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晨程
摘 要: 新课程的实施,使教师的评价观念、评价方法发生了很大变化,教学评价在课堂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成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教学实践中,依然存在与新课程理念不相和谐的课堂评价。本文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中的误区及对策进行阐述,以为课堂教学评价改革提供切实有效的借鉴措施。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教学评价 误区 对策
教师有很多机会接触课堂教学实际,发现新课标的评价理念已走进了小学语文课堂,但在实施过程中,由于认识与实践之间的差异,理念转换成措施多少有差距,或多或少地走入了一些评价的误区。经过归纳和整理,我列举一二,并提出见解。
误区1:激励性语言泛化、拔高
我听过一堂比较出色的公开课,但不赞同上课老师那些“新颖独特”的鼓励评价——“你朗读得真棒,比中央电台的播音员还出色。”“你的字比书法家的还漂亮。”这未免太夸张,一个小学生读书读得再好、字写得再漂亮也不可能和播音员、书法家比吧?老师想鼓励学生,我能理解,但是鼓励并不等于拔高学生,要依据事实,不能不切实际。
如今的课堂上经常能听到“你真棒!”“你回答得很好,大家给他点掌声!”等赞赏的话。有的老师动不动就在孩子的脸上贴一颗小星星,这种泛化的评价最终演绎为廉价的夸奖,早已失去了价值。长此以往,会使学生膨胀和骄傲,对学习产生惰性,对问题浅尝辄止,这恰恰违背了新课程的理念。
对策:激励性的评价源于对学生真诚的爱,教师要用敏锐的眼光发现学生的长处,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然后针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评价,激励不同层面的学生发展个性。
比如:平时不爱举手发言的同学举手后,教师要及时鼓励:“你今天很勇敢。”“你能把这篇课文读通顺,有进步。”当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时,赞赏:“听你朗读是一种享受,你不但读出了声,而且读出了情。”……由此将感悟方法蕴含在评价之中,学生就能更有效、更热情地投入学习。
误区2:物质性评价导致功利倾向
首先看个例子:有位教师上课,第一部分先复习生字,学生认对一个,老师就表扬:“你真聪明。”并奖给学生一枚贴纸。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个个举起小手。结果,还没进入新授,老师准备的贴纸就全发完了。学生一看没有贴纸了,就不再那么积极参与了。
物质化评价是课堂调控的一种手段,借助小红花、五角星等开展一些竞赛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调节课堂气氛。诚然,短期内可以达到预期效果,以物质刺激学生,让他们为了得到奖励而专心听讲,积极参与。但是,从长远看,不利于学生兴趣的持续发展,他们不是为学习而学习,而是为奖励而学习。当有一天他们对那些奖励不再感兴趣了,教师是不是要想方设法另搞一些新花样刺激他们?
对策:事实证明,实物评价相对口语评价确实更具刺激性,更能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特别是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是一种有效的评价方式。关键是实物评价要恰当,奖励尽可能地与学习内容紧密结合。
比如低年级老师教生字时,拿出几片叶子贴在黑板上,说:“小朋友,这些叶子的背面都藏着字宝宝,谁能把这些字宝宝读准了、记熟了,这片叶子就送给谁!”高年级学生在欣赏美文佳句时,老师就把这些语句写在漂亮的书签上,凡学生有精彩评价、独到感悟的,老师就把书签奖励给他,既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赞赏,又有利于语言的积累,更是汉字书写的示范。
误区3:武断评价导致目中无“生”
一次,有位老师到我班借班上课,在教生字“贵”时,让学生说说怎样记住“贵”字。有位学生站起来说:“贵,上面是虫……”老师急忙止住,转向全班同学问:“‘贵字上面是‘虫字吗?”学生说不是“虫”字。老师告诉学生:“‘贵中一贝,大家记住没有?”学生只好附和着说:“记住了。”下课后,那位学生对我说:“老师,贵不是‘虫字去掉一点下面加个‘贝字吗?”我觉得学生这样理解也是可以的。
课堂上,师生地位是平等的,应该是相互尊重的。假如那位老师能多点耐心听那位学生讲下去,那么他就会听到学生正确的回答。尊重学生,不能只停留在思想认识上,而是要落实到课堂上。
对策:课堂教学以即时评价为主,适时使用延缓评价。当学生讨论交流时,不要立即给予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是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探索新知、获取新知的时间,促使每个学生都有新的发展。
我在上课时也曾犯过这样的错误,当学生回答得很好时,表扬他:“啊!说得真好。有没有谁还有其他答案?”只见原本高举的手一只只慢慢放下了,后来才知道问题出在太早作了肯定。其实道理很简单,课堂上,如果过早地对一个可能有多个答案的问题套上所谓的“正确答案”的帽子,那么其他学生自然不会冒险说出自己的“错误答案”。不如延缓一下:“这是你的答案,不错,谁来谈谈你的意见?”学生处于继续思考的状态,就会得出许多意想不到的答案。
误区4:目标本位,忽视评价的全面性
有些青年教师在上课时,往往会让学生朗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学生一个一个地读了,但是不管学生读得怎么样,老师都不发表意见,直到有人读到老师想重点指导的段落时,老师才点头表示赞许,进而开始指导。又如让学生讨论问题,当学生的表现与老师预定的脱轨时,老师就会千方百计地将学生拉回“正轨”。这样上课为的就是完成教学任务,而忽略了发展学生。
对策:语文课堂教学具有“现场生成性”的特征,老师不可能把学生的反应都预先设定,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根据实际随机应变。对学生课堂上的发言,教师要注意倾听,要有灵活的应变性和随机的引领性,善于把“刚性评价”转变为“弹性评价”,让学生的每一个活动都能得到恰如其分的评价,这样的评价才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发展。
如上例,学生如果读出的段落与自己预想的不一样,则不妨追问学生:“你为什么最喜欢这一部分?”让学生说出感想,根据学生所说的内容再给予评价。
总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愿每位教师都能走出评价误区。在课堂教学中,能根据学生的特点,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以发展的眼光关爱每一个学生,及时运用恰当、有效的评价策略,促进学生智慧的生成、情感的涌动和心灵的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