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婷 徐杨 李文秀
摘 要:采用Frost等人2003年编制的《囤积量表修订版》中文修订版,随机抽取东北林业大学202人、哈尔滨师范大学103人,对其囤积行为的现状进行了测查。调查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群体中存在严重的囤积行为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受基因遗传、早期经历、从众心理和攀比心理影响的结果。要矫正大学生的囤积行为,必须要多方位入手。
关键词:囤积行为;现状调查;心理
中图分类号:C9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36-0044-02
一、当代大学生囤积行为现状调查
我们采用Frost等人2003年编制的《囤积量表修订版》中文修订版,随机抽取东北林业大学202人、哈尔滨师范大学103人,对其囤积行为的现状进行了测查,经统计处理结果如下。
统计结果显示:
选择“几乎所有或完全”,即囤积行为成为习惯的学生所占比例并不高,只占接受测查大学生的2%多一点。能做到“大部分或很大程度上”的学生所占比例有所提高,囤积行为“一般程度”的学生所占比例较高,“很小”出现囤积行为的学生所占比例最高。在囤积行为的二十三种表现中,有十五种表现在20%~50%的学生身上并不存在。囤积行为“很小”程度的学生所占比例最高,“一般程度”的大学生所占比例较高。“大部分或很大程度上”的学生所占比例则大幅度下降,“几乎所有或完全”的学生占2%多一点。这反映出当代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存在囤积行为。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2,截止到2012年底,国内普通高校在校学生总人数为2 536.5647万人。按2%的保守估计,目前,国内高校大学生中约有50.73万大学生有囤积行为,据此看来,大学生的囤积行为问题较为严重。此外,本研究发现,家庭所在地在SIR总分、获取-难丢弃分量表上的得分存在差异。
■
二、当代大学生囤积行为产生的原因分析
1.在行为遗传学看来,囤积行为受基因遗传的影响
基因可以增加特定行为发生的可能性,控制大脑中的化学物质,也可以间接地影响行为。遗传通过基因发生,保留了从一代到另一代的结构同一性[1],囤积行为可能由遗传因素导致,有研究指出:囤积者在实验任务中的表现与他们直系家庭成员表现相似,并且,初期囤积者3号染色体异常[2],严重囤积者14号染色体异常[3],而且,最重要的是84%的囤积者称他们的直系亲属也有囤积行为[4]。上述的研究证据均表明:囤积行为具有遗传基础,也就是说,如果囤积者的父辈或祖辈有囤积行为的家族成员,那么,囤积者产生囤积行为的几率会升高。
2.早期经历和创伤性生活事件成为压力源,间接导致囤积行为的发生
囤积行为一般发生于童年期或成年早期,而且,往往伴隨着不幸的生活经历和创伤性生活事件[5]。童年期发生不幸或有痛苦经历的囤积者对于所囤积的物品有非正常的情感依恋、经历过父母离异、饥饿、受虐待等不幸事件的囤积者会认为物品比人能带来更安全的依恋。因此,囤积者会过分获得和保存物品,会购买或免费获得现在用不到、也许永远也不会用到的物品,会保存价值很小或没有价值的物品,将对人的依恋转移到物品上。
3.精神分析学派指出,囤积行为是儿童肛门期人格发展失败的结果
弗洛伊德以性感带的变化来划分人格发展阶段,他认为,人的性心理发展也即人格发展有五个不同的阶段: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和生殖器期。而囤积行为是肛门期人格发展失败的结果,肛门期阶段大约是1~3岁,这一时期,幼儿的主要动欲区从口腔转移到肛门,注意力转移到排泄上。在这个时期,儿童开始与外界有了一些初步的互动,外界也开始对他有所要求和期望[6]。父母的排便训练对幼儿的人格及其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母亲在训练他时所采用的方法,以及母亲对通便、清洁、控制和责任等所持的态度。过于严格的大小便训练可能会引起幼儿的拒绝和反抗,故意弄脏自己或强忍大便不解,这可能导致肛门期的固着,并表现为相应的人格特质,即“肛门期-滞留型”人格,这类人固执、吝啬、死板、热衷于收藏、占有和保存各种物品[7]。
4.攀比心理和从众心理,是产生囤积行为的另一种解释
从众是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直接或隐含的引导或压力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8]。从众性强的人易受暗示,容易接受别人的意见。在某些临时的特定情境中,囤积行为可以看作是一种占优势的行为方式(如:囤积食物、囤积衣服)适应社会和生理需要;攀比是指个体发现自身与参照个体发生偏差时产生负面情绪的心理过程[9],社会对比理论指出:在缺乏客观的、非社会标准的情况下,个体会通过与他人的对比来评估自己。如果收集和储存物品的目的是同他人攀比,一味追求超越,错误地利用攀比心理,那么这种攀比心理会直接促进囤积行为的产生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詹姆斯·卡拉特著,苏彦捷等译.生物心理学[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
[2]Alonso P, Gratacos M, Menchon JM, et al. Genetic susceptibility to obsessive-compulsive hoarding: The contrib-
ution of neurotrophic tyrosine kinase receptor type 3 gene. Genes, Brains, and Behaviour[J], 2008, 7: 778-785.
[3]Samuels J, Shugart Y, Grados M, et al. Significant linkage to compulsive hoarding on chromosome 14 in families with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Results from the OCD colla-
borative genetics study.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J], 2007, 164: 493-499.
[4]Gilliam CM, Tolin DF. Compulsive hoarding. Bulletin of the Menninger Clinic[J], 2010, 74(2): 93-121.
[5]Grisham JR, Frost RO, Steketee G, et al. Age of onset of compulsive hoarding. Journal of Anxiety Disorders[J], 2006, 20(5): 675-686.
[6]郑雪.人格心理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7]张传开,章忠民.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述评[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87.
[8]金盛华.社会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9]刘磊,孟婧,吕世军.当代大学生攀比心理成因与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4(9):75-76.
收稿日期:2014-10-15
作者简介:郭婷(1990-),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硕士,从事心理学研究;徐杨(1987-),女,黑龙江佳木斯人,硕士,从事心理学研究;李文秀(1989-),女,黑龙江双鸭山人,硕士,从事心理学研究。
(责任编辑:李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