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艳萍,刘 辉,彭海文,王 哲
(1.石家庄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石家庄 050082;2.白求恩医务士官学校,石家庄 050082)
自2003年4月起,我国军队已向6个国际维和任务区派遣成建制医疗队:刚果(金)、利比里亚、苏丹、南苏丹、黎巴嫩、马里,截至2013年12月,共派遣医疗队53批次。维和医疗队在任务区参加巡诊、卫勤演练、医疗保健、卫生防疫等卫勤保障行动,累计接诊3万多人次,收治住院近3 000人次,抢救危重伤病员100多人次。护士作为维和医疗队的重要成员,在任务中承担多重角色,具有其特定的职业规范和执业特质,其中核心能力是有效履行维和卫勤保障的重要保证。本研究对维和护士角色、任务、维和卫生勤务等研究基础上[1],提出构建维和护士核心胜任力模型,旨在为维和护士的选拔、培训提供依据。
1.1 护士核心胜任力 胜任力指能将某一工作中有卓越成就者与普通者区分开来的个人深层次特征,是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某领域知识、认知或行为技能等可以被测量或计数并且能显著区分优秀与一般绩效的个体特征。胜任力四个内涵特征:①与高绩效相关,对工作绩效有预测作用;②个体胜任力水平通过其可观察的、可测评的行为表现反映出来。这些行为表现是特定情境下对知识、技能、态度、动机等具体运用;③胜任力不独立于工作情境之外,与工作要求及岗位要求密切相关;④胜任力要素与程度随工作和环境变化而变化,具有动态性[2-3]。护士胜任特征是以心理条件为基础,受护士职业环境的影响,在护士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具有区别绩效优秀与一般护士的潜在的、发展的、持久的综合特征[4]。护士核心能力属于职业核心胜任力,代表专业最核心的特点和要求,体现专业精神和文化,具有可迁移、工具性、普适性特点,使护理人员迅速适应岗位变化、顺利开展护理活动[5]。
1.2 维和卫勤保障岗位需求 岗位需求以《非战争军事行动应急管理》《联合国维和行动卫勤保障手册》《联合国维和行动医疗分队技术手册》《维和护理工作手册》等卫勤教材的相关理论为指导[6-9],并与平时、战时、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岗位需求进行比较分析。通过文献检索“维和医疗”“维和护理”“核心胜任力”“核心能力”等关键词获得文献38篇,分析我军维和卫生勤务实践的特点、规律和管理,构建维和护理人员核心胜任力模型理论依据。
2.1 “维和护士”界定 本研究采用Delphi法对“维和护士”概念进行界定的问卷咨询。选择21名有参加执行维和卫勤保障任务经历;中级职称以上;工作年限≥10年的维和医疗队骨干进行专家咨询,其中护理管理8 名(38.10%)、临床护理9 名(42.85%)、临床医学4名(19.05%)。综合专家分析意见,将维和护士界定为:“具有专科以上学历,5年以上医院临床护理实践经验的军队注册护士,且具有军人特质和技能,能胜任维和护理岗位的专业技术军人”。参与本研究21名专家的判断系数均值为0.933,熟悉程度系数均值为0.864,权威程度系数为0.898,表明本研究专家咨询的可信程度较高。专家函询后指标重要性专家评分的变异系数与Kendall协调系数,进行统计学分析呈显著性检验,表明专家意见具有显著的一致性(表1)。
表1 指标重要性专家评分的Kendall协调系数(W)及显著性检验结果
2.2 维和护理勤务内容 在维和护理实践中,按照维和行动卫勤保障标准行动程序(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s,SOP),构建相应护理岗位职责,通过分解维和护理活动的要素,将70余项维和护理要素进行多层次分析、组合,全面掌握维和护理勤务活动内容,在卫勤专家指导下,构建医疗队长-副队长-护士长-护理(岗位)的四级组织,建立11个一级任务保障模块:岗位配置、医学文书管理、卫生学控制、伤员后送、预防控制、战场自卫与救护、伴随保障、心理救护、护理装备管理、医疗物资管理、军事外交。细化分解为70个二级保障要素。该体系结构是基于我军平、战时医疗应急保障力量基本护理管理模式构建,符合联合国二级卫勤力量体系要求;护理勤务保障体系模块任务,符合联合国“医务标准作业程序”要求[10-11]。
2.3 维和护士能力 国际维和是我军执行海外非战争军事行动的重要任务类型之一[6]。联合国维和卫勤力量必须保持在较高的战备和可提供状态,能对卫勤体系内伤病员提供及时和持续治疗。我军维和医疗队主要承担者联合国维和部队中的第二级医疗保健机构,首要职责是为维和力量提供卫勤保障,包括维和部队官兵、军事观察员和民事警察。特殊情况下,对联合国国际人员和当地签约人员,以及当地民众提供医疗服务[12]。我军参与维和行动卫勤保障的均是现役军人。维和护士是维和卫勤保障中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有能力保护伤病员不受侵害,维护伤病员生命安全和所有医疗设施和秩序;有能力成为维和战场上生命救护者,有能力执行突发事件应急救治,为辅助保障地域提供医疗保健或为地面、空中提供卫勤保障任务;有能力制定并组织实施对伤病员的健康提供防护技能;有能力应对海外复杂性和多变性的特殊环境,适应维和护理工作的面广、量大、野战救护多的任务性质;有能力掌握外交政策,熟悉保障对象国家的风俗习惯[1]。
3.1 维和护士核心胜任力模型 护士职业在维和这一特定环境下,是构建维和护士核心胜任力的基础,而维和护士的角色赋予其核心胜任力是具有治疗、保护伤病员身心健康能力,提供安全及合乎伦理准则的护理服务所需要具备的特别知识、能力、技能和个人特质,其中技能和特质这2个属性是维和护士胜任力的核心要素(图1)。
3.2 核心胜任力二级维度模块 6个二级维度构成:职业忠诚、军事素质、心理素质、专业素质、管理能力和学习能力。
图1 维和护士核心胜任力构成
职业忠诚指作为维和护士需要具有忠诚于祖国和医学事业、严守纪律、有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勇于献身的职业精神,有责任、有能力维护国家的利益和形象。因此,对维和队员的号令意识、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的要求比较高[13]。军事素质指需要具有过硬的军事素质和强健的军人体魄,能够执行各种条件下的任务。维和军人心理素质体现两个内涵层面。第一是自身心理健康,能够应对各种压力源。第二是有帮助他人心理健康的能力。医疗保障是各级维和卫勤保障的核心,维和护理作为一个独立整体,有自身的特点与任务要求,为维和保障对象提供安全、有效、及时的护理活动,使维和护理整体性与协调性都能与医疗相匹配[1]。专业素质是维和护士核心胜任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实施管理是护士的基本技能。维和战场的护士更需要运用管理行为,为保障对象提供治疗和康复场所、设施、制度的安全环境,有保护伤病员生命和健康的防护技能。当今社会是信息知识日新月异的时代。信息的获得和知识的积累都是非常昂贵的资源,其已经被当作一个团队合作并参与竞争、实现优势的一种战略资源[14]。我军成建制参与联合国维和卫勤保障的历史较短,维和护理勤务保障更是一个崭新的课题。维和护理面临着远离祖国、工作在无法预知的任务环境,使中国军队在联合国维和部队这个“大家庭”中,显现出优质、安全、高效的卫勤保障能力,并展示我国维和军人的形象,获得知识和信息的学习能力是维和护士需具备的重要核心“能力”之一。
随着现代战伤救护的不断演化深入,我军非战争军事行动日益增多,对护理作用与功能、理念与模式、专业知识与任职、岗位技能与工作范畴等提出了更新更高要求。联合国维和卫勤保障现只有指导性“医务标准作业程序”(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SOP),缺乏具体要求和管理方法。本研究旨在通过理论研究、查阅文献、咨询访谈、理论分析,构建维和护士的核心胜任力模型,为维和护士的选拔、培训和评价提供客观的标准,使维和卫勤保障的管理有据可依。本研究还需要对模型的6个模块进行权重赋值和二级、三级指标的细化和量化,使之更具有可操作性。
[1] 牛艳萍.维和医院护士的角色与内涵建设[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3,20(3):295 -297.
[2] 杨媛媛,万洁菲,方宜亮.管理胜任力模型研究初探[J].管理观察,2013(29):176-178.
[3] 黄晓玲,杜晓莉.卓越医学人才胜任力素质模型构建[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7):23-24.
[4] 刘俊丽,张 俐,冯 正,等.护士胜任特征的概念和成分分析[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6,27(10):941-944.
[5] 赵戎蓉,吴 瑛,金宁宁,等.护士核心胜任力界定工具的编制和评价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6):485 -489.
[6] 王 谦,陈文亮.非战争军事行动应急管理[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2-6.
[7]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联合国维和行动卫勤保障手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1-31.
[8]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联合国维和行动医疗分队训练教材[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13.
[9] 牛艳萍.维和护理工作手册[M].北京:军事医学出版社,2013:2-8.
[10]岳宝玲,牛艳萍,郭敏楠.维和护理岗位职责构建与实践[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3,25(3):94 -97.
[11]牛艳萍,刘 辉,岳宝玲,等.维和护理勤务指挥与保障体系结构探析[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4,21(8):744 -746.
[12]鱼 敏.联合国维和行动卫勤保障有关法规的实践与思考[J].人民军医,2011,54(7):563 -564.
[13]肖兰兰.浅议维和行动在中国国际战略中的利益价值[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80(1):29-31.
[14]刘帮成.知识获得与创业绩效关系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0,22(2):72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