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男高音作为一种独具个性的声部类型在声乐演唱与教学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男高音的训练也被普遍地认为是最有难度的训练声部。笔者在声乐教学的实践中,就男高音训练中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男高音训练的核心问题以及男高音训练的作品选曲等相关问题展开论述,所有思考的观点均为笔者声乐演唱与教学中的一些经验之谈。
关键词:男高音;声区;关闭
1 男高音训练中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
1.1 高音难,难高音
男生由于其自身的生理发声特点,主要依赖真声歌唱,真身歌唱具有纯朴而优美的音色,声音天然具备很强的雄性感染力。然而,男高音最漂亮的音色音高属于换声区以上的高音区,要解决男高音高音难的问题就是要把高音区解决好。但实际的情况是这种依赖真声的歌唱在训练高音区的过程中是非常枯燥而艰难的,歌唱家和声乐教育家们都会认同这样一种说法:训练出10个优秀的女高音才能训练出一个优秀的男高音,一个优秀的男高音真的是十年磨一剑,切忌好高骛远。男高音训练中一种普遍而习惯性的现象就是男高音在急于求成的过程中容易喊着唱,这种喊高音的方式使得高音区的音色干瘪、无力,从而破坏了男高音要求的那种圆润而具有金属般的音色,同时这种方式也远离了正确的解决高音的方式,更加加剧了高音难,难高音的現象的存在。
1.2 声区不统一
声区不统一是男高音训练中比较突出的一种的现象,这种现象具体表现为歌唱腔体张力的不统一和不稳定状态。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笔者认为大多数情况是在练声的过程中没有养成保持统一歌唱腔体状态的意识,练声的目的不是仅仅为了开声或者热嗓,而是为了训练稳定统一的歌唱状态和培养良好的歌唱意识。很多男高音在训练过程中唱中低声区和高声区的歌唱腔体张力的大小是不一的,这就使得歌唱腔体不稳定,歌唱状态不统一了。一般来讲,低音到高音的级进或者跳进在演唱的过程中腔体不能变,始终保持一个腔体,反之亦然。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喉头,保持一个稳定而松弛的低喉位对于声区统一的训练也是至关重要的。
2 男高音训练的核心问题
2.1 高位置和哼鸣练习的重要性
对于男高音来讲,一个好的声音色彩必须是建立在高位置的歌唱状态之上的。就歌唱状态和音色而言,高声区解决得好坏与否还是最重要的,因为男高音最出彩的声音还是换声区以上的高声区的声音。因此,建立高位置的歌唱状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稳定而娴熟的高位置状态的建立可以使得演唱简洁而有效,笔者认为高位置的共鸣点处于额头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交叉的中心,张口出声的状态始终紧贴高位置的共鸣点使得演唱者的音色集中而富有穿透力,这种音色就是男高音所追求的金属般的富有色彩的声音。
哼鸣练习是高位置歌唱的一种必备的训练手法,这种训练手法的目的在于加强高位置共鸣点松弛而有力的穿透力,有利于演唱者始终保持在统一而集中的高位置歌唱,一般在练声中运用比较好。哼鸣练习的另一项重要功能体现在高位置的声音状态与高气压的深呼吸产生的强有力的对抗,哼鸣练习是一种非常亢奋的歌唱状态,没有稳固的气息支撑对抗,这种亢奋的歌唱状态就会塌陷。因此,哼鸣练习对于训练高位置的演唱是非常重要的,男高音应该保持在哼鸣的位置上歌唱,怎么哼,怎么唱。
2.2 关闭技能的运用
一个好的男高音必须具备游刃有余的关闭技能,很多男高音的高音没有解决,就是因为没有掌握关闭技能的训练。关闭技能掌握的好坏与否直接影响了男高音训练的进程,对男高音来说,不会运用关闭就不能获得稳定而牢固的高音歌唱状态,甚至没有高音,试想没有高音的男高音显得是多么的尴尬。
关闭的歌唱状态主要体现为口咽腔充分的打开,声音稳固的集中于高位置的共鸣点,感觉全身肌肉扩张,后脖子后背后腰都处于绷紧的状态,在腹部保持向外扩张的气息对抗的状态下,声音犹如瀑布一样从鼻咽腔贴着后脑勺从头顶飞流直下。在训练关闭技能的过程中,e母音和i母音是最好的母音,这两个母音很容易找着高位置歌唱的状态,声音音色比较集中,训练状态也容易控制,待状态巩固之后可以拓展其他母音逐步训练。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关闭训练和歌唱的过程中不能过分地追求音量,追求音量是男中音比较擅长的表现方式,而男高音应该力求歌唱状态的稳定,追求高位置富有色彩的音色,充分驾驭好关闭技能才是尚佳选择。
3 男高音训练的作品选曲
3.1 艺术歌曲的选曲
古典时期的意大利语歌曲是非常好的训练作品。以尚家骧编译的《意大利语歌曲集》为例,《我多么痛苦》《绿树成荫》《尼娜》《我亲爱的》等作品对于大学低年级的同学来讲是非常好的训练作品,这些作品对于训练歌者的歌唱状态、歌唱意识以及对作品乐段、乐句的层次与细节的处理都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大学高年级的男高音同学来说,可以选择诸如《请你别忘了我》《负心人》《诗人之恋》(德语)、《奈尔》(法语)等作品,这些作品对歌者的歌唱能力要求比较高,这种歌唱能力主要体现在对作品内容的理解与整体表现,对作品分句的处理能力与旋律形态的准确表现等。需要注意的是作品的积累对于一个歌者来讲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好的歌唱技能的训练还是为了演唱作品服务的,不同风格的作品的训练对于演唱者把握音乐风格,掌握歌唱技能运用的原理及处理作品的规律的重要性都是可想而知的。因此,练声是为了提高歌唱技能和腔体机能,但它始终是一种机械的发声训练,歌唱能力的综合训练必须建立在具体的声乐作品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2 歌剧咏叹调的选曲
大学低年级的男高音同学由于其歌唱技能还处在一个打基础的阶段,一般来讲尽可能不选择歌剧咏叹调作品,而应该多唱艺术歌曲,通过大量训练不同风格的艺术歌曲从而提升综合的歌唱能力。因为歌剧咏叹调对演唱者嗓音机能的要求比较高,歌唱技能不成熟的情况下演唱咏叹调作品不但不能提高歌者的演唱技能,反而会阻碍歌唱技能的有序训练。大学高年级的男高音同学通过两到三年的训练基本上具备了一定的演唱能力,可以选择部分歌剧咏叹调作品作为提升其歌唱能力的训练素材,不过由于其嗓音机能仍然处在一个待成熟待完善阶段。因此,咏叹调应该选择莫扎特、多尼采蒂等作品风格比较轻快的作品,而不能选择比才、普契尼等作品风格比较重的咏叹调。很多大学高年级的同学由于其个人喜好往往喜欢演唱一些真实主义歌剧的作品咏叹调,殊不知演唱这些作品对于他们现阶段的学习是有害的,很容易出现歌唱机能下降,歌唱音色失去光泽等现象。声乐的学习必须符合训练规律,违背这个规律必然会走入误区,大学高年级的同学也就是二十二三岁,这个年龄段显然是不能驾驭超负荷年龄段的作品的。对于男高音来讲,威尔第、普契尼等一些比较重的作品可能到三十岁以后去演唱才是符合学习规律的。就大学学习阶段而言,莫扎特等轻快型作曲家的歌剧咏叹调作品对于男高音的训练来讲才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 管谨义.西方声乐艺术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2] 韩斌. 20世纪歌唱大师[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3] 马拉费奥迪.卡鲁索的发声方法[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
[4] 张美林.关于男高音的高音训练[J].人民音乐,2004(10).
作者简介:胡启立(1987—),男,甘肃天水人,硕士,助教,主要研究方向:声乐教学与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