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爱, 新课程教育成功的一把金钥匙

2014-12-30 02:58:12须文英
考试周刊 2014年89期
关键词:学习教育师爱

须文英

摘    要: 教育需要爱,有了爱,才有教育的先机。本文从“关爱、宽容、尊重、理解与沟通等方面阐述师爱在教育中的作用。

关键词: 师爱    教育成功    学习教育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在新理念的驱动下,教学活动、师生关系都在发生变化。如何立足于关心学生的身心,欣赏学生的成长,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呈现全新的课程理念,从而达到新课程改革的目的,获得新课程教育的成功?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感慨颇多,体会颇深。

教育是人和人心灵上最微妙的相互接触,学校教育不仅是文化知识教育,还是人格教育、情感教育。学校教育活动中最强烈、最深刻、最丰富的情感莫过于教师对学生的爱,这种爱不同于一般的爱,她高于母爱,大于友爱,胜于情爱。这是一种无私的、高尚的、伟大的爱,这“爱”叫“师爱”,它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桥梁,是实施教育的前提,是教育成功的钥匙。

一、关爱是成功的前提

初中生受年龄及心理发育规律的影响,常常表现出复杂而易变的精神世界,教师首先应该爱学生,有了爱的教师,他的智慧才能像春雨,无私地滋润幼苗和花朵;才能善于发现学生微妙的变化,用爱心倾听学生的心声,浇灌他们的心田。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尤其那些家庭有变故的学生,容易形成特殊性格,这就需要教师真诚相待、热情鼓励、耐心帮助,用师爱的温情融化他们“心中的坚冰”,让他们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接受教育。我班有个学生,父亲坐牢,母亲离家出走,从此变得沉默寡言,成绩越来越差,但我发现他喜欢绘画,《历史》课上他就在书上人物像的旁边临摹,画得十分像。我送给他画纸,课后和他讨论绘画,把他的画贴在教室里,得到同学们的赏识和肯定,我以此鼓励他继续好好画,争取下次参加比赛。从此他变得开朗,学习兴趣浓厚。上课安心多了,学习大有长进。真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教师要学会赏识学生,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少一点求全责备,多一些赞美,让爱心如阳光一样照耀在每一位学生身上,使学生倍感亲切和温暖,产生心灵上的和谐共振。相信:春天播下师爱的种子,秋天必定能结出学生成才的硕果。

二、宽容是成功的条件

中学生处于青少年阶段,有一定的自主意识,渴望成为成人,同时希望得到教师的尊重。但长期以来,某些学生一直处于“强制性”的教育活动中,对教师产生恐惧感,课堂上表现得压抑、保守而胆怯,处处掩饰自己的真情实感。怎样让这部分学生的心重新鲜活起来,思维的火花重新跳跃起来?教师不妨对学生宽容些,宽容是一种博大无私的爱。学生接受教育的过程,是一种人格完善的过程。老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教会他们怎样做人。学生是鲜活而又有丰富内涵的个体,学生犯了错,教师要怀有宽容的心,该批评的就善意批评,该规劝的就好言相劝,该谅解的就诚心谅解,以宽容的心态对待学生。“请你试试看!”,“你一定行!”,“你真棒!”,“加把劲!”,“没关系,下次再努力!”,多么温柔的话语,多么亲切的语调,多给学生一点鼓励,多给学生一丝微笑,多给学生一份宽容,学生的身心得到放松,兴趣得到激发,思维得到畅游,教学变得亲切而自然、生动又活泼,课堂成了“异想天开”的乐园,成了“灵感创意”的王国;教学成了一门艺术,学习成了一种乐趣,教育的目的就在不知不觉中、自然而然地达到了。

三、尊重是成功的基础

讲台不是上下尊卑的界线,学生有人格,渴望得到老师的理解和尊重,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赞许。老师若能放开架子,走进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尊重他们的建议和意见,理解他们的思想,就能拉近师生距离,使学生明白、理解和接受老师的教育思想,明白老师的良苦用心。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从先生的话中我们领悟到,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实践证明,教育工作最重要的一条原则是尊重学生。自尊心人人皆有,渴望得到尊重是人的内在要求。尊重学生,不仅是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而且是保证良好的教育效果的前提。教师对学生有管理教育的权利,但在人格上其与学生是平等的。当我们“无视”自己的尊严,而努力追求高尚的品德、出色的教育、真诚的感情,并随时注意维护学生的尊严,尊重学生的人格时,学生才会把爱心和敬意奉献给我们,教师的尊严丰碑在学生的心中树立。

四、理解与沟通是成功的途径

人们常说“理解万岁”。理解是宽容的体现,是情感的贴近,是心与心的碰撞。教师对学生的心理变化及言行举止要细致观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接触到学生情感的点子上。这个接触点就是突破口,它往往是教师传播爱的门路,是教育获得成功的途径。上《历史与社会》中《师生之间》一课,我请同学比喻“老师”,同学们有的说像“蜡烛”;有的说像“园丁”……当有一个同学说老师像“妈妈”时,没料到遭到许多同学的反对,这出乎我的意料,追问原因,原来一些同学曾经在小学里多次被老师骂过,学生的一席话深深地触动了我:学生心中的教师是什么样的?他们喜欢什么样的老师?我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说说我心中的老师。”学生的发言更积极,通过交流与沟通,我意识到,以往一些教师的教育方式严重剥夺了学生的自主性,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摧残了学生的自信心。通过这件事,我认识到:关注学生的一言一行,倾听学生的心声,在平等和谐中了解学生,获得与学生的共同语言,这是沟通和传递师生情感的良好渠道,是教育获得成功的重要途径。

五、面向全体是关键

心理学认为,人有各种需要,包括生理、安全、归属关系与爱、自尊、自我实现等需要,学生同样有多种多样的需要。他们渴望被人关注,被人爱,被人尊重,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更强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教师的眼光过多关注的是那些优等生和后进生,关注那些上课发言积极的学生,对那些遵守课堂纪律但又不太发言的学生则很少关注。有个学生叫夏丹丹,平时上课发言积极,声音响亮,概括能力强,我特别喜欢她,上课经常叫她回答。但是后来我发现夏丹丹同学好几堂课没有举手,叫她起来回答问题声音也不像以前响亮,她这是怎么了?课后经过了解才知:原来是由于我平时上课经常叫她回答问题,忽视了其他同学,引起了一些同学对她的嫉妒和对我的不满,说她爱出风头,说我不公平。这件事对我触动很大:学生渴望被人关注,渴望得到老师平等的关心和爱护,这一点恰恰是我们在平时教学中所疏忽的,疏忽伤害的不只是一个学生,而是全体学生。每个学生的内心世界都是善良的,无论他们是成绩好的还是差的,是听话的还是倔强的,是富有的还是穷苦的,是漂亮的还是丑陋的,我们都要一视同仁,要爱得公正,爱得让学生信服,不使他们与同学、老师之间产生隔阂与对立,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教师最关心的是他(她),而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育与引导,达到转化、成长的目的。

教育需要爱,也要培养爱。没有爱的教育是灭亡了的教育;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爱是教育的生命线,是教育的润滑剂、催化剂和黏合剂。教师的爱是通向学生心灵的道路,是创设优化的教育环境和心理环境的瑰宝,是打开学生心灵之门的钥匙。面对新课程标准之下学生心态的开放,个体性的展现,个性的张扬,创造性的解放,老师们,让我们毫无保留地施展自己的爱,让师爱成为教育获得成功的一把金钥匙。

猜你喜欢
学习教育师爱
师爱:班主任工作的永恒主题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7:32
平凡而真挚的师爱
初任教师在践行师爱中的困境及对策
以师爱诠释教育
辅导员(2017年18期)2017-10-16 01:14:53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中共党史学习教育研究
青春岁月(2016年20期)2016-12-21 18:44:59
国有企业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实践初探
提高博物馆宣教工作的策略分析
关于创新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浅谈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要把握的基本点
中国市场(2016年35期)2016-10-19 03:08:25
把“两学一做”落实在思想上和行动上
企业导报(2016年14期)2016-07-18 20: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