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的为官风范

2015-01-05 03:41宋殿儒
文史春秋 2014年11期
关键词:范纯仁为官者岳阳楼记

宋殿儒

历史的车轮在滚滚向前,人类文明的脚步一刻也没有停留。“多少春秋事,几度夕阳红”,而在千年历史的滚滚尘埃中,我们心中总是清晰地矗立着一个“敢为天下先”的伟岸人物——范仲淹。

提到范仲淹,世界华人大都知道他的那句至理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虽然范仲淹这句话是处于千年之外的一腔生命感慨,然而其人文精神之高度,却到今天仍然是我们眼前的一座挺拔“高山”。有人曾说,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这一政治号角出世,正是与我们共产党人普世价值体系相契合的最早体现。由此可见,千年之外的范公令人高山仰止,是因为他为中华民族扬起了不朽的为官风范。

其实,范仲淹的政治抱负以及他的入世做人准则,绝不是简单地一声口号,这句话,确实是他身体力行的一个标杆。

一、做官为民。范仲淹自小家境颠簸流离,与底层百姓结下了骨肉血缘。他体谅百姓疾苦,乐于先人后己。

范仲淹担任邠州地方官时,有一天闲暇无事,带同僚属下,在四川省罗江县御营镇响石村范家大院设置酒宴,还没有举杯饮酒,就看到有几个披麻戴孝的人在营造下葬的器具,却没有十分气愤,而是急忙派人去询问他们。原来是一个客居在邠州的读书人死了,准备埋葬在近郊,但是棺材、墓穴和其他送葬器物都还没有着落。范仲淹听后露出哀悼的神情,立即撤去酒席,并给丧家一笔可观的钱,让他们办完丧事。参加宴会的客人中间有的为此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还有一次,范仲淹让次子范纯仁到苏州去往四川运麦子。范纯仁回来时碰见了熟人石曼卿,得知他因逢亲之丧,无钱运柩返乡,故停留在此。范纯仁便将一船的麦子全部送给了石曼卿,助其得以还乡。范纯仁回到家中,因无法向父亲交差,所以久久地站立在父亲身旁,没敢提及此事。范仲淹问他道:“你在苏州遇到朋友了吗?”范纯仁回答说:“路过丹阳时,碰到了石曼卿,他因亲人丧事,没钱运柩回乡,而被困在那里。”范仲淹立刻说道:“你为什么不把船上的麦子全部送给他呢?”范纯仁回答说:“我已经送给他了。”范仲淹听后,对儿子的做法感到高兴,并夸奖他做的很对。

这些小事在现在看来,好像只是做官为民的一片心景,而在千年之外的封建社会里,这种敢为“天下先”的爱民思想却是与日月同辉啊。

二、知过之心。范仲淹一生好学而谦遂。对于自己的过错和别人的意见,是乐意接受的。《宋人佚事汇编》中有这样一件事:范仲淹曾给别人写墓志铭。当他写完封好,正准备寄走时,忽然想起说:“不能不让尹师鲁看一看。”第二天,便把墓志铭交给尹师鲁过目。师鲁看后说:“你的文章当前影响很大,后代人将会引用你的文章作根据,所以下笔不能不谨慎啊。如今你把转运史写成部刺史,把知州写成太守等汉代官名,的确是够清雅的了,但是当今已经没有这些官名了,后代必将因此产生疑惑,这正是引起庸俗的儒生们争论不休的原因啊。”范仲淹听了师鲁的话后,就用手按着小桌子说:“幸亏请你过目,不然,我差一点就失误千年了。”

做人为官,谦遂,纳谏是“天下为民”必须具备的做人品质,更是为官者“天下为先”的人性基石。范仲淹,这一点做到了,并成为我国千年人文历史上的一个典范。

三、清正廉洁。为官者,要做到“天下为先”,究竟有多难,对于持官谋己利者是难于上青天的难,而对于持官为民者那就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了。要想做官不累,照范仲淹的身体力行经验来说,那就是做到“施政清廉”。清廉是做官人轻松自如的法宝。

范仲淹就是宋朝以来,历史上的一位清廉官员。当年的宋朝政治上已步入官员腐败期,官僚机构的运作开始不灵。宋仁宗庆历三年(1043年),范仲淹就最先提出改革的口号,向仁宗皇帝提出十大建议,上疏《答手诏条陈十事》,建议皇上:减轻赋税、廉洁吏治、加强武备、加强军队建设、加强法制等共10条。当时他做参知政事(副宰相),负责惩办贪官污吏。由于他的清正廉洁,和严厉查办,致使当时的腐败官员们都对他感到畏惧。因而就不敢仗着胆子去贪腐。当时朝中曾流传一句话说:“只要范仲淹拿大笔一勾,一个腐败家庭就要痛哭流涕。”因为他对贪官只要勾了,就查,一查就抓,一抓就判,那么这个家庭就要痛哭流涕。但范仲淹说:“我宁可大笔一挥,让一个腐败家庭痛哭流涕,我不能让一路的百姓痛哭流涕。”(注:路,是当时宋朝的一个建制,若干个县可以组成一个路。)正因为他雷厉风行的反贪污,反腐败,遭到了保守派的竭力攻击,因此他只干了不到3年副宰相,便被贬职做了知州。

而心怀天下百姓的范仲淹,被贬官后却为民之心怡然昭然于世。他那篇千古名文《岳阳楼记》就是他被贬职时写出来的。很多人都到岳阳楼去过,很多人都写过岳阳楼记,范仲淹怎么写的呢?他就抓住了由岳阳楼记一个悲、一个喜,比如说“阴风怒号,浊浪排空”,那时候你感到很悲凉;第二个就是“春和景明,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就很喜,他抓住悲、喜两个字,不是景物让我们喜,而是天下事让我们忧,一腔为民抱负让我们喜。最后他就归结一个结论:我们当官的只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实际上就在封建时代给所有的封建士大夫提出一个忧乐标准,也更是与我们当前“为民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做人民公仆”的价值思想是不谋而合的。

范仲淹是古代“天下为先”思想的先行者,而他的思想正好契合了我们共产党人的人文价值体系思想观。天下为先,即是人民为先,而我们的天下为公,一切为了人民的利益,就是“天下为先”的更具体体现,那么我们的入世为官思想就得像范仲淹那样,做到“一心为民,谦虚纳谏,公而忘私,清正廉洁”这四点。

历史是一面镜子,范仲淹就是这面镜子中值得我们为官者引以为鉴的一座丰碑。文

猜你喜欢
范纯仁为官者岳阳楼记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
拥有一种“超能力”
从儒家政治文化中观为官之德
范纯仁以德报怨
为官当戒“三气”
为官者的“从头到脚”
施粥的方法
为官者的“清德”
施粥的方法
范仲淹《岳阳楼记》对清代越南使节岳阳楼诗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