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进行文言文教学

2014-12-22 04:32伊全喜
内蒙古教育·基教版 2015年1期
关键词:语气文言文课文

伊全喜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1B-0024-02

文言文是现行中学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学习中,学生往往视为畏途,教师也苦于教学效果不甚理想。我们知道,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需要不断创新。那么,作为中学教师,如何通过启发、引导,让文言文教学的课堂生动起来,不再让学生对文言文望而生畏,本人经过几年的探索、琢磨,总结出了一套自认为行之有效的方法,从学生未来的发展来审视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把文言文学习变成学习语文的一种乐趣,怎么在文言文教学中让学生学得快乐呢?

一、预习生成

预习是语文学习过程的一个必要开端,教师可以在课前给学生布置一些有导向性的学案,让他们产生一种求知的欲望,然后在这种求知欲的驱动下,主动去研读课文。例如,在教学《愚公移山》时,可以给学生布置这样的预习作业:

(1)欣赏歌曲《愚公移山》,了解歌词内涵。

(2)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a.愚公移山为什么移山?

b.如果不移山还有别的好方法吗?

这实际上是提前给学生发放预习学案。这样,学生亲自阅读,独立思考,主动求知,充分体现主体地位。课前学生必须对照注释读课文,边读边思考,遇到不解的字词或问题,便做上记号,听讲解时也就更加专注了。然后,在课堂上师生、生生通过积极的合作讨论,畅所欲言,迸发思想的火花,解决在阅读过程中解决不了的问题,他们由此获得了学文言文的乐趣,找到合作的快乐,培养合作的意识。

二、朗读理解

听、说、读、写是语文最基本的能力训练,读是基础,尤其是在文言文教学中,更应该重视朗读训练。在新课标的指导下,语文教材中文言文篇幅增加不少,加强朗读训练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加强朗读指导,提升朗读层次,是颇具意义的教学要求。下面以初中语文教材中《宋定伯捉鬼》的教学为例,说明文言文朗读的重要性。

1.文言文朗读训练是促使文言文阅读由感到悟的过程

初一学生刚开始学习文言文,没有文言文语感,总感觉晦涩难懂,文字生疏,且无法停顿断句。要学好文言文,良策之一就是把“读”字摆在首位,“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在一次次的朗读品味中,意蕴就逐渐鲜明起来,这就说明朗读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发展语言、体会作者思想感情、促进学生大胆说话的一把钥匙。

教学《宋定伯捉鬼》这一课时,我采用了通读和细读的方式,让学生在自由朗读的基础上,大体理解文言文内容和主要思想,同时要求学生带着具体的问题去诵读,每一次的读都要解决一点问题,理解课文梗概,为后面的教学做铺垫。

范读——整体感知

自由读——疏通文义

揣摩读——深入理解

分角色读——把握人物形象

特别是揣摩人物对话语气对理解课文尤其有帮助:从鬼“可共递相担,何如”的商量语气,到定伯“大善”的赞同语气,从鬼“卿太重,将非鬼也”“何以有声”的疑惑语气,到定伯“我新鬼,故身重尔”“新死,不习渡水故尔,勿怪我也”的轻轻松松、一掩而过的语气;由定伯“我新鬼,不知有何所畏忌”不易察觉的打探语气,到鬼“唯不喜人唾”的轻信语气。在生动的对话语气中,学生通过朗读很快就会完成情节的梳理和人物思想性格的把握,将文言文阅读引向深入,完成由感到悟的教学过程。

2.通过朗读营造良好的文言文教学氛围

文言文朗读造成的课堂气氛,可以使学生对教材的注意力保持稳定,有利于学生积极思维,把理解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理解记忆整篇文言文的意思有机结合起来,熟读的过程其实就是反复理解、琢磨的过程,学生每一次的读,都会有新的收获,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由量变到质变,使熟读与精思有机结合,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宋定伯捉鬼》阅读教学中,让男女生分角色进行朗读,学生们兴趣高涨,积极参与,将定伯与鬼对话的语气模仿得惟妙惟肖,很快达到有感情的诵读、理解和记忆的教学目的。

3.文言文朗读过程是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教育的重要过程

在鲁迅童年的记忆里始终不能忘怀的,是三味书屋的寿镜吾老先生范读领读文言文时那抑扬顿挫、声情并茂、轻重缓急的语调,老先生每当读到精彩之处,往往陶醉其中,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这样的品读是建立在对文本内容的深层次理解之上的,诵读的过程,既是用声音准确表达课文思想意义的过程,也是反复体验课文中传达出的思想感情从而准确表达情感的过程,这就是文言文阅读的无穷魅力。

在《宋定伯捉鬼》的教学中,学生读到“捉鬼”的高潮时,都为定伯的勇敢和智慧折服,那种胜利的豪情溢于言表。

总之,诵读是感知文言文的一种有效手段,是教学的关键环节,朗朗上口的诵读,不仅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记忆效率,还可以帮助学生在朗读中捕捉全文的感情基调,更好地体会全文的思想感情。

三、迁移延伸

从2011年起,                                                 (下转59页)(上接24页)好多地区语文试卷中文言文阅读材料取材于课外,我们的文言文教学重心应有所倾斜,为了提升素养,同时也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我们应通过一些途径拓宽学生的阅读面。途径之一就是学完一篇课内文言文,就拓展延伸一篇风格相似、或主题接近、或语音特色相同的一篇课外文言文,并在文后设置若干问题,让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逐步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例如学习《论语》十则,可以引导学生对比阅读其他的《论语》篇;学习《三峡》时,引导学生与《早发白帝城》进行对比;学习《桃花源记》,可以补充《桃花源诗》。

在这里,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解惑者。这样,学生的整体学习文言文的能力如利用注释、查阅资料、质疑请教就会逐步形成,同时把审美情趣融入其中,与社会天地接壤,使文言文教学成为“生活语文”,从而调动他们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主动性,改变文言文教学沉闷的状况,这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真正落实了语文的素质教育,弘扬了国学,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操。

总之,初中文言文课堂的教学策略还有很多,但不管用哪种策略,都应着眼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兴趣、重视文言文的朗读训练和提高文言文的课堂教学效果。教师要不断从教学实践中进行自我反思与策略改进,才能让文言文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让学生从“怕学”变为“乐学”。

猜你喜欢
语气文言文课文
文言文阅读专练
新编《小老鼠上灯台》
语气不对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会背与会默写
文言文阅读练习
语气
附加疑问句要点搜索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