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青
【摘要】语感是语文教学研究早已提出但仍感新鲜的话题,语感训练是语文学科特定的教学任务,现在的语文课不缺教师的“讲”,更不缺学生的“做”,但就是缺“读”。读是学习语文的最有效方法,更是语文课的标志性特征。语文教师要在课堂上通过读去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语感,运用教材进行语感训练,让学生去欣赏语文教材中美丽的风景,去感受文中人物的喜怒哀乐,去感知内容、领会意境、体味感情、揣摩深意。
【关键词】语感 训练 感知 领会 体味 揣摩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098-01
语文教学中的朗读可以使学生获取“语感”,即阅读时对语言文字产生敏锐的感受,是对语言文字迅速领悟的能力和对语言隐含意义的一种深刻的直觉,一种顿悟,一种心理体验。从表面上看,语感的对象只不过是语言文字,而实质上语言文字更是一种表情达意的工具、符号。在语言文字的背后,常常隐藏着丰富的意象、深厚的情感。所以说,语感的对象是蕴含在语言文字中的情和意。
一、指导朗读,感知内容
在感知课文内容这一环节中,我首先让学生找出不懂的生字词,利用字典或联系上下文及生活经验加以理解自学和掌握生字词的音形义,首先做到把文章读通顺,为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供保证,同时向学生介绍写作背景或写作缘由。因为就语文本身来讲,语言文字只是形式,思想感情才是真正的内容,就语言教学来讲,只让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感受,指导学生凭借语言文字展开思维,使课文描述的人、事、景、物在头脑中浮现出来,产生真切的感受,进而感知课文的思想内容。而感受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诵读。
二、启迪想像,领会意境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创造一种课堂情境,并把学生带入课文所创设的特定意境中去,使学生与文中的景面对面,与文中的人心连心,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必定真切而自然,那么,怎样引导学生顺利地进入课堂情境呢?
在深情朗读的前提下,教师很容易启迪、引导学生走进人物内心世界。体会作者的心声。要训练学生读出语感,并启迪学生想象,引导他们领会意境,因为语言文字只是抽象的符号,只有进行语感训练才能体会文中的情和意。
三、调动积累,体会感情
语感与生活经验是密切相关的,如果缺少生活经验或不将它与语言文字联系起来,就不容易获得语感。我们知道,虽然语言文字表达是作者的思想感情,但人的思想感情往往是相通的。教师应抓住这个连结点,启发学生调动生活经验的积累,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使他们能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扎扎实实地体味语言文字所包含的感情。
文章的语言,不仅是认知的符号,也是情感的符号。良好的阅读语感,并非仅仅停留在对言语现象在语文知识正误方面的简单判断,还要求能够直觉并正确地把握作品语言传达的思想感情。因此,作品感情最丰富、最强烈的地方,也正是进行语感训练的最好的利用材料。
例如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三单元中《甜甜的泥土》一文中,写离异的母亲为亲生儿子送糖时用了“带着体温的奶糖”几个字,这几个字不仅写出了母亲对奶糖的珍爱,更表现了王小亮的母亲对儿子厚重的爱。这几个字,感人至深,有必要引导学生好好品味感悟。又如朱自清的《背影》一文中写父亲为儿子买橘时用了“蹒跚”一词,这个词表现了父亲的老境颓唐和家境的惨淡。但对儿子的关爱仍十分厚重。同时也表现了儿子对父亲处境的怜悯以及之前对父爱的不理解而愧疚。这个词虽然朴实,但是充满了深情。更要引导学生去好好品读。再如《海燕》一文的结尾“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这一祈使句,语势有力,语调高昂,表达了无产阶级对反动势力的无比愤怒和渴望革命风暴早日到来的思想感情,结合写作背景,应引导学生有感情的诵读感悟。
四、引导比较,揣摩蕴含
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诗文,这些佳作言词精粹,蕴含隽永。对于这些作品教师要引导学生去体会感受,从领会感受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从而增加学习积累和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俗话说得好,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是人们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通过比较,可以很容易地揣摩出诗中语言文字运用的精当,获得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所以我们应当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去揣摩语言文字的蕴含上下功夫,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能力,使学生从对言语的形态感受上升到对言语品格的理解。常见的比较的形式一般有如下四种,即“添”与原文比,“删”与原文比,“换”与原文比,“调”与原文比。在这里我仅介绍自己在课堂上常用的两种比较形式:
1.删词后与原句比较。例如鲁迅的《社戏》一文结尾:“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也没有吃到那夜似的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的好戏。”教学时我们可以删去“真的”“实在”两个词,再与原句比较朗读品味,语感敏锐的学生便感到“真的”“实在”蕴含着深刻的内容,看似极平常的两个词,却能让读者深刻地体会作者对纯洁无私,天真淳朴的人性美的赞美,还包含着作者对农村生活的喜爱和向往。再如,茅盾的《白杨礼赞》一文中的一句话“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教学时我们删去“极”“实在”两个词与原句比较,学生读后很快感到原句更能衬托白杨树的伟大,同时为歌颂北方普通军民作伏笔,抒发了作者对他们的尊敬和赞颂的感情。
2.换词后与原句比较。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十五夜望月》中最后一句话为:“不知秋思落谁家?”在教学时,首先向学生提问“秋思”是什么?学生答:是一种对月怀远的情思。那么,对月怀远的情思应藏在人的心底,那么我们把“落”换成“在”是否更恰当,请大家品读比较。学生很快感受到“落”字有动态的感觉,而“在”字则没有这种表达效果,师再引导学生,诗人用“落”字来表达情思,这样的用法非常新颖,这种用法的创新也十分妥帖,不同凡响,因为“落”字给人一种动态的感受。
良好的语感能力是学生学好语文的主要条件,也是学生语文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良好的语感能力不是单靠学生自己能形成的,也不是只凭教师的讲解自然获得的,更不是一蹴而就的。语感的养成并非一朝之功,而要使语感在理性的指导下,不断提高、升华,形成敏锐深刻的语感能力。教师应在教学中注重语感能力的培养,恰如其分地发挥主导作用,把语言文字的训练落到实处,有明确目的,有计划地去指点、启迪、调动、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去感知、领会、体味、揣摩,让他们在自觉的训练中,逐渐地亲身感悟出语言规律和意蕴,并使之成为他们意识中带有个性的东西,进而形成自主读书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江苏教育》98/6《運用比较朗读,训练学生语感》
[2]《江苏教育》98/6《发挥教材培养语感的优势》