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立足党和国家发展大局,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是党中央新时期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也是高校今后一个时期统战工作的重点。针对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工作,分析此工作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做好此工作的重要意义,并对如何造就一批高素質党外代表人才展开研究和建议。
关键词: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研究
中图分类号:D6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36-0092-02
高校是党外代表人士的主要来源地之一,也是党外代表人士相对集中的地方。高校党外代表人士具有学历高、思想活跃、关注社会民生、民主意识强等优势和特点。长期以来,培养一支高素质党外代表人士队伍,是高校统一战线的重要目标。高校做好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工作对时代发展意义重大。
一、分析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的组成
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相对集中,汇聚着党外各方面代表人物,是统一战线培养、选拔代表人士的源头和重要基地。其中,统战部门工作对象的重中之重,即为党外代表人士。高校党外代表人士具备高学历、高学术水平,在教学、科研方面成果突出,在专业领域具备领先水平,是业界内成果卓越的专家教授,是对国家发展具有特殊贡献意义的群体。
二、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工作的意义
国家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政策,密切与党外代表人士的联系,反映情况、掌握政策、协调关系、举荐人才,积极发现和培养党外重点人才,发挥他们在国家建设和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作用。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工作意义重大。
首先,党外代表人士是我国政治格局中的重要力量。我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政治优势就是团结和培养党外代表人士。2012年2月,党中央公布了《关于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了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总体要求和政策举措。这是指导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工作,尤其是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纲领性文件。高校在认真研究贯彻本意见中,尤其注意将党中央的要求和精神做好贯彻。
其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影响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势的发挥。党外代表人士在参政议政、民主监督、代表民声、行业建设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党重视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工作,致力于培养一批与我党同心同德、亲密合作、经得起考验的党外代表人士。我党提供平台,鼓励他们参政议政,依法参与国家管理和社会事务,从事经济和文化事业建设,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再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为国家重要发展战略提供必要的人才支持。当前,我国处于改革关键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时代造英雄,更需要党外代表人士发挥才智,贡献才智,服务国家和社会。高校要站在国家的人才强国战略角度,培养优秀党外代表人士,与我党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同心同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宏伟目标做贡献。
三、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工作的现状和不足
党外代表人士,是高校统战对象的重中之重。他们与一般党外知识分子的区别,在于他们的代表性鲜明,能够起到示范、团结、引领党外知识分子的作用。
目前,高校党外代表人士具备以下特征:一是政治认同较强,自觉拥护党的领导;二是专业造诣较高,参政议政愿望强烈;三是思想观念活跃,价值取向比较务实;四是社会平台不够,作用发挥不充分;五是所在领域影响较大,但社会影响相对较小。
目前,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不足之处主要体现:一是队伍梯队建设结构不科学,机构涣散,凝聚力不强。二是高校党政对其参政议政措施落实不力。民主监督、民主协商往往流于形式,发挥参政议政的实效性、针对性不强。三是高校对其梯队建设重视不够,后备力量不足。
四、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工作的几点建议
高校如何做好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工作,要了解他们的成长规律,要了解党外代表人士的标准,要了解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目标任务,并且要遵循科学的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
(一)党外代表人士的成长规律
党外代表人士的成长,由其特点决定,高校党外代表人士,其成长既有一般规律,又有一些特殊性。要注意把握以下规律:
一是从成长阶段看,一般经历学术进步、取得成绩、推荐使用和政治成熟四个阶段。党外知识分子成长为党外代表人士,是从专业人员发展为专家学者,成为各领域的佼佼者。他们参与社会工作,被政府和国家纳入专家队伍,在更高平台和领域内发挥更大作用。这个成长过程,离不开自我成长和组织培养完善的过程。
二是从成长路径看,一般从专业技术型人才成长为政治综合型人才。党外代表人士多是专家学者型、技术科研型、经营管理型专业知识人才,但随着进入人大、政府、政协、司法机关或者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组织,社会工作不断增多,社会影响力不断加大。注重提高自身的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注重政治力量的发挥,成长为具有爱国意识、群众观点、创新思维、发展战略眼光的专业型政治人才。
三是从培养主体看,一般从个人培养到个人与组织共同培养的有机结合。党外知识分子通过个人自身努力,成为专家、学者后,组织上要重点培养。培养提高他们的政治素养,鼓励其参政议政,并注重在培养过程中弥补不足。此阶段,实现了个人努力和组织培养的有机结合。
四是从影响力看,一般从小到大,发展成为领域内的“代表”。党外代表人士,是本专业本领域内的领头羊。但当今国际竞争激烈,跨领域的学科最具挑战性,跨领域给社会发展带来更多的新机遇。这就要求国家、政府要让他们具备跨专业领域的视野,成长为不同领域或者说是更大领域的代表。
(二)党外代表人士的标准
党外代表人士的基本标准为政治坚定、业绩突出、群众认同,这也是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基本要求。
(三)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目标任务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从国家发展大局出发,建设一支爱国爱党、为国为民、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秀、贡献突出的党外代表人士队伍。
(四)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工作坚持
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导,以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以培养有代表性的优秀的党外代表人士为重点,以广交深交党外朋友为基石,以政治理论培训和实践锻炼为有效途径,以提高素质、发挥作用为目标,拓宽代表领域和视野,整合资源、搭建平台、健全机制、创新工作方法,努力做好发现、培养、使用、管理等一系列建设工作,塑造一支高素质的党外代表人士队伍。
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工作政治性强、政策性强。需坚持的七个统一为: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与发扬民主,坚持进步性与代表性,坚持政治教育与实践锻炼,坚持加强培养与使用锻炼,坚持自我提升与组织培养,坚持统筹推进与突出重点,坚持骨干作用与群体作用的七个相统一。
五、如何更好地开展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工作
一是发现。高校党委要高度重视,拓宽视野,广泛物色、民主推荐、设置科学程序办法,发现并选拔真正优秀的党外代表人士。其中,民主推荐要做到几个结合;一是基层推荐和民主推荐相结合;二是党内推荐和党外推荐相结合;三是组织推荐和个人推荐相结合;四是定期推荐和日常推荐有机结合,从而实现广开渠道,多层次,不定期物色人选,丰富人才库。
二是培养。要把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的培养纳入干部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使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的培养更具权威性、规范性。首要是对储备人才开展一系列的培养工程。首先,要坚持政治培训为主,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作为理论培训的首要任务;其次,要加强党外代表人士的实践锻炼,接地气,代表大众,搞调研,挂职锻炼;第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帮助党外代表人士提高认识;第四组织推荐参加政府社会主义学院开展的培训、参加高校统战部举办的培训班,从而实现以点带面的示范作用。
三是使用。高校重视对党外代表人士的培养,尤其对其提供平台服务。要建立统战部门与校内外组织部门协同配合的工作機制,实现高校党外代表人士被使用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高校要积极对内推荐。动员党外代表人士积极参与学校发展建设,提供一定的领导职务,由党外代表人士担任,参政议政,促进高校管理科学化进程。
高校要积极向外推荐,推荐其担任人大、政府、政协、司法机关或者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组织的领导职务,发挥更大的参政议政作用。
四是管理。当前在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中,人们关注较多的是如何培养和使用,对管理和监督,重视不够。这样的情形,不利于高校党外代表人士培养和作用发挥。为此,我们应该重视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的管理工作。
高校对党外代表人士的管理,需要建立完善考核和激励机制。可以通过运用个人述职、民主评议、定期考核等多种方式,全面了解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的德、能、勤、绩、廉状况,着重掌握他们的思想政治状况、履行尽职情况、廉洁自律以及考核考察情况。
高校科学的管理体系,离不开综合评价体系,为此要设立对党外代表人士的综合评价体系。评价的主要内容是政治素质、专业成就、群众基础,在具体制定指标体系时,要根据政治性、专业性和群众性的要求,把握科学性和实用性的有机统一,坚持共性指标和个性指标、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能力指标和绩效指标相结合。各领域党外代表人士评价的共性指标,其中包括政治性、专业性和群众性三项。要注重对党外代表人士综合评价结果的运用。本着能者上,庸者下,用人德为先的原则,推荐担任干部职务。
参考文献:
[1]吴立军.党外代表人物队伍建设的调查与思考[J].社会主义学报,2006(6).
[2]会绍云.新一代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调查与思考[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2).
[3]上海市市委统战部课题组.关于上海新一代党外代表人物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J].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报,2006(3).
[4]党政干部统一战线知识读本编写组.党政干部统一战线知识读本[M].北京:华文出版社,2014(1).
收稿日期:2014-10-22
作者简介:张建英(1979-),女,山东莱芜人,讲师,硕士,从事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责任编辑:李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