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鼓咚咚》为例浅析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幼儿园音乐活动设计中的运用

2014-12-26 19:50:24胡一茹
新课程·小学 2014年10期
关键词:小鼓奥尔夫节奏

节奏活动是幼儿园音乐活动中较为普遍的一种音乐活动形式,一般的节奏类活动都是在先熟悉乐谱的基础上进行的,在能够徒手拍出节奏谱以后再配上乐器,教师“教”的痕迹比较明显,幼儿缺乏创造性。这种陈旧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幼儿对音乐的情感激发和体验,也忽视了幼儿在音乐学习上的主体性、主动性、个性和创造性。

在设计音乐活动时,我们要遵循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教学基本原则,将奥尔夫“诉诸感性,回归人本”的理念贯彻到音乐活动中去。

原则一:一切从儿童出发

奥尔夫认为“教育应该顺应儿童天性”。因此,幼儿教师必须发现和了解幼儿的兴趣与需要,将贴近幼儿生活的素材和内容纳入幼儿音乐教育活动中去。

《小鼓咚咚》的选材则是根据幼儿的兴趣而来的,当幼儿发现教师打起“非洲鼓”时,有的幼儿也开始学着教师的样子用两只小手拍打着桌面,他们的节奏各种各样,有的稳定,有的混乱,但是光这样拍打,幼儿能得到些什么呢?我从节奏型的学习上入手,让幼儿通过活动巩固原有节奏型的基础上掌握更多不同的节奏型,然后通过统一的媒介,让幼儿完成一次完整的演奏,体验到合作的快乐。

原则二:通过亲身实践,主动学习音乐

原则二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重点是亲身实践,就是要学生“动”起来。在《小鼓咚咚》教学活动中,我们给予幼儿充分“动”起来的机会,在活动开始时的“开火车”游戏中,随着音乐节奏越来越快,幼儿的兴奋点也越来越高,让幼儿感知了节奏的快慢,并且成功激发起幼儿学习的兴趣。当请幼儿用自己的身体当小鼓进行拍打的时候,他们又做了全身运动,他们利用不同的肢体部位表现出自己的节奏型,也很乐意学习别人的创作。当幼儿拿到“小鼓”的时候,迫不及待地拍打起来,还学着教师的样子边唱边拍,连小嘴也动了起来,这种积极性一直延续到活动最后,整个活动都是通过幼儿的亲身实践完成的。

原则的第二部分关键是主动学习,“主动探索、自主学习”是教学的最高目标,在《小鼓咚咚》的教学中,教师始终是活动的引导者、诱导者、参与者。通过一句小小的提示,让幼儿主动参与到整个活动中去,成为活动的主人。幼儿主动探索身体的哪些部位能拍打出哪些好听的节奏,观看了同伴的演奏主动模仿学习,从教师的演奏中发现音乐好听的原因,学着老师的样子尝试演奏,最后发现节奏谱的问题,调整之后开心地合奏,这些都是幼儿自己完成的,教师的工作则是提示、串联和总结。

原则三: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创造性是人的主观性发展的最高表现。创造能力不仅表现为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而且表现为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直觉性和创造性的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

在《小鼓咚咚》的教学中,开始让幼儿拍打身体节奏,在尝试后,有的幼儿拍打出的节奏型很稳定,有的幼儿则在一处拍打得出有变化的节奏,有的幼儿节奏单一,但是位置多变,还有部分幼儿节奏很不稳定,甚至是乱拍,但是他们乐于尝试拍不同的部位,我们发现幼儿都是很投入的,觉得自己的创作很不错。我们没有大量的鼓,因此就把音质相近的“水桶”作为乐器,幼儿看到乐器“水桶”都很疑惑,带着疑惑,幼儿开始尝试玩了起来,有的拍桶的底部,有的拍打桶的侧面,这时教师也不用很快为幼儿解答,不论拍哪里,幼儿都很快乐,都很投入,很快,这件新的乐器被大家喜欢了。

作为一名有个性的新型教师,我们要做的不是模仿和照搬,而是要将好的理念和精华渗透到不同的案例中,生成新的适用于幼儿的教学活动。让我們好好利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将幼儿园音乐教育做得更好。

作者简介:胡一茹,女,1986出生,本科,就职于江苏省常州市雕庄中心幼儿园,主要从事幼儿音乐教学工作。

?誗编辑 韩 晓

猜你喜欢
小鼓奥尔夫节奏
花有自己的节奏
幼儿100(2023年35期)2023-09-22 07:28:40
吃饭有个最佳节奏
今日农业(2021年6期)2021-06-09 08:05:24
奥尔夫、柯达伊音乐教学法的比较研究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12
你好,小鼓
小鼓
YOUNG·节奏
现代装饰(2017年1期)2018-01-23 03:31:17
永远的小鼓
浅议奥尔夫教学法本土化的应用——在“第一届中国奥尔夫教育大会”上的发言
变动不居 与时偕行—奥尔夫音乐教育专家谈奥尔夫教学法在中国的本土化实践
国企反腐开启“一天查处一人”节奏
现代企业(2015年4期)2015-02-28 18:4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