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群莉
李群莉,天津市和平区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获得全国“十一五”教育科研先进个人、中国基础教育最具影响力基层教育人物、天津市“十佳”师德标兵、天津市教改积极分子等荣誉称号。先后主持或参与市级以上科研课题研究11项,获奖或公开发表论文30余篇。
为了应对未来社会变革对教育提出的新挑战、新要求,实现“先一步,高一层”的发展思想,全力推进区域教育均衡、高位、可持续发展,使“奠基未来”区域教育文化体系产生实实在在的效应,我们遵循教师成长规律构建了“教育人才塔式结构”,志在为区域教育的发展培养品德高尚、业务精湛的专家型、研究型人才,呈现出以领军人才为“塔尖”,以名校长、名教师为“塔体”,以学科带头人为“塔基”的高水平、高素质教师团队建设模式。
“专家型领军人才”是指在教育、教学领域中,能够策略性地运用教育科学理论与教学技能,创造性地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各种问题,并且能够从理论与实践层面将自己的教育思想、行为充分宣讲,引领并影响教育界同仁的教师。我们从和平区内历经三年的两名工程培养人中,遴选出20名教育领军人才,构成了区域教育人才队伍“塔式结构”的塔尖。研究中探讨了培养“塔尖”领军人才的三项策略。
教育领军人才是区域教育的中坚力量,在工作实践中要树立高境界、新理念,能够自觉用高标准定位自己从事的教育事业。我们举办高端讲座,引发教师与专家对话;组织高水准境内外研修,引导他们跳出学校研究教育,提升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建立集学习、工作、研讨于一体的“和平区教育优秀人才网络平台”,开展网上交流研讨,着重培养领军人才敏锐的洞察力和用教育智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使他们发挥“塔尖”作用,带领出优秀教育团队。
教育改革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教育创新是一种崇高的追求,它需要教育工作者具有强烈的事业心,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我们倡导先行先试,主动作为。自选导师,满足了教师个人研究方向的需求,自觉研究、引领教改,争做教育发展的创造者;自主选择国内教育名家进行“影子培训”,使他们动起来、听进去、看明白,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教研、带领团队,努力为和平区教育注入活力,开创新局面。
教育是需要“以爱育爱”的培养人的事业,应把它作为与生命同在的事业去追求。调研、手拉手互助、公益讲座等活动中,教师主动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用高尚的情操陶冶自己,形成具有爱岗敬业精神、教育科学素养的自觉奉献,并能感染和带动身边人的教育领军人才。
名教师不是仅仅靠培养产生的,首先,他们在实践中教书育人,恪尽职守,研究探索,改革创新,初步形成了个性鲜明的教学风格和真情挚爱的教育品格,为学生爱戴、家长信赖,在学校、社会享有一定声誉。我们的名师培养工程旨在进一步引导优秀教师在教育科学之路上掌握教育理论,提升学习、研究能力,形成独具特色的教育教学风格,具备独立领衔教改、带领团队解决教育问题的能力,具有以阳光的心态和蓬勃的生命力引领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能力。构建强大给力的“塔体”式教师团队,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倡导教师从教育活动的实践者转变为教育实践的研究者,从教学任务的完成者转变为教育生活的同构者,从教授知识与经验的关注者转变为教育价值的思考者。我们鼓励教师设定具有挑战性的工作目标,尝试新的教育策略,主动排除各种困难和问题干扰,提高自我效能感,发挥主体性和创造性。
研究型教师最大的特点就在于“研究”二字,即教师的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表现为能敏感地捕捉到工作中的问题,运用系统研究程序对问题进行分析,设计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和采取相应的教育、教学实践策略。
我们以“奠基未来”区域教育文化体系中的重点科研课题为纽带,通过课题立项、制定研究规划、资金支持等,调动、激发更多的骨干教师参与研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组织科研课题指导讲座、研究过程推动会等,指导、支持学校以骨干教师为主体,展开课题研究,并把握研究过程的科学性、可行性、前瞻性。对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可操作性的研究成果,及时帮助总结、提升,形成卓有成效的、指导性成果,并予以推广,将名师引导到学习、研究、创新的更高平台。
为名师提供开展教育科研、教育教学必要的条件,包括时间保证、信息获取、成果转化等。在教育追求方面,引领名师投入以探索和研究为基础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注重在探索和研究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在教学内容方面,强调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发展保持紧密联系,以此作为增强教学活力的重要源泉;在教学方式方面,强调师生互动,突出教学与训练方法的科学研究特色。在学校教师团队建设中,我们追求以浓郁的教育学术氛围,培养研究型教师成长、成熟。
从教师发展规律看,成长为研究型教师是教师职业生涯中专业成长的需求,是教师专业发展进程中一次质的飞越,也是当前教学改革对传统教师角色提出的新挑战。
伴随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基础教育已经进入到一个以新课改精神为指导、以质量提升为特征的新阶段。“奠基未来”区域教育文化体系建设需要厚实的“塔基”托起教育文化建设的主力军。
“学科首席教师”是所在专业的学科带头人,他们应是教育理念先进、教学风格鲜明、职业道德高尚、工作绩效明显的名师队伍。设立“学科首席教师”,旨在突出教书育人的“源头”,“为有源头活水来”,首席教师要能够带动全体教师的教育科研、教育改革的积极性。我们突出“依托校本、强化参与、整合资源、共同推进、重点培养”的要求,通过“1+6+N”团队工作模式,充分发挥首席教师的辐射、引领和带动作用,引领教师团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从而影响和带动课堂文化、学生文化、教师文化以及整个学校文化的发展与提升。夯实“塔基”要做好以下三项工作。
首席教师作为团队的核心,必须具有广阔的教育视野和出色的组织、协调能力。要带头钻研新知识、新理论,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组织开展好教学实践的课题研究和“四课”活动,即说课、做课、听课、评课,将教师团队的理论学习、教育实践和教育教学研究结合起来,引导团队同思考、同研究、同分享,促进团队成员的共同发展。
广大团队成员在首席教师的引领下,坚持自我认识、自我设计、自主发展。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主动投入实践探索,提炼升华,形成特色,促进学习型、实践型教师团队的形成,使每一位教师都能自觉主动地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的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以年度“和平杯”教师专业技能竞赛为载体,引入评价竞争机制,实施定期考核。鼓励教师公开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成果,组织观摩评比,树立典型,宣传先进,促进广大教师实践能力的不断提高。
在区委、区政府的直接领导下,通过学习、培训、交流和展示等多种途径,造就具有先进教育理念和国际视野、具备教育创新能力的专家型、学者型教育群体,有力地促进了我区教育事业向着更加优质、均衡、有特色方向发展。截至目前,我们建立了11个教育领军人才培养基地,吸纳了130位名校长、名教师培养人和首席教师参与基地活动,形成了以领军人才为龙头,名校长、名教师、首席教师、学科带头人构成的优秀人才塔式结构。优秀人才队伍建设带动了和平区教师整体的发展,为和平区教育质量跻身全市前列提供了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
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将继续深入实践和研究,拓展培养渠道,创新培养机制,加速人才成长,使我区教育人才队伍水平向着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目标不断迈进。
专家评介:
区域基础教育发展,可以从两个层面来了解。其一是区域间的基础教育发展,其二是区域内的基础教育发展。就后者来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将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未来十年的战略性任务。我们认为,均衡发展仅是区域内基础教育发展的“底线”;高位、可持续发展则是区域内基础教育发展的应然追求。那么,从教师队伍建设的角度来看,如何实现区域内基础教育的均衡、高位、可持续发展呢?李群莉校长对此进行了研究和实践。
作为主管区域内教师队伍建设的负责人,李校长带领团队,在继承中发展,在探索中创新,构建了和平区教师队伍建设的“塔式结构”,提出要打造“塔尖”,以塑造专家型领军教师;锻造“塔体”,让名教师、名校长发挥更大作用;铺垫“塔基”,以塑造实践型教师群体。教师队伍建设“塔式结构”的构建,有力地支撑了和平区基础教育的均衡、高位、可持续发展,是符合区域内教师队伍建设规律的。(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胡振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