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田
近期,有关语文教材的改革不时见诸报端。无论是北京市高考语文分值的提升,还是上海市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删除古诗词,都引发热议。在由外研社召开的语言文字规范化与语文课程改革高峰论坛上,专家学者讨论热烈,思索语文课程改革路在何方。
固基础使课改不丢“语文味”
不可否认,中国传统语文教育重视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新中国成立后,尽管语文教学大纲强调阅读写作能力,但不少人认为,这些要求在实践中并未落到实处。有专家指出,一些教师上课只用很少的篇幅进行读写学习,而大讲特讲作为重点的课文思想价值,使语文课成了德育课、政治课,丢掉了原有的“语文味”。
2014年北京中考语文试卷大变脸,选择题的六道题有五道涉及汉字书写、成语运用、历史典故,原本大多数学生能拿到满分的基础题成了失分重灾区,再次向师生、家长乃至全社会敲响了重视语文基本功的警钟。
重阅读还需注重思维训练
汉字是语文学习的基础,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关键。世界上许多先进国家和地区十分重视语文阅读教育。
阅读在美国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美国政府承诺,要保证每个孩子在小学三年级时能够学会阅读,并实施了“阅读第一”的行动项目。多年从事语文教育研究的微课网首席教育专家尹宗禹谈自己在美调研期间的感悟时说:“美国的课本特别厚,比我们厚好多倍,读书是教学中重要的一环,阅读量很大。我进过美国小学一年级的课堂,他们教室里的计算机上可以借阅图书馆的书籍,看完书系统设置阅读题让学生回答,以积分的形式记录阅读量和阅读效果。无论是重视程度还是教学形式对我们都是个启示”。
专家指出,大量阅读帮助学生在阅读中发展自我,促进学生心灵世界的丰富和完善、全面和多元。教育部语信司司长张浩明认为,“语文教学要结合工具性和人文性,让学生了解汉语汉字中包含的思想和文化,并借此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内蒙古教育·基教版2015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