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 琰,苏 彤,曹广文
第二军医大学流行病学教研室,上海 200433
近几十年来,全球灾害形势严峻,灾难救援已成为一项全球性的课题。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各种自然灾难,诸如SARS,雪灾、地震、洪涝灾害等不断增多,对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造成巨大影响[1]。在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威胁多样化的现代社会,灾难救援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军队非战争军事任务,军事化救援力量在应对各种突发性灾害事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当前国际上对医学生灾难医学的教育和救援能力培养逐渐深入,但是我国多数医学院校尚未开展灾难医学的系统性教学。军医学校学员作为灾难事故医疗应急救援的主要后备力量,其灾难医学相关知识的掌握将直接影响灾难救援的成效。对军医学院学员进行灾难医学的系统培训,使其了解灾难事故的特征规律,熟悉灾难医学管理,掌握各种灾难救援应急处理的基本技能,能够显著提高灾难和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能力和医疗救援水平。我们前期陆续进行了灾难医学教学的前期探索,编撰了灾难医学教材,对学员的灾难医学知识水平和教学需求进行了调查。在军医学校中率先开展了灾难医学的教学。
灾难医学是一门高度综合性学科,涉及面很广,与医学、灾难学、管理学、心理学、气象学、地质学、天文学、水文学、建筑学等学科密切相关。单从医学角度分析,灾难医学是一门集公共卫生、急诊医学和灾难管理于一体的新兴交叉学科[1]。灾难医学救援涉及许多医学学科,需要学员掌握系统、全面的医学知识和技能(表1)。
表1 灾难医学救援涉及的主要医学学科及相关内
我们前期对本校本科生的灾难医学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索[3]。由于灾难医学的课程时间短、课时紧凑,根据学员的特点,我们对课程设置做了相应调整,更偏重整体性和实践性。在概论中首先介绍灾难医学课程中应该着重突出的核心内容(表2)。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着重介绍灾难医学特有的概念和国内外最新进展。而对一些别的科目会重复涉及到的内容,诸如基本急救技术和传染病预防等知识、伤员的检伤分类和后送等方面的知识,我们简单介绍,鼓励学员们在学习相应科目(外科学、急救医学、传染病学、流行病学、卫生勤务学等)时主动学习补充完善自己的灾难医学知识结构。我校培养的学生应在我国的灾难医学救援中发挥骨干力量,起到指挥者的作用。在掌握具体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应注重救援管理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学会与他人的合作与协商,加强全局意识和团队精神。
表2 灾难医学课程核心内容(17学时)
“以学员为中心”,根据教学对象设计选择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材料、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灾难医学的发展日新月异,互连网提供了很多信息资源。因此我们并没有为学生指定教材。在备课时,以本教研室主编的《灾难医学》为基础,结合国内外权威机构的资源,例如:美国联邦应急管理署Federal Emergency Management Agency简称 FEMA(http://www.fema.gov/);美国地质勘探局United States Geological Survey,简称USGS(http://earthquake.usgs.gov/),为学员介绍国内外最新进展。与此同时,适当引入双语教学。双语教学的目的是为学员介绍最新的知识和工具,让他们在工作中掌握自主学习的能力,遇到实际问题能独立思考解决。而不是教授灾难医学的专业英语,因此在授课的过程中要及时地与学生沟通,避免学员因为语言问题“望而却步”。在讲授具体灾难的课程内容时,采用了传统授课与视频教学想结合的方法,使学员对灾害过程和救灾现场有更直观的认识。由于缺乏实地演练的条件,我们将之替换为课堂讨论。进行引导式教学,每次课安排10 min左右的课堂讨论时间,结合学员关心的新闻时事,对本次课涉及的内容进行讨论,增加学员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在考试形式上,采用以笔试成绩为主,参考平时考勤和课堂讨论部分进行综合评分(表3)。
本次课程结束后我们做了一个简短的调查。大部分学生反应《灾难医学》并不像他们之前认为的又是一门“记的东西比较多,思考的东西比较少”的课。很多学员反馈,在上这门课之前,对“灾难”仅仅停留在一个概念性的认识阶段,譬如“新闻又播出了一条坏消息”。而上完课后,对灾难与灾难医学有了更系统地认识,认识到在灾难面前,并不是被动的“无能为力”,主动全面科学的灾难救援计划能够极大的减少灾难造成的损失。意识到增强在应对灾难时的能力与自己的工作生活切身相关。
表3 《灾难医学》课程调查结果(n=60)
我们的调查结果还显示,大部分学员(85%)认为开设《灾难医学》课程是非常重要的。国外教材及网络发布的最新进展更有利于学习。认为课堂讨论和现场实习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式,能够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图文并茂的授课形式非常受学生欢迎。此外还希望能够增加《灾难医学》的课时,更完全的覆盖各个知识点。
学员们还对《灾难医学》的课程提出了许多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今后课程设置的建议:增加实践部分,亲身实践感受,能给人有所冲击,更有启发。对此,我们觉得有必要建立健全的灾难救援事件模拟平台,提高学员的实地救援能力。首先要充分理应军医大的卫勤演练,使学员将专业理论知识与实地操作相结合。除了现场模拟外,还可以进行灾难救援软件开发,进行灾难医学救援桌面推演,模拟实地演练,同时增加学员的学习兴趣。通过有针对性的课堂讨论与现场模拟融会贯通多学科知识。
许多学员希望能开展相关讲座,请有实地救援经验,如汶川地震救援的教员给同学讲一讲现场救援的情况和亲身感受。开展第二课堂,组织实地参观学习,如去消防队、科技馆等处参观。再如,介绍我校的应急保障体系与防灾措施,组织及各项人员安排,主要工作,与各项工作的流程。
还有很大一部分同学希望增加课堂讨论的部分,认为“让学生自己讲,自己找资料的方法让学生们的学习更加主动,学到的知识更加丰富”。可以采取布置作业的方式,组织探索性课题研究、讨论。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课题:制定灾害应急预案,救援方案进行讨论。建立《灾难医学》综合化教学方法。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采用PBL式教学、参与式教学、研讨式教学等为基础的综合化教学方法体系。
灾难医学是一门正在发展中的新兴学科,本文论述的课程体系(教学大纲、课程结构)目前仍处于逐渐完善的初步阶段,建议以学员自身发展和职业目标为前提,根据各专业发展的自身特色,合理调整配置课程,使学员学习到知识,结合科学和技术在实践中得到应用,提高学员的实践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
[1]曹广文.灾难医学[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11.
[2]高宏伟,胡役兰,刘淑红.医学救援培训教育在部队非战争军事行动中的重要性[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1,6(8):738-9.
[3]杜 琰,苏 彤,曹广文.灾难医学课程的教学方法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13,15(5):4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