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升初谈学生的心理适应性辅导

2014-12-26 05:02吴顺霞
新课程·中学 2014年10期
关键词:小升初表现

摘 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目前在众多中小学校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但从实际来看,学校重视程度还是欠缺,心理健康课题研究成果偏少,心理健康辅导和干预太少。

关键词:小升初;表现;心理适应

在教育教学战线的长期工作中,我发现不少初中学生焦虑、苦闷,学习成绩下降,人际关系不好,尤其是刚上初一的大部分学生都有这种现象。其实这些状态是对中学生活的不适应造成的。可见初中与小学衔接的适应性问题很重要。

一、小升初适应性问题的主要表现

1.校园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适应。一个新的校园,新的环境对每个升入初中的学生来说刚开始都是陌生的、好奇的,又是新鲜的。面对新校园,学生心里都会有点忐忑。

2.对中学老师不同教学风格的适应。小六学生经过几年的学校生活,已经熟悉了小学老师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方法,并和老师建立了深厚的情感,刚步入中学后,面对陌生的老师,他们的内心是既紧张又兴奋,老师的教学方法、管理方法的变化很大。如果不能积极主动地去适应,势必会导致心理上难以承受;知识上难以掌握;生活上难以适应的“三难”局面。

3.与新同学之间关系的适应。学生大多数的时间是在学校里度过,见得最多的就是周围的同学。因此如何与同学相处,怎样选择新朋友,怎样建立新的人际关系,这是进入中学必须面对的,是中学人际交往的重要环节,这些都需要同学之间慢慢地了解和沟通,需要一个从相识到相知,重新建构深厚情感的过程。

4.对班级地位改变的适应。根据多年的初中教学经验,很多学生在小学时是优秀生、三好学生、班干部,是班级的尖子,老师的宠儿,心理上有较强的优越感。步入中学,这些学生往往一时不能适应中学生活的快节奏,又发现自己班里来自四面八方的很多学生都很优秀,于是找不到自己的新位置,往往很容易产生较强烈的心理失落感,这种心理也有待调整。

5.中学课程增多,难度加深,时间紧张,学生需要摸索并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根据学习的实际情况调整学习方法。

6.与父母关系的适应。学生升入中学,也即进入了青春期,青春期处于生长的急风暴雨期,心理、生理的变化很大,行为、习惯、性格、兴趣、爱好逐渐形成。他们的情感情绪易激动暴躁并向两极波动,爱凭感情行事;自尊心、自信心、争强好胜心急剧增强;具有独立意向和成人感,自主、自立意识急剧增强;认识能力显著落后于独立意向和行动能力、相互爱慕心理增强和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落后。他们常常表现为风风火火,安全意识淡漠,容易冲动而做出一些让父母头疼的事来。此时与父母关系的处理尤为重要。父母的角色逐渐要从包办者转向指导者。

二、解决措施

适应问题解决不好,很多学生会出现成绩下滑现象。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无法挖掘自己的潜能,因而失意、苦闷、消沉,甚至会出现自暴自弃等不良情绪。对此,我个人提出几点措施:

1.以教师为关注点

(1)加强初中学校教师与外校小学六年级(下面简称小六)老师间的学科交流,教师之间交流教法、学法以及知识。注重学科教学的衔接,比如,英语学科在小学不被重视,到中学却成了一门重要学科,大部分学生适应不了。英语老师应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①词汇引入策略——多利用形象生动的声音图像资料,避免文字的单调枯燥。②词汇的机械操练策略——多采用形式多变、节奏紧凑、活动面广的活动形式,避免简单的师生问答。③词汇的有意义操练策略——多采用任务明确、激励性强的活动形式,避免形式化的课堂活动。④词汇在情景中的应用策略——多进行联系生活实际的情景活动,避免纯假设的非真实交际活动。

(2)作为一线教师又是班主任,可利用有限的班会课,设计一些活动,让学生尽快适应中学生活。如,我在每年初一班会课上都会设计如《小学生、中学生》《让你了解我》等主题班会,通过比较小学和初中课程的变化,每天上课节数的变化,学习方法和作业量的不同,让学生了解:从小学到中学,存在着方方面面的过渡。过渡顺利,大家的学习就会在原来的基础上大步前进,反之,则会成绩下降。通过大家对自己的特长、爱好的介绍,增进了新同学之间的了解,也让学生明白:进入初中后,产生压力,纯属正常的心理反应,关键是尽快适应新环境。

2.以学生为关注点

虽然目前一些中学也邀请小六学生参加初中活动或初三学生参加高中的活动,但一些活动往往流于表面形式。所以中学学校可建立一个中小学生交流的平台,固定日期由教师带领小六学生体验中学学习环境,也可安排小六学生进入中学课堂,分配到各个班级,由中学大哥哥大姐姐们辅导他们制订计划,还可以采取让小六学生参加中学的大型活动,如学科周、朗读比赛、演讲比赛以及元旦联欢等,由学哥学姐们带领他们参加并照顾他们。

这样让小六学生亲身体验未来所处的学习环境,形成心理准备与期待,等到他们真正进入新环境时,他们就不会感到孤单。

小升初适应性措施的衔接甚至初升高的衔接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很关键,衔接得好会缩短初高中起始年级新生的不适应期,帮助他们尽快转变角色,同时也可以发挥学哥学姐们的作用,建立互助合作小组,帮助小六学生以及初三学生顺利度过不适应期,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使他们更加快乐地成长。重视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应该引起教师的关注,我相信只要社会、家庭、学校共同努力,孩子们的成长就会更加健康。

参考文献:

洪春鸣.中学生心理教育探讨[J].宁夏教育,2009(11).

作者简介:吴顺霞,女,1976年10月出生,本科,就职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英才学校,热衷于英语教学,班主任工作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编辑 薛直艳endprint

猜你喜欢
小升初表现
小升初转型期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
小升初英语教学衔接的内容及建议
河南严格规范招生行为 小升初特长生比例降至5%
摄影艺术中的美学探讨
我国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问题探究
室内效果图的计算机表现技法之教学要点浅析
儿童插画在平面设计中的表现形式及发展趋势探究
浅谈新闻报道模式化的表现与对策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小升初数学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