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荻塘,晓说南浔

2014-12-24 22:44:00范青青
艺术科技 2014年12期
关键词:南浔影响

范青青

摘 要:荻塘,又名頔塘,为东晋古老水利工程之一,兼具水运、灌溉、陆运三方面功能,是江南运河沟通湖、杭地区的重要航道。本文以南浔为例,讨论作为江南运河西线分支的荻塘,在江南市镇兴起、发展过程中的影响。

关键词:荻塘;南浔;影响

京杭大运河,自建成后到京广铁路和津浦铁路修成以前的六百年间,一直是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其江南段,更是纵贯江南地区的一条干河,被称为江南运河。运河沿线,水乡古镇星罗棋布,乌镇、同里、周庄耳熟能详,塘栖、盛泽、黎里犹在深闺,诸多古镇犹如串珠一样排列在运河沿岸。若说,正是江南运河催生了江南市镇也不为过。但在太湖平原上,还有一条重要水道,却不大为人们所关注,那就是“荻塘”。因荻塘而兴起,继而抓住时机崛起的市镇,则是“南浔”。潘尔夔在《浔溪文献》中曾言:“南浔东至平望及吴江,西至乌程县治,皆陆由荻塘,水由运河,若捷出太湖走吴江、苏州,较近于順风扬帆比运河更驶”,[1]可见,荻塘之于南浔的重要性。

1 “荻塘”旧事

江南运河自江苏镇江往南进入平望后,大体形成了东中西三条运河支线。其中由南浔,湖州而杭州的一条支线,常被称为京杭大运河西线。荻塘,就是运河西线中起自湖州经南浔至平望的这一段古运河,是湖州与杭、嘉、苏、沪等地水路交通的主要航道。不过,历史上的荻塘,曾几度废弛。

荻塘,据周庆云《南浔镇志》记载,最初为“晋太守殷康所开,以地多芦荻,故名”,后太守沈嘉重开,改名吴兴塘。唐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乌程令严谋道(汪志记载为“严谋达”)、唐广德中刺史卢幼平曾先后对其进行增修,目的主要是用于溉田。唐贞元八年(792)湖州刺史于頔再次组织民工大规模修筑,此次修治疏深河道,加高堤岸,两岸植树,上可驰马,更加巩固。元和中刺史孙储增修。明万历十六、七年(1588、1589)乌程知县杨应聘又花了两年时间组织民众整修,万历三十六年(1608)荻塘水没成泽,湖州知府陈幼学重修,改以青石修筑堤岸,“尤为坚固”,塘岸面貌大为改观。到了清代,清雍六年(1728)湖州知府唐绍祖重修,顺治十二年修筑、道光十二年重筑。民国12年(1923)在南浔丝业富商庞莱臣(1864-1949)提议下成立塘工董事公,由该会向各业、各户募集捐款,发塘工公债,及由浙西水利议事会拨款等集资,又一次进行修筑。

2 古镇南浔

南浔,地处苏、杭、嘉、湖四府的中心地,为“江浙之孔道”。明清江南“丝绸米茶木布”六大专业化市镇中,南浔以丝业著称江南。作为江南市镇的典型代表,其发展大体有以下几个阶段:

发轫阶段:南浔一带作为人口聚落的历史,最早大约可追溯到西晋,发展的雏形有两处:浔溪村、南林村。浔溪村,在荻塘以北,祗园寺至浔溪桥一带,因地处浔溪之滨,故称浔溪村,这是南浔最早的地名。南林村,形成较晚,在今土地堂、报国寺附近,大概是在北宋时期因香火繁盛而渐成村落,并村以寺名,“土润而物丰,民信而俗阜”,这里逐渐成为行商坐贾荟萃之地。

建镇阶段:随着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到了南宋瑞平年间,南浔已是“耕桑之富,甲于浙右”,并于淳祐末年(1252),开始设官建镇课税,合南林、浔溪二村,取名“南浔”。

筑城阶段:南浔有一段筑城历史。元末张士诚起兵反元,建都苏州,“为自苏至湖运粮之便”,筑南浔城,“以扼运河孔道”。明洪武二年(1369)十月,朱元璋下令“拆砖石修筑苏州城”,代之以栅,“市井渐移而北,遂以通津桥为中市”,形成了现今南浔的雏形。

雄镇阶段:明清两代,是南浔发展的勃兴期。从镇志上对此的描绘,就可见一斑:明中叶,“浔虽镇一都会也”;康熙前后,“今浔中万家烟火,往来目为小都会”;道光年间,“东西南北之通衢,周约十里,郁为巨镇”。[2]

3 荻塘之于南浔市镇的影响

一个市镇的形成、发展、勃兴、衰落,是由诸多方面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南浔亦不例外。其中,水运交通对一个市镇的发展,至关重要。荻塘,作为南浔通往杭嘉湖地区航运的主干道,影响更是深远。

3.1 宋元以前:“以通往来之行旅”

太湖平原,湖泊棋布,港汊交错,富有鱼稻之饶。宋代扬州刺史刘浚就曾说:三吴一带,“地沃民阜,一岁称稔,则穰被京城”,然则,因其地势低洼,“时或水潦,则数郡为灾”。所以,历代王朝十分重视对太湖平原水利格局的开发。荻塘,自殷康开筑之后,历经多次修治、疏浚,归根结底也是出于这三个目的:首先是“以降太湖之水”。其次是“溉以良田”,最后是“以通往来之行旅”。前两者,具有主观目的性。第三条则是由太湖流域所谓“塘”这一“两堤夹一河”的整体工程客观上造成的。有诗云:“当年于頔刺湖州,曾筑长堤捍逆流。两岸晓风杨柳直,王孙得意骋骅骝”,可知,荻塘的塘岸较高且宽,保证水运交通的同时,坚固的堤岸也承担着往返商旅的陆路交通。

据《嘉应庙牒文》,“乃卜地于市中,设祠宇(嘉应庙)而并祭之”之句,及李心传于嘉熙元年(1237)所立《安吉州乌程南林报国寺记》中的记载:“南林一聚落耳,而耕桑之富甲于浙右,土润而物丰,民信而俗阜,行商坐贾之所萃,而官未尝讥征焉”,我们可推知,至少在宋末南浔还只是一处稍有人烟的“聚落”,大约位于嘉应庙(土地堂)一带,规模并不大。而它的出现,正是荻塘的开筑,便利的交通使得往来苏杭嘉湖的商贾常以此作为休憩之地,并逐渐出现了居民聚居。来往商旅在休息之余佐以宗教活动,于是诸如接待忏院、报国寺、嘉应庙等宗教场所也相继建立,继而吸引了更多的商旅驻足,从而形成了一个典型的寺庙型聚落,即南林村。

由此可见,荻塘便利的交通促使了南浔市镇胚胎的形成,并为之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

3.2 宋元以后:奠定南浔市镇发展的外部空间格局

南浔市镇的胚胎——浔溪、南林二村,因寺成镇,对水道的依赖并不明显。这是由南浔的先天地理条件决定的:据范来庚在《南浔镇志》中的描述可知,南浔此地虽水网密布,港汊众多,但这些自“天目诸山奔赴如百川之归海者”,多因太湖平原的地势天然形成,虽大体上“东注鸳湖,北流笠泽”,但大部分水道依托地势而行,杂乱无章,且其中大部分水道本身并不适合水运通行。

宋元以后,社会整体大环境是对外贸易发达,加之“太宗以浔东之地割隶平江”,[3]使得南浔一跃成为湖州东部边境的重要门户。两者相加,南浔对便利交通条件的需求便显得极为迫切。由此,荻塘作为自湖州府至平望的水陆交通要道的地理优势愈发明显。加上元末张士诚修建南浔城,随着军粮转运的频繁和由此带动起来的地方经济的发展,整个市镇渐次北移,形成以通津桥为中心的市镇空间格局。

可见,张士诚修建南浔城这一事件给了南浔市镇一个发展的契机,但究其背后的原因,则是荻塘的疏浚成功及由此带来的经济的增加。换句话讲,正是荻塘奠定了明清以来南浔市镇发展的外部空间格局。

参考文献:

[1] 中国地方志集成·乡镇志专辑(22下)[M].上海:上海书店,1992.

[2] 汪曰祯(清·同治).南浔镇志(卷二十五碑刻一)[Z].周庆云(民国).《南浔志》卷三十八碑刻三[Z].董汉策.重修通利桥记[Z].范来庚(清·道光).《南浔镇志》卷首凡例[Z].

[3] 范来庚(清·道光).南浔镇志(卷一《方舆志》之《沿革》)[Z].

猜你喜欢
南浔影响
去南浔古镇
幼儿画刊(2023年4期)2023-05-26 05:45:00
《莲花庄》《南浔古镇》
是什么影响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南浔,果真难寻
金桥(2021年4期)2021-05-21 08:19:30
南浔颖园:小小园林尽显江南气质
浙江林业(2017年8期)2017-11-13 03:31:54
近代南浔宜园修复研究
风景园林(2017年2期)2017-06-05 09:36:18
没错,痛经有时也会影响怀孕
妈妈宝宝(2017年3期)2017-02-21 01:22:28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中国塑料(2016年3期)2016-06-15 20:30:00
基于Simulink的跟踪干扰对跳频通信的影响
金奕欣?《秋天的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