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网络视角下的弱势群体社会保障

2015-01-03 16:54梁莹
金融理论探索 2015年2期
关键词:社会保障个体资源

梁莹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西安 710126)

社会网络视角下的弱势群体社会保障

梁莹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西安 710126)

弱势群体不仅自身获取社会资源和改变现状的能力较低,而且其组织能力弱,难以自发结成组织来维护自身权利。应建立弱势群体的社区支持网络,发展第三部门力量,完善和落实社会服务政策,最终实现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目标。

弱势群体;社会保障;社会网络

由于弱势群体自身获取社会资源的能力较低,对这一群体的社会保障是社会保障事业的重点和难点。本文根据社会网络理论来探索如何为弱势群体提供更为有效的社会保障。

一、社会网络理论

社会网络学是社会学一个重要的分支,发端于20世纪30年代。社会网络学者认为,人们往往是通过一种网络式的方式进行沟通、交流以及形成人际关系。一个小的网络通过与另一个网络或者单独的网络结点相联系,从而形成更大的网络。整个社会就是由一个个相互交错或平行的网络所构成的大系统,每个人都置身于这个大系统之中。因此,有学者把社会网络理解为:在一定范围的个体之间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社会关系;而个人的社会网络则是指个人能借以获得各种社会资本或社会支持的社会关系体系。

社会网络分析是从“关系”的角度来研究社会现象和社会结构。格兰诺维特将“关系”定义为“人与人、组织与组织之间由于交流和接触而实际存在的一种纽带”,并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关系力量概念。在他看来,关系可分为强关系和弱关系两种。如果耗费在关系上的时间越多、情感越紧密、相互间的信任和服务越多,这种关系就越强,反之则越弱。

美籍华裔社会学家林南在格兰诺维特的“弱关系强度假设”的基础上进行了推广,提出了社会资源理论。此理论认为,资源不仅可通过占有获得,还可通过网络关系来间接获取,即社会资源存在于社会网络之中,个人可以通过社会网络获取。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著名的社会网络理论三大假设:(1)地位强度假设:个体的社会地位越高,摄取社会资源的机会越多;(2)弱关系强度假设:个体的社会网络的异质性越高,通过弱关系摄取社会资源的几率越高;(3)社会资源效应假设:个体的社会资源越丰富,工具性行动的结果越理想。

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认为,社会网络的实质是一种社会资本。他认为,所谓社会资本是“实际的或潜在的资源的集合体,那些资源是同对某种持久的网络的占有密不可分的,这一网络是大家共同熟悉的,得到公认的,而且是一种体制化的关系网络”。社会本以关系网络的形式存在,是一种通过“制度化的关系网络”的占有而获取资源的集合体,这种制度化的网络是在特定的工作关系、群体关系和组织关系中存在的,它要通过某种制度性的关系来加强。这种“制度化的关系网络”是与某个团体的会员制相联系的,获得这种会员身份就有权利调动和利用这种资源。

社会网络是一定范围的个体之间相对稳定的社会关系。个体的社会支持网就是个体能藉以获得各种资源支持的社会网络。通过社会支持网络的帮助,人们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和危机,并维持日常生活的正常运行。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被认为有益于缓解生活压力,有益于身心健康和个人幸福。社会支持网络的匮乏,则会导致个人的身心疾病,使个人日常生活的维持出现困难。

近几十年来,管理学界逐渐认识到社会网络的重要性,社会网络也迅速被应用到管理学的各个领域中,20世纪90年代开始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研究领域,相关的研究分布在企业经营、劳动就业、流动人口的生活适应和灾后恢复等诸多领域。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虽未被正式引入到社会保障领域,但已经有一些学者进行了相关的研究。

与此同时,国内学者逐渐关注社会网络对于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意义。中国素有强调人际关系和网络的文化传统,因此人们高度依赖于从社会网络等非正式制度得到的社会支持。社会网络是社会保障体系之外的社会援助体系,对受助群体的权益保障起着保护作用。

二、弱势群体的社会网络分析

社会弱势群体,是指那些由于某些障碍及缺乏经济、政治和社会机会而在社会上处在不利地位的人群。学界一般把社会弱势群体分为两类:生理性弱势群体和社会性弱势群体。前者沦为弱势群体,有着明显的生理原因,如儿童、老年人、残疾人;后者则是社会原因造成,如下岗、失业等人群。弱势群体在各个国家、各种社会、各个时期都普遍存在着,是社会保障和社会工作的主要对象。

弱势群体的“弱势”之处不仅体现在经济方面,精神慰藉、合法权益、服务缺失都是较为普遍的问题。另一方面,受到政治、经济地位的限制,弱势群体在社会交往方面有很多障碍的。其社会交往圈小,出现最多的是亲戚或邻居,这显然是受到中国传统观念的浓重影响,是家庭关系扩大的表现。但是在友情方面,很少有弱势群体可以得到来自朋友的支持,不仅是世道人情所致,弱势群体本身的心理障碍也是原因之一。

总结近年来对于弱势群体的社会网络的研究,笔者认为,弱势群体的社会网络具有以下特征:

1.弱势群体的社会网络规模较小。社会网络规模是指构成社会网络的成员数量,它是衡量个体拥有社会资源及社会支持程度的重要指标。韦尔曼认为:网络规模越大,能够提供情感、物质、信息及社交陪伴等社会支持的网络成员数量就越多,个人所获得的社会资源就越丰富。刘传江和周玲对农民工、下岗职工和城市居民的网络规模进行比较发现:湖北省4县市农民工社会网络规模平均值为21,大大低于4个城市社会网络规模平均值35[1]。

(3)教学层次性和组织性较强。同步在线教育课堂更具层次性和组织性。教师根据学生留言或弹幕问题,调整教学进度和知识点,尽可能地将学生注意力集中在疑难问题上,并在上课时间将问题解决。缺点则是教学氛围和节奏不易控制;一次性反馈过多,不利于突出难点。

2.弱势群体的社会网络密度较大。社会网络的密度也可称为关系强度,是衡量社会网络结构松紧程度或成员之间相互联系的程度。刘传江和周玲的研究结果是:湖北省4个县市农民工网络密度为75.19,武汉市下岗职工网络规模密度为50.15,都大大高于4城市网络密度平均值28.36[1]。社会网络密度大,表明个体属于相同社会圈子的可能性较大。弱势群体的社会网络密度较大,在一定程度上也显示了弱势群体本身社会群体交往能力的不足。

3.弱势群体社会网络的关系构成种类较少,异质性低。社会网络关系指的是社会网络成员间的具体关系。关系越强,越可能共享和交换资源;关系越弱,自我在工具性行动中越可能获取好的社会成本。异质性反映网络成员在社会特征或人口特征方面的相似性或差异性。张文宏通过对2000年北京城市居民社会网络调查资料的定量分析,发现同行政管理阶层和白领阶层相比,工人阶层网络中的关系种类更单一[2]。

弱势群体不仅自身获取社会资源和改变现状的能力较低,而且其组织能力弱,难以自发结成组织维护自身权利,其所长期生活和接触到的社会群体也多为社会底层,经济实力和自身素质的限制都令他们难以为弱势群体提供更多的支持。

因此,应该提高对社会弱势群体需求的关注,合理定位社会保障水平和方向。如何解决好弱势群体的社会公平问题,使他们在生活、教育、就业和福利等方面得到有效的保障,是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三、社会网络对于社会保障的意义

社会保障是一个有着社会互助功能的制度,实质上体现了互惠互助以及在互惠互助中的他助与自助。“他助”的主体来自于社会网络中的其他个体,个体之间通过连结形成社会网络,各种信息、名誉、声望等社会资源嵌于社会关系网络中。社会网络向存在于其中的个体提供更宽和更及时的信息获取渠道、更多的物质资源获取渠道以及更多的关注等。

社会网络对于社会保障同样有着重要意义。

第二,社会网络有利于保障弱势群体的职业发展。格兰诺维特在研究就业的过程中发现,提供工作信息的人往往是弱关系。赵延东通过对武汉市下岗职工再就业过程的调查表明,70%的下岗职工在再就业过程中使用了社会网络途径[3]。社会网络不但有助于个人在社会交往过程中与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以保持个体的身心健康,还能在求职、就业、职业升迁以及个人成就方面提供指导与支持。而这方面的保障功能对于低收入者,或是贫困家庭而言尤为重要。

第三,社会网络有利于改善弱势群体的经济状况和物质生活。中国是社会关系网络发达的社会,亲属关系、朋友关系等强关系在社会资源的获得方面具有绝对优势。费孝通在探讨中国社会关系的特点时曾经用“差序格局”这一概念来解释这种以个人为中心的社会关系网络[4]。唐钧和朱耀垠的研究表明,由亲属、邻里等社会关系形成的社会网络对弱势群体普遍具有一定的支持作用。

第四,社会网络有利于稳定社会,为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从社会层面上看,社会网络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有益补充,有助于减轻人们对社会的不满,缓冲个人与社会的冲突,从而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我国社会保障事业起步较晚,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在实施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阻力,来自公民的理解则是促进社会保障制度推行的强大力量。社会网络将一个个孤立的个体连结在一起,个体通过社会网络传播社会保障信息,增强了彼此对于社会保障的信心。整个社会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促进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

四、对策建议

从以上对弱势群体社会网络的分析可以看出,弱势群体由于其先天不足,难以形成有利于其自身发展的社会网络。社会网络却对弱势群体的心理健康、职业发展和经济收入有重要影响。社会保障具有互济功能,帮助弱势群体建立更加有利的社会网络,是社会保障的内涵所要求的。以社会网络的视角来看待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是对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新思考,试图在为受助群体提供经济援助之外以精神和服务的角度来关怀他们。这是一个社会学问题,同时也涉及到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问题。在这里提出以下建议:

1.建立和完善社区支持网络。弱势群体普遍组织能力弱,处于被组织状态,更多地要依靠政府和社会团体等外在力量帮助其整合。通过建立社区支持网络,弱势群体不仅能够从各种社会组织中获得所需资源,还能够通过内部整合,拓宽维权渠道,保护自身权益,增强彼此的感情交流,维护身心健康。

2.发展第三部门的社会支持力量。第三部门主要指从事志愿活动的非营利组织。第三部门可以填补政府办养老机构的某些服务空白,更有效解决弱势群体的社会服务和社会保障问题,促进社会整合和公民参与。我国在建立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网络中,要大力发展第三部门的力量,鼓励创建各种民间服务团体,发展慈善机构,设立基金会等。

3.健全社会保障服务制度,拓宽服务渠道。政府应通过托老所、老年人活动中心等社区养老形式,向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服务和精神服务等。作为引导者的政府应建立相关服务机构,引导老年人参与社区服务的社会网络,为其提供参与社会网络的平台。完善公共就业服务内容,应出台相关的财税优惠政策,激励社会组织参与公共就业服务平台的建设和发展。社会组织介入公共就业服务,既能够提升公共就业服务的效率,又能够促使各种类型的社会网络的形成,增加整个社会网络的规模。

[1]刘传江,周玲.社会资本与农民工的城市融合[J].人口研究,2004(5):12-18.

[2]张文宏,李沛良,阮丹青.城市居民社会网络的阶层构成[J].社会学研究,2004(6):1-9.

[3]赵延东.再就业中的社会资本:效用与局限[J].社会学研究,2002(4):31-37.

[4]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龙会芳;校对:刘文敏)

F061.4

A

1006-3544(2015)02-0071-03

2015-02-24

梁莹,现就读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社会保障个体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资源回收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
山东省社会保障水平适度性分析
中国社会保障支出增长原因分析
经济增长与社会保障关系浅析
How Cats See the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