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生产中利益相关者之间演化博弈分析

2015-01-02 06:25吴珍彩张军民
统计与决策 2015年22期
关键词:粮农主销主产区

吴珍彩,张军民

(1.石河子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新疆 石河子 832000;2.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经济贸易系,郑州450000)

0 引言

粮食安全离不开粮食生产者参与,而粮食生产中相关主体间关系会影响粮食生产。许多学者分析了粮食生产主体间的利益关系。高瑛(2008)认为粮食主销区和主产区存在利益失衡,粮食主销区需通过各种途径补偿粮食主产区。马文婷,赵予新(2008)通过构建静态的博弈模型,分析认为粮食产销区只有采取帕累托占优行动的策略,结果才能出现帕累托最优的均衡。马文杰(2012)利用完全信息条件下的动态博弈方法,建立主产区地方政府、主销区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之间的利益冲突模型。前人的研究多利用博弈理论分析部分粮食生产主体的博弈关系,缺乏对粮食生产相关者系统深入研究。本文利用利益相关理论明确粮食生产中相关利益方,运用多种博弈论模型分析利益相关方的利益关系,试图找到他们矛盾和冲突的焦点,提出合理化建议。

1 粮食生产中利益相关者确定

利益相关者理论最早主要从管理学角度出发,为平衡企业各方利益冲突要求而产生的理论。有关利益相关者的定义也很多,弗里曼(Freeman,1994)提出“利益相关者是联合价值创造的人为过程的参与者”的观点具有一定代表性。粮食安全是国家和公民的共同愿望,区域内的每个组织和个人都是保证这一目标实现的参与者,所有参与者都是粮食生产中的利益相关者,具体我国粮食生产来讲,主要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粮农和粮食消费者。

地方政府是我国行政管理的二级组织,包括市、县、乡各级机构,执行中央的各项政策规定,同时在区域管理上有一定的自主权,但不能违反国家相关规定。目前,根据粮食生产的状况,国家区域分为粮食主产区、粮食主销区和供销平衡区,也就有了粮食主产区地方政府、粮食主销区地方政府和供销平衡区地方政府。

粮农是指直接从事粮食生产的农民,本文的粮农主要指粮食主产区从事粮食生产的农民。粮农是粮食生产的劳动者,是粮食安全的核心群体,是粮食安全的具体落实者。当前我国粮食价格一直偏低,粮食生产成本不断提高,粮农利益受到了威胁,再加上人口流动的便利,粮农的机会成本逐年增加。粮农是粮食安全中的受损者。

消费者主要指商品粮的消费者,是从市场上购买粮食满足自身需要的人或组织,具体包括非粮食生产的个人和用于粮食加工的企业。虽然商品粮消费者在购买粮食过程中支付了对价,但在我国,国家为了稳定物价,粮食价格一直处于较低状态,粮食消费者从中受益。另外,粮农从事低收益的粮食生产,粮食消费者从事高收益的其他产业,且享受“低粮价”的好处,商品粮的消费者是粮食安全正外部性的获益者。

2 粮食生产中利益相关者之间演化博弈分析

2.1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间的利益博弈

中央政府在国家粮食生产中所承担的主要成本是中央政府为保障粮食充足供应而投入的财力和物力,包括制定相应管理制度及制度执行、监督成本,为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科技创新投入,对粮食生产者补贴、税收减免等,对农业基础设施的修建、维护投入。由于粮食生产对地方财政贡献偏小,地方政府在执行中央政府的粮食生产政策时存在机会主义倾向,政策执行出现变形走样,甚至与中央政策相背离。如果中央政府不加强监督,可能政策无法真正贯彻执行,粮食安全受到威胁,中央政府受损。中央政府的策略集合为G=(监督,不监督)。地方政府作为独立的利益主体,其策略集合为D=[(监督,种植粮食),(监督,不种植粮食);(不监督,种植粮食),(不监督,不种植粮食)]。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这种委托-代理关系看,他们行动有先有后,后行动者能观测到先行动者的行动,但不能观测到先行动者的类型。两者之间是不完全信息下动态博弈,不同主体的行动是类型依存的,每个主体的行动都传递着有关自己类型的某种信息,后行动者可以通过观察来推断其类型或修正对其类型的先验信念,然后选择自己的最优行动方案,最终达成精炼贝叶斯纳什均衡。在博弈中,由于主体彼此都无法知道对方的行动类型,无法估计对方采取某行动的概率分布,但都可以知道自己的策略的概率分布。用U1,U2分别表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博弈中的收益。博弈过程如图1所示。

图1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种粮利益博弈树

当中央政府监督地方政府执行国家粮食安全责任,地方政府抓粮食生产时,中央政府支出的成本主要包括政策执行监督成本、农业基础及科技创新投入Cg和对种粮地方政府的各种奖励R,中央政府的收益Rg主要包括国家粮食安全、社会稳定和生态和谐;地方政府所需支出的成本是放弃从事其他非粮产业所带了的财政收入Cd,所获得收益主要是政府的各种奖励R;当中央政府监督地方政府执行国家粮食安全责任,地方政府不抓粮食生产时,中央政府支出的成本为Cg,说获得收益为对地方政府的处罚F和中央政府损失的收益Rg之差;地方政府支出的成本是出发支出F和可能的政治风险X,所获得收益为发展非粮产业所带来的财政收入Cd;当中央政府不监督地方政府执行国家粮食安全责任,地方政府抓粮食生产时,中央政府支出为0,收益为Rg;地方政府的成本为Cd,收益为0;当中央政府不监督地方政府执行国家粮食安全责任,地方政府不抓粮食生产时,中央政府支出为0,收益为-Rg;地方政府的成本为0,收益为Cd。假设中央政府监督地方政府执行粮食安全的概率P,不监督地方政府执行粮食安全责任的概率就是1-P;地方政府主动执行粮食安全责任,种植粮食的概率为Y,不执行粮食安全责任,放弃种植粮食的概率就是1-Y。则博弈双方的收益矩阵为:

表1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种粮利益博弈收益矩阵

当中央政府监督地方政府的概率P一定时,则地方政府抓粮食生产Y的期望收益和地方政府不抓粮食生产(1-Y)的期望收益分别为:

若Ed1=Ed2,则有P=2Cd/(R+F+X),即当中央政府监督地方政府执行粮食安全做责任概率小于2Cd/(R+F+X)时,地方政府将会放弃粮食生产而从事非粮食生产产业,争取更大的地方财政收入,国家粮食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当中央政府监督地方政府执行粮食安全做责任概率大于2Cd/(R+F+X)时,地方政府落实粮食安全责任,抓粮食生产,国家粮食安全有了保障。由此可见,中央政府加大对地方政府的各种奖励,并增强监督检查力度,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更加有利。

当地方政府种植粮食的概率Y一定时,则中央政府监督地方政府种植粮食P的期望收益和中央政府不监督地方政府种植粮食1-P的期望收益分别为:

若Ed1=Ed2,则有Y=(F-Cg)/(R+F),当地方政府执行粮食安全责任,种植粮食的概率大于(F-Cg)/(R+F)时,中央政府最佳策略是不监督地方政府;当地方政府执行粮食安全责任,种植粮食的概率小于(F-Cg)/(R+F)时,中央政府最佳策略是监督地方政府抓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可见,中央政府增强对地方政府违规的出发力度是减少监督成本的有效方法之一。

2.2 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间的利益博弈

地方政府是中央政府政策的执行者,不管粮食主产区还是粮食主销区理应承担区域内粮食安全责任。但由于区域内局部利益不一致以及粮食生产和流通中的利益分配不均衡,致使粮食主产区和粮食主销区存在矛盾和冲突。在粮食生产中,粮食主产区承担了粮食主销区的粮食安全责任,粮食主产区希望得到相应补偿。

在二者利益博弈中,粮食主产区和粮食主销区地方政府都有一定自主权,是理性的经济人,粮食主产区的策略组合是(粮食生产,非粮食生产),而粮食主销区的策略组合是(补偿,不补偿),由于二者行动有先后顺序,且后行动者在自己行动之前能观测到先行动者的行动,要进行多次博弈合作,所以,二者博弈符合完全信息下动态博弈。假设当粮食主产区发展粮食生产时,所投入成本为C11,所获得收益为R11(R11可能大于,小于或等于C11);当粮食主产区发展非粮食生产时,所投入成本为C12,所获得收益为R12(一般(R12-C12)大于(R11-C11));粮食主销区不用承担国家粮食安全任务,其投入的成本C21主要是购买粮食的支出,所获得收益是粮食流通带来的收益R21(R21大于C21),主销区对主产区的补偿B(B要小于R21-C21,否则主销区就不补偿了),如果粮食主产区不发展粮食生产,粮食主销区利益为0。博弈过程如图2所示。

图2 粮食主产区和粮食主销区地方政府种粮利益博弈树

这是粮食主产区和粮食主销区地方政府两个阶段的博弈树。我们首先从第二博弈阶段分析,假设粮食主销区地方政府已经做出补偿主产区的选择了,下面有粮食主产区地方政府做出(粮食生产,非粮食生产)的选择,作为理性的粮食主产区在此阶段选择非粮食生产肯定能实现利益最大化,但是在完全信息下,粮食主产区地方政府也很清楚,这样做的后果是下一阶段粮食主销区一定会取消补偿,所以这一阶段存在两个纳什均衡(补偿,粮食生产)和(不补偿,非粮食生产)。而究竟哪个是最优策略组合取决于二者协商,如果粮食主销区地方政府对粮食主产区的补偿大于粮食主产区发展非粮生产的收益,即B>R12-C12,则粮食主产区会发展粮食生产,此时(补偿,粮食生产)就实现了稳定的纳什均衡,这样也是中央政府所期望的。而能否实现这个期望的纳什均衡,取决于B的大小。作为粮食主销区地方政府究竟补偿多少,又取决于它补偿后所获的收益和其补偿金额相比,即若B<R21,则粮食主销区就会放弃补偿,若B>R21,则粮食主销区地方政府会主动的与粮食主产区协商,进行粮食生产合作,直至粮食主产区发展非粮食生产所增加的收益和粮食主产区的补偿相等为止,即R11-C11+B=R12-C12,最终实现(补偿,粮食生产)纳什均衡。

进一步分析,粮食主销区在与粮食主产区合作中,为防止粮食主产区的机会主义倾向存在,粮食主销区在补偿之后要加强对粮食主产区的检查,检查费用支出为H。此时,粮食主产区有(粮食生产,非粮食生产)两个策略,粮食主销区在补偿后有(检查,不检查)两个策略。假设粮食主销区政府检查的概率P,不检查的概率就是1-P;粮食主产区种植粮食的概率为Y,发展非粮生产的概率就是1-Y。则博弈双方的收益矩阵为:

表2 粮食主产区政府和粮食主销区政府种粮利益博弈收益矩阵

粮食主销区检查概率P一定时,则粮食主产区政府抓粮食生产Y的期望收益和不抓粮食生产(1-Y)的期望收益分别为:

在粮食主销区采取[P,(1-P)]混合策略下,若达到纳什均衡,需使粮食主销区从事粮食生产和从事非粮食生产的收益相等,即Ec1=Ec2,则有P=R12-C12+R11+C11/B,此为粮食主销区在纳什均衡下检查的最优概率。当粮食主销区检查概率大于P时,粮食主产区的最优选择是发展粮食生产,P的大小与B成反比,也就是说,当粮食主销区补偿额度足够大时,粮食主销区可减少检查概率,从而减少检查成本支出。

当粮食主产区政府种植粮食的概率Y一定时,则粮食主销区政府检查P的期望收益和不检查1-P的期望收益分别为:

在粮食主产区采取[Y,(1-Y)]混合策略下,若达到纳什均衡,需使粮食主销区检查和不检查的收益相等,即Ex1=Ex2,则有Y=(B-H)/B,此为粮食主产区在纳什均衡下发展粮食生产的最优概率。当粮食主产区发展粮食生产的概率大于Y时,粮食主销区可减少检查成本,而Y大小与B成正比,也就是说,粮食主产区发展粮食生产粮食主销区的补偿额度直接相关,对粮食主产区的物质奖励越大,粮食主产区发展粮食生产的概率也越大,粮食主销区的检查成本也越少。

由此可以得出,博弈模型的混合纳什均衡为{Y=(B-H)/B,P=R12-C12+R11+C11/B)}。中央政府是粮食安全的总负责人,这里的对粮食主产区的检查成本支出可以有中央政府承担。

2.3 粮农与政府间的利益博弈

政府是粮食安全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但粮农是粮食安全的具体落实者,粮农的决策直接影响粮食产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理性经济人的农民会根据收益状况分配自己的资源。当粮食的投资收益率低于社会平均收益率时,农民会把资源(如土地、劳动力、资金等)分配到其他地方,比如外出务工、种植经济作物或者土地荒芜、粗放经营等;当粮食的投资收益高于社会平均利润率时,农民会把资源更多的分配到种植粮食上,所以,农民的策略组合为(粮食生产,非粮食生产)。当粮食收益率高于社会平均收益时,政府不用采取任何措施农民就会积极种植粮食,农民和政府目标一致。但在当前的市场经济中,这种情况几乎不存在。更多的是粮食收益率低于社会平均收益率,政府必须采取激励措施弥补农民在粮食生产中利益损失,鼓励农民种植粮食,所以,政府的策略组合为(补贴,不补贴)。

政府不补贴农民,在当前市场经济中,农民不种植粮食或只粗放的经营供自己使用粮食,政府收益为Rg1,农民发展非粮食生产收益为Rn1,支出成本为Cn1;政府补贴农民B,农民从事粮食生产,政府获得收益为Rg2(Rg2>Rg1),农民收益为Rn2,支出成本为Cn2;农民不从事粮食生产,由于是多次博弈,所以农民很清楚,政府的补贴在下一阶段就会取消。政府和农民之间博弈数如图3所示。

图3 政府和农民利益博弈树

博弈的结果分析可知,政府采用补贴农民的激励政策,农民积极种植粮食,一方面,农民种植粮食得到政府补贴,经济效益不受影响,另一方面,农民为得到粮食补贴,就要积极种植粮食,扩大种植面积,提高粮食质量,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政府的粮食安全也有了保障,政府和农民的利益偏好契合度很高。但这中稳定均衡存在的前提取决于政府补贴额与农民从事非粮食生产的收益增加情况对比,即B>Rn2-Cn2-(Rn1-Cn1)时,农民利益损失得到一定补偿,农民安心种粮,粮食安全有了保障。

2.4 粮农与消费者之间的利益博弈

在粮农把多余的粮食供应到市场上时,粮食就是一种商品。一方面,作为粮食的消费者(包括企业和一般消费者),希望购买到物美价廉的粮食,如果得不到,他们可以通过进口解决。作为粮食的供给者而言,希望通过销售粮食实现利润最大化,如果粮食价格高,他们就愿意多生产粮食;如果粮食价格低,他们会选择放弃粮食生产。假设农民选择不种粮时也会为自己需要种植少部分粮食,农民满足自己需求的粮食量为Q0,农民选择种植粮食时他,投资为C(Q),获得政府补贴为B(Q),Q为农民种植粮食产量。市场分两种情况:低粮价P1和高粮价P2,政府调控下的收益用I表示,H为粮农发展非粮产业收益(外出务工或种植经济作物)。粮农和粮食消费者的利益博弈矩阵可表示为:

表3 农民和粮食消费者利益博弈矩阵

当粮价处于低价格时,农民不种植粮食的收益为P1Q0+H,种植粮食的收益为P1Q-C(Q)+B(Q),二者之差为P1(Q-Q0)-C(Q)+B(Q)-H,如果粮食价格过低,农民种粮机会成本又大,再加上粮食补贴有限,理性的农民一定为放弃粮食生产。当粮价处于高价格时,不种粮的农民收益为P2Q0+H,种植粮食的农民收益为P2Q-C(Q)+B(Q),二者之差P2(Q-Q0)-C(Q)+B(Q)-H,高粮价的加上政府补贴弥补了粮食生产中成本,农民愿意种粮,国家粮食安全有了保障。

3 结论与政策建议

国家粮食安全离不开粮食生产者参与。粮食生产中利益相关者包括中央政府、主销区地方政府、主产区地方政府、粮农和粮食消费者。在理性经济人的假设下,各利益相关者都有不同的利益诉求。在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过程中,中央政府需执行有效的激励措施,并加强监管,地方政府在粮食生产中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保障粮食安全。粮食主销区和粮食主产区同属地方政府,由于发展路径选择不同,经济发展差距较大。而粮食安全是共同的责任,粮食主销区与粮食主产区有效合作的前提是粮食主产区要补偿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的部分利益损失,补偿额大小决定了二者合作的效率和成本。粮农是粮食直接生产者,也是粮食安全的最终贡献者,同时也是在粮食生产中存在各种利益损失的相关者之一。粮农在与政府及消费者博弈中,种粮收益的增加是重要指标。政府对粮农的补贴、粮食价格的上涨等都影响博弈结果。

从粮食生产中利益主体利益博弈中看出,利益失衡是粮食生产中相关利益主体矛盾和冲突的焦点。而失衡不仅导致各个利益主体的利益目标无法实现,而且国家粮食安全也受到了威胁。要解决这些矛盾,必须从国家全局出发,建立相应的利益协调机制,有针对性的对利益失衡方给予补偿,引导或满足利益主体利益追求,使利益主体处于平衡发展状态。

[1]高瑛,李岳云.我国粮食产销利益平衡长效机制构建[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8,(6).

[2]马文婷,赵予新.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博弈关系分析[J].粮食科技与经济,2008,(6).

[3]马文杰.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问题的博弈分析[J].湖北社会科学,2010,(2).

[4]杨建利,靳文学.粮食主产区和主销区利益平衡机制探析[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2,(3).

[5]钟甫宁.关于当前粮食安全的形势判断和政策建议[J].农业经济与管理,2011,(1).

[6]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粮农主销主产区
主产区小麦收购进度过七成
粮农致富是农业的要害问题
主销参数在后轮驱动汽车上的匹配
中国粮农类主题博物馆类型与特色探析
转向主销定位参数和接地点偏距的解析研究
某前轴转向节主销早期断裂原因分析
数字
全国麦收进度过半 主产区机收率超98%
关于支持主产区发展专用粮食生产的建议
陕西粮农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订单农业为抓手 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