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认知闭合需要是近年来认知心理学研究领域的热点。本文在总结现有研究基础上从定义、影响因素、实际应用等方面开展讨论,讨论认知闭合需要理论的特点,分析该理论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并对该理论未来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认知闭合需要;决策;研究现状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36-0040-02
引言
“認知闭合需要”(Need for cognitive closure),是近年来认知心理学领域的热点问题。在西方,这一概念在消费者行为、社会判断、团队互动等相关领域有广泛的应用。认知闭合需要是一个有丰富预测能力的变量,不同认知闭合需要水平的个体在模糊情景中对信息的获取和加工不同,认知闭合需要是个体在模糊情境中的决策和行为反应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本文在总结现有研究基础上对认知闭合需要理论及其应用进行分析。
一、认知闭合需要的定义
“认知闭合需要”是由Kruglanski和Webster提出的,是“给问题找到一个明确答案的愿望,无论是什么样的答案,因为相对于混乱和不确定,任何明确的答案都更好些” [1]。简单来说,认知闭合需要是个体在面临不确定和模糊情景中的一种求知动机。
Kruglanski和Webster指出,认知闭合需要是一个连续体,每个人都处于这个连续体的不同位置[2]。高认知闭合需要个体对模糊情景缺乏耐心,更倾向于使用最小化努力的策略来获得具体的、固定的判断,从而使需要得到满足;而低认知闭合需要个体则更倾向于对不断出现的信息保持开放的态度,在收集更多信息的基础上得到或是修改判断。
个体通过两个阶段完成闭合,第一个阶段是“夺取(seizing)”,也称“急切性(urgency)”;第二个阶段是“冻结(freezing)”,也称“持久性(permanence)”。在第一个阶段,个体倾向于利用已有的不完整信息立即做出判断。在第二个阶段,个体更倾向于坚持先前做出的判断,而不受新出现信息的影响。换而言之,高认知闭合需要个体在面对模糊情景时更易马上做出判断并坚持这个判断结果。DeDreu和Koole的研究表明,高认知闭合需要的个体更倾向于采用启发式推理的策略,以简化的方式处理信息。可见,高认知闭合需要的明显优势是能够很快地做出判断和决策,从而节省了时间和认知资源。但由于信息的有限性和判断时间的减少,判断和决策错误的可能性也随之提高。
认知闭合需要可以作为一种稳定的人格特质加以测量,也可以作为情景变量加以控制。当认知闭合带来的利益增加时,个体的认知闭合需要也随之增强。情景性认知闭合需要的增强可以是由噪音、心理疲劳、时间压力等因素造成的[3]。
Kruglanski 和Webster分析了认知闭合需要的结构,得到了对结构的偏好、对模糊性的不舒服感、决断性、对可预测性的偏好和心理封闭这五个维度。陈配峰和张庆林的研究得到了相似的维度,但将其中对可预测性的偏好和对模糊性的不舒服感合并为“模糊的不容忍”,得到了四个维度 [4]。
二、认知闭合需要的影响因素
作为一种人格特质,认知闭合需要可以通过量表测量,Webster 和Kruglanski编制了认知闭合需要量表,随后国内外也相继制作了认知闭合需要测量量表。通过测量发现,认知闭合需要在不同性别、不同职业上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Stalder研究发现大五人格中的神经质与认知闭合需要水平呈正相关,开放性与认知闭合需要呈负相关。国内对于认知闭合需要的影响因素的研究仍然较少,闫春平等对青少年的认知闭合需要的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分别测量了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的认知闭合需要水平。结果发现青少年的认知闭合需要水平总体上随着年龄增长而降低。父母教养方式有显著影响,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对子女认知闭合需要总体水平有负向预测作用。A 型人格得分与青少年的认知闭合需要水平呈正相关[5]。作为一种情景变量,可以通过控制个体信息处理方式或是增加外部压力来控制认知闭合需要水平,此时其受到噪音、心理疲劳、时间压力等因素的影响。
三、认知闭合需要理论的应用
认知闭合需要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个体对信息的处理方式和判断,因此对人们的决策行为等方面也可能存在显著影响。国内外研究者主要就决策、消费行为、心理健康等多个领域对认知闭合需要进行了广泛研究。
1.决策。生活中的决策情境主要包括两类——确定性情境和不确定性情境。Knight最早将不确定情境下的决策进一步分为两类:决策者能够对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做出精确估计的被称为风险决策,不能做出精确估计的被称为模糊决策。研究者探讨不同认知闭合需要个体在模糊决策中的决策行为,发现高认知闭合需要个体能够更快地做出决策。杨洋和郭盟对其与管理决策质量进行研究,发现认知闭合需要与管理决策质量呈负相关。其主要原因是高认知闭合需要对管理者在对信息进行广泛搜索有限制作用[6]。
特征框架效应是指当分别以积极框架和消极框架来描述给定情境中某一事物或事件的关键特征时,一般情况下人们更偏好以积极框架来描述其关键特征的事物或事件的现象[7]。研究表明认知闭合需要对框架效应对个体的决策偏好的影响有调节作用。高认知闭合需要被试受到框架效应的影响, 即更偏好以积极框架来描述事物特征, 而低认知闭合需要被试则不受框架效应影响。
2.消费。消费者受认知闭合需要影响更偏向于根据经验或主观认知进行决策。换言之,信息搜寻具有较强的直觉性,即对如品牌经营、产品-价格知识等既往经验的依赖[8]。由此可见,商家在使用促销策略的同时也应注重品牌经营。
3.信任。认知闭合需要对人际关系对信任的影响存在调节作用。高认知闭合需要个体对陌生人表现更低的信任感,对熟悉的人表现出更高的信任感;而低认知闭合需要个体则不存在显著差异。无论将认知闭合需要作为特质变量或是情景变量都得到了一致的结论[9]。
4.心理健康。Bentall和Swarbrick的研究表明,有被害妄想病史的病人表现出更高的闭合需要水平并有过早下结论的偏好。Mckay等发现被害妄想患者相比普通人群表现出更高的认知闭合需要。由此推测,高认知闭合需要和低实现闭合的能力是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风险因子[10]。
5.前瞻性记忆。事件性前瞻记忆是指形成和保持一个意向,在某个适当的线索出现时执行这個意向(如下班路上买菜),时间性前瞻记忆是指个体在未来的某一时间或间隔一段时间后做某事(如下午五点开会)。高认知闭合需要被试的事件性前瞻性记忆反应时短于低认知闭合需要组[11]。
6.锚定效应。锚定效应是指人们面对不确定情境时,判断与决策的结果易受初始锚定值的影响,由此产生估计偏差的现象。史海静采用基本锚定范式考察认知闭合需要对锚定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锚条件下,高认知闭合需要组的估计值高于低认知闭合需要组;而在低锚条件下,高认知闭合需要组的估计值低于低认知闭合需要个体组[12]。
四、讨论与展望
高认知闭合需要个体在决策中往往更倾向于采用启发式策略,这在节约了时间和认知资源的同时也增加了认知偏差的可能。现有研究对于如何规避这类决策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仍然较少,主要有增加责任和恐惧及负向信息等[13]。
虽然认知闭合需要这一主题在国内得到了一定重视,但相比较国外众多研究而言,国内的关于认知闭合需要的研究仍然较少,且研究领域仍较为单一,这也说明这一主题仍有广阔的研究空间。国内现有研究基本沿用了国外研究范式,得到相似的研究结论,如认知闭合需要的结构、对决策的预测性等方面。认知闭合需要对个体影响的跨文化一致性较高,但仍存在一定差异。在日后的研究中可注重将认知闭合需要与我国文化背景相结合,探究中国文化背景下认知闭合需要的独特性。国内研究中将其作为一种特质进行研究的较多,且多为实验室研究,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外部效度,鉴于现有实验室研究得到了较为一致的结论,具有较高的内部效度,可以采用真实的消费环境,使研究结论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推广。
参考文献:
[1]刘雪峰, 张志学. 认知闭合需要研究评述[J].心理科学进展, 2009(1).
[2]Webster, D. M. & Kruglanski, A. W..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need for cognitive closure[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4(6).
[3]Kruglanski, A. W., & Webster, D. M... Motivated closing of the mind: “Seizing” and “freezing.”[J]. Psychological Review, 1996(2).
[4]陈培峰, 张庆林. 认知闭合需要结构的探讨[J].心理科学,2010(4).
[5]闫春平, 李根强, 杜卫, 赵桂一, 杨世昌. 青少年认知闭合需要的发展特点及其影响因素[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2(4).
[6]杨洋, 郭盟. 认知闭合需要与管理决策质量关系的实证研究[J].科技广场, 2012(1).
[7]Levin, I. P., & Gaeth, G. J. How consumers are affected by the framing of attribute information before and after consuming the product[J].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1988(12).
[8]牟兵兵, 司继伟, 邬钟灵. 促销策略与认知闭合需要对模糊消费决策的影响[J]. 心理研究,2012(3).
[9]Sinem Acar-Burkay, Bob M. Fennis. Trusting Others: The Polarization Effect of Need for Closure[J]. Journal of Persona-
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14(4).
[10]王效广.认知闭合需要和心理健康关系的探讨[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13(1).
[11]闫春平,孙丽君,杨世昌,杜卫, 周丹丹. 认知闭合需要对个体前瞻记忆的影响[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3(3).
[12]史海静. 认知闭合需要、预警对锚定效应影响的实验研究[D].济南:济南大学, 2012.
[13]刘雪峰,张志学,梁钧平.认知闭合需要、框架效应与决策偏好[J].心理学报, 2007(4).
收稿日期:2014-10-30
作者简介:王璐(1991-),女,江苏苏州人,硕士研究生,从事管理心理学研究。
(责任编辑:李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