代”,也是强调这种沟通联系的关系。信仰的“赋值”造就了人生意义的升华,使每一个平凡的个体因这一“赋值”而变得神圣。
另一方面,教育的本质属性就是它的传递性。人类靠生育传递生命,靠教育传递文明、文化。教育之所以有这一属性,如马克思所说,是因为人类以语言为工具可以占有他人的思想。教育是塑造生命、丰富生命和延续生命的过程,人的本质生命是由教育来完成的。从事教育工作的人,不仅仅是在做一种职业,而是在塑造别人的生命,同时也使自己的生命得到提升。教育是人类社会生活、人类文化、人类认识世代得以连续的纽带,它是人类群体的“黏合剂”,担负着人类世代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伟大历史使命。没有教育,人类社会便不能维系,不能延续和发展。教育的这种传递性本质决定了教育与信仰的内在关联。真正的教育不仅有着现实的关怀,还会有着终极的关怀。而终极关怀只能用信仰来承载。教育信仰既包含人的事业境界,同时也包含了人的理想境界。教育信仰让教师体现的是“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默默无闻的服务精神;体现的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千教万教,教人求真”的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体现的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坚持不懈的探究精神。因而,在人的信仰中,教育信仰是最纯粹最高尚的一种信仰。
二
当前,教育信仰的教育,必须既追求教育的本真价值,着力筑牢学生教育信仰的理性维度,同时,又要在教育活动中增强人文关怀,着力筑牢学生教育信仰的感性维度。
(一)追求教育的本真价值,着力筑牢学生教育信仰的理性维度
1.增强求知、乐学教育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信仰具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学习成为信仰的核心。哲学家贺麟也认为,“信仰是知识的一种形态,一个人有了某种知识,必定有某种信仰与之相依随。假如一个人毫无所知,则他将毫无所信。盲目的信仰与愚昧的知识相依随。知识空洞者,其信仰必渺茫;知识混淆者,其信仰必杂乱反复;知识系统,则信仰必集中;知识高尚,则信仰也必随之高尚。”人在其本性上是乐于求知且恐于无知的,荀子早在两千年前就明确地将“求知”作为人区别于动物的本性之一。孔子把“有志于学”作为自己人生故事的最重要起点,他的学生们把“学而时习之”作为儒家第一经典的首条教训。杜威和福柯等也指出,人有很多本能、意志,其中极为重要的是人的“探究本能”和“求真意志”,而其实质就是对知识的追求。同时,知识的广博、精深和技能的掌握都需要通过学习来提高,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先进性和前沿性都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获得。因而,师范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使学生牢固确立终身学习、快乐学习的信仰,学习应该成为教育者自身的内在追求。
2.突出大学生主体性人格的塑造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之为人,一方面在于不是本能地、消极地适应客观世界,而是自觉地、主动地改变世界,从而不断推动自身前进。教育信仰就是强调要把人的生成和发展放在最核心的位置上,充分尊重人性的完整性、差异性,珍视生命的宝贵性、创造性,重视主体的丰富性、可能性,必须突出大学生主体性人格的塑造。
所谓主体性人格,就是以人的主体资格和品格为其内容,关注人的“有自由价值的自我”,强调人的主体的自我确证与人之为人的根本性质的历史获得,强调作为主体的人在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自主性就是人对于影响和制约他的存在、发展的主客观因素有着独立、自由和自己支配自己的权利与责任、必要和可能;能动性表明人在现实活动中,并不单纯受制于外物和他人的被动存在,而是有选择地从事一切对象性的活动;创造性表明人的活动本质上是一种改变客体以满足自身需要的活动。
3.引导生命关怀,强化奉献、责任教育
信仰是一种终极关怀,终极关怀就是关怀人生最重要的价值,而人生最重要的价值是生命的存在和完善,所以,信仰就是生命关怀。信仰教育就是引导学生关怀终极价值,关怀生命,既关怀个人生命,又关怀人类生命;既重视生命的物质价值,又重视生命的精神价值;既关注生命存在的价值,又关注生命的创造价值。“失去了对终极的关怀,人类将处于精神绵延的断裂带,即使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阶级(它们的实质是人类存在的具体形态)也不能只缠绵于某一狭小的国家或民族型的区域文化,因此人类只有在关切人类的终极价值上,其使命感才是统一的和同一的。任何一个民族和国家,都应该为实现人类的终极关怀而做出自己特有的贡献。”
奉献精神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教书不仅是为了谋生,更是为了教育人、培养人,为了获得精神的追求,实现自我价值,体现人生的意义。爱因斯坦说,“人只有献身社会,才能找到那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人生信仰决定人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有什么样的人生信仰就有什么样的“使命感”,有什么样的“使命感”就有什么样的“责任感”。个人人生信仰,从信仰层面到使命层面,再到责任层面,充分体现个人人生信仰对个人的切实可感的价值意义。当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已成为教育的战略主题。创新意愿的激发来源于责任的培养。人的创造力在履行责任的过程中得到提升。实现自身对于所从属的集体以及周围人的价值,会坚定人的创新的信念,从而更好完善自身的创新素质,投身于更加有价值的新一轮创造性活动中去。
(二)在教育活动中增强人文关怀,着力筑牢学生教育信仰的感性维度
1.增强教育主体的“理想性”和教育客体的“主体性”
雅斯贝尔斯说过:“正如世界的現实要通过感官才能把握一样,超越的现实要通过信仰——哲学的或宗教的——才能达到。”信仰的超越性要求教育者在其教化过程中不能停留于现实生活是什么的阶段,还要提升到应该做什么,可以希望什么的高度,这是对狭隘物欲追逐、现实矛盾、生活困境以及个体“小我”的超越。没有这种超越,缺乏理想导向性,信仰教育就会被低俗化。
教育这一特质要求教师必须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作为理想主义者的教师是先进文化的代表者和传播者。教师群体代表的这种先进文化,最根本的就是人们的生活样式,即人们在政治生活、经济生活以及其他日常社会生活中作为行为模式以及指导这种行为模式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审美趣味。同时,教育不仅是社会文化传承的活动,而且是一种唤醒人的生命意识,启迪人的精神世界,建构人的生存方式,以实现人的价值生命的特殊活动。教育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文化复制”,确立社会秩序和个人价值观念,而且在教育生活的过程中必须帮助受教育者和学习者建构自身所希望的生存世界和生活方式。
同时,在教育信仰教育过程中,必须处理好传授知识的客观性与学生价值选择的多元性关系,增强教育对象的主体性。马克思指出:“人对自身的任何关系,只有通过人对他人的关系才能得到实现和表现。”如果教师与学生“关系”没有发生,教育也就没有发生。必须强调:“教育不再是传递已知,而是探讨未知的历程……教师只能与学生共同探索,而不是一厢情愿、一意孤行地凭借过来人的经验去强制学生接受自己的价值观。”因此,教育者要注意言说方式的转变,如教诲式话语向互动讨论式话语转换、传统文本式话语向通俗性生活话语转换,改变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形成的刻板印象。
2.增强教育方式的“体验性”和“情感性”
信仰的生成与知识的获取不同。比之于知识教育,信仰的教育和接受的本质特点是要求教育方式的“体验性”和“情感性”。
定型化的行为模式和生活习惯不但可以保持信仰者的外观,而且可以内化于其心里之中,有助于信仰者形成特有的文化心理。宗教徒是通过参加宗教仪式强化信仰的,作为师范生的信仰教育,也可以借鉴,选择灵活有效的方法加以强化。如美国每当新教师入职时就举行庄严而隆重的宣誓仪式,誓言为“我在此宣誓:我将我的一生贡献给教育事业。我将履行作为教育者的全部义务,不断改善这一公共福利事业,增进人类的理解和能力,并向一切为教育和学习做出努力的人表示敬意”。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充分利用重大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以及例行的升旗仪式、政治学习等契机,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庆典等活动加以强化。
此外,高校教师自身的信仰状况和言行方式对于大学生的信仰形成有着直接的示范和感染作用,这是信仰的生活特性所致。波兰尼对科学研究中的传承关系有过一段精彩描述:“杰出的研究学派中能培育科学发现最重大的前提。对聪明的学生来说,大师的日常工作便是在向他启示这些重大前提和指导大师研究工作的个人直觉——他们从中学习大师选题的方式、大师如何择优选题的方式、大师如何择优采用某种研究方法、大师对新线索和突如其来的困难如何回应,大师怎样讨论同事的工作、怎样时刻思索千百种也许根本不可能实现的可能性——以上种种、诸如此类的日常工作都折射出大师的基本视界。为何伟大的科学家总是出自大师门下,道理即在于此。”这段话用于信仰的传递同样适合。
参考文献:
[1]俞吾金.意识形态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2]檀传宝.论人生信仰的生命意义与生命教育[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3]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4]叶文梓.论教师的教育信仰[J].浙江社会科学,2004(2).
[5]谭维智.教师到底应该因何施教[J].教育研究,2013(9).
收稿日期:2014-10-28
基金项目:韩山师范学院思想政治教育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与智力人文关怀关系研究”SZ201007和教改课题HJG0935成果
作者简介:彭焕彬(1971-),男,广东潮州人,党委组织部副部长,副教授,硕士,从事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责任编辑:李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